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09Z0070)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惠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史诗
  • 2篇女英
  • 2篇女英雄
  • 2篇哈尼族
  • 1篇帝后
  • 1篇性别
  • 1篇彝族
  • 1篇身份
  • 1篇生殖
  • 1篇始祖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形象
  • 1篇女性形象分析
  • 1篇女娲
  • 1篇花木兰
  • 1篇记忆
  • 1篇汉族

机构

  • 4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惠

传媒

  • 1篇黑河学刊
  • 1篇海南广播电视...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4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长期以来的相关调查和研究都认为:哈尼族妇女地位是低下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主要是受到汉族历史文化中两性角色和地位变迁的影响。在《哈尼阿培聪坡坡》一诗中,从女始祖塔婆,到帝后扎纳玛,再到女英雄戚姒,妇女不仅承担了母亲的角色,成为氏族的直接养育者,而且是劳动生产的组织、领导者和氏族捍卫者、传承者,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同时具备"男性意义"上的角色地位。
王惠
关键词:哈尼族史诗帝后女英雄
论女英雄戚姒与木兰之异同被引量:2
2011年
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塑造了传奇的哈尼女英雄戚姒形象,北朝民歌《木兰诗》书写了汉族女英雄花木兰的动人故事。对戚姒与花木兰这两位女英雄的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她们对女性性别身份和性别特征的不同态度,来比较两种迥异的性别文化,从而得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在两性问题上更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必然结论。
王惠
关键词:女英雄花木兰性别身份
哈尼族大母神塔婆与汉族女始祖女娲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塔婆是哈尼族神话传说中生育众物、传承人种的大母神形象,广泛存在于哈尼族口传文学、父子联名谱系及其节庆活动之中;而女娲则是中华主体民族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始祖,她造人、补天、治水、置婚姻、作笙簧,创造了诸多历史功绩。但和塔婆比较,女娲虽然声名显赫,却不具备现实意义和生命力量,而且,因为经过了父权文化的精心改造,女娲形象和塔婆形象相比,缺乏真实性、原始性和兼容性。
王惠
关键词:女娲生殖
《查姆》:诗、史与思的有机融合被引量:3
2011年
创世史诗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在历史延续和流变过程中不断沉淀和积累的结晶,具有历史的性质;同时,它往往以幻想的艺术形式来解释天地、万物、人类以及民族的起源,具有诗性的气质。流传在云南楚雄双柏地区的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就是通过对历史记忆和审美想象的集中书写,表达了极富生态文化内涵的观念内容。
王惠
关键词:彝族史诗记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