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7-02)

作品数:33 被引量:657H指数:19
相关作者:朱波郭劲松汪涛方芳李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紫色土
  • 10篇三峡水库
  • 10篇水库
  • 9篇回水区
  • 7篇小江回水区
  • 7篇径流
  • 6篇坡耕地
  • 6篇污染
  • 6篇降雨
  • 6篇耕地
  • 5篇壤中流
  • 5篇紫色土坡耕地
  • 4篇氮素
  • 4篇地表径流
  • 4篇
  • 3篇氮磷
  • 3篇点源
  • 3篇叶绿素A
  • 3篇雨量
  • 3篇三峡库区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重庆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重庆一三六地...
  • 1篇北京合百意生...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5篇朱波
  • 13篇郭劲松
  • 11篇汪涛
  • 10篇方芳
  • 8篇罗专溪
  • 8篇李哲
  • 7篇张剑
  • 6篇张超
  • 5篇田光
  • 5篇王振华
  • 4篇唐家良
  • 4篇高扬
  • 4篇王晓青
  • 4篇陈杰
  • 3篇周培
  • 3篇周红
  • 3篇周明华
  • 2篇缪驰远
  • 2篇王磊
  • 2篇邹建勇

传媒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
  • 2篇湖泊科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三峡环境与生...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小江回水区段2007年春季水华与营养盐特征被引量:66
2009年
2007年5月中下旬,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发生水华,主要分布在高阳平湖、黄石代李子和双江大桥三处.对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特点和水环境特征的分析发现蓝藻占主导,约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81.43%,优势藻种为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结合水华期间总氮含量较非水华期间明显偏高且有机氮为氮素主要成份和许多蓝藻门藻种均带有异形胞的分析结果,认为此次水华是固氮型蓝藻水华.水华暴发前初春的强降雨过程导致小江回水区TP水平的普遍增加促使了TN/TP发生显著的变化,4月份较低的TN/TP水平诱使固氮型蓝藻在小江回水区迅速生长,并在5月份形成水华.水华期间生物量的增加造成水中磷酸盐浓度的降低,使得小江回水区表现出显著的磷限制特征.调查认为:高阳平湖段可能是小江回水区蓝藻水华的发源地,蓝藻生物体随流漂移至下游黄石代李子处并逐渐聚集,形成自岸边缓流带向河道中心逐渐延伸的肉眼可见的蓝藻生物聚集体,从而使得黄石代李子处具有最高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值.而双江大桥处,则主要是南于河道过水断面的放大导致流速的降低,同时沿岸云阳县县城的排污使得这一河段的营养负荷相对提高。
李哲方芳郭劲松陈杰张超田光
关键词: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
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排放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分析被引量:26
2009年
以重庆市石宝村镇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污水排放的水质和水量特征,对了解该类村镇污水污染状况及治理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该类村镇排放的污水呈现出高氮、中磷、低有机物及低碳氮比的特征,无机态的氨氮和PO34--P是氮磷存在的最主要形态。1d内排放的污水流量和污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趋势一致,但各时段的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不同功能日之间的污水流量和TP浓度相差较大,CODCr和TN变化不明显;由于月际间气温变化导致的用水活动变化和雨水的季节性分布,所研究的5—11月份的污水流量差异明显,主要污染物之间显现出类似的浓度变化规律,其中6、11月份的浓度明显高出监测期间内的其他月份。上述的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基本体现了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及排水特点。
方芳王磊郭劲松邹建勇
关键词:三峡库区
自然沟渠控制村镇降雨径流氮磷污染的主要作用机制
以紫色丘陵区林山村镇为例,分析降雨径流氮磷在自然沟渠的空间变化特征和不同控制机制的净化能力,研究了自然沟渠控制村镇降雨径流氮磷的主要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态氮是降雨径流氮素在空间沿程上的主要迁移形态,溶解态磷是流量...
罗专溪朱波唐家良汪涛王振华张剑
关键词:迁移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村镇
施肥对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淋失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淋失特征。结果表明,单施氮肥、氮磷配施和氮磷钾配施等施肥处理渗漏液中硝态氮含量在10.17~21.88mg·L-1之间,渗漏液硝态氮占总氮含量的比例在85.5%~90.8%之间。各施肥处理渗漏液硝态氮含量呈前期较低,迅速上升,而后逐渐降低的季节变化趋势。玉米生长季各处理硝态氮淋失总量顺序为:单施氮肥>氮磷配施>氮磷钾配施>无肥处理,单施氮肥处理硝态氮淋失总量最高(44.31kg·hm-2),氮磷配施和氮磷钾配施处理硝态氮淋失量分别较单施氮肥降低47.6%和54.2%。氮磷钾合理配施方式有助于显著减少紫色土坡耕地硝态氮淋失。
汪涛罗贵生朱波罗专溪张剑
关键词:施肥紫色土氮素淋失坡耕地
自然沟渠控制村镇降雨径流中氮磷污染的主要作用机制被引量:26
2009年
以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林山村镇为例,分析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在自然沟渠内的空间变化特征和不同控制机制的净化能力,研究了自然沟渠控制村镇降雨径流中氮磷的主要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除NO3--N浓度在沿程上呈先减后增而后再减的趋势外,其它氮磷污染物(TN、PN、NH4+-N、TP、PP和PO34--P)均为沿程递减趋势.溶解态氮是降雨径流氮素在空间沿程上的主要迁移形态,溶解态磷是流量限制型事件降雨径流磷素空间沿程的主要迁移形态,而颗粒态磷是物质限制型事件降雨径流磷素空间沿程的主要迁移形态.泥沙截控固持是自然沟渠控制降雨径流氮磷污染的主要作用机制,有效降低径流中颗粒物浓度和拦截泥沙是控制降雨径流氮磷污染的关键.沉降段和沉沙凼具有明显的泥沙及颗粒态氮磷截控固持作用,可较好地去除村镇降雨径流中的氮磷颗粒态污染物,平均氮磷去除量分别为144·51、65.20g·m-2(平均雨量37·85mm).植物吸收是植被段氮磷去除的重要途径,在雨季共吸收氮磷分别可达82.69、12.52g·m-2.跌落曝氧也是降雨径流氮磷污染控制的重要作用机制,跌落段对NH4+-N的平均去除负荷为15.05g·m-2.
罗专溪朱波唐家良汪涛张剑王振华
关键词:迁移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村镇
提高沼气产量的外源添加物筛选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目前,大部分农村沼气池存在着沼气产量不高的问题,而一些外源添加物可以通过加速厌氧发酵的水解速率或刺激产甲烷菌的新陈代谢过程提高沼气产量。该文分别以猪粪和产甲烷培养基为底物进行厌氧发酵,筛选出能提高沼气产量的外源添加物,并将其进行优化组合,得出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以猪粪为底物进行发酵时,添加啤酒糟能促进底物水解、提高产气量,前4 d的池容产气率比对照高23.17%;以产甲烷培养基为底物时,蛋白胨氨基酸等混合物(物质M)和微量元素液Ⅱ均可刺激产甲烷菌代谢、促进产气,发酵第23 d的累计产气量分别比对照高51.02%和13.37%;随后将筛选出的三种外源添加物进行以猪粪为底物的正交及验证试验,综合考虑促气效果及经济性得出最优组合为微量元素液Ⅱ10 mL/L,啤酒糟2.5 g/L,物质M 0.05 g/L,该组合在沼气池试验中能提高28.46%的产气量。该试验结果为一种沼气促进剂的研制奠定基础。
何荣玉袁月祥闫志英刘晓风廖银章李旭东常影
关键词:沼气产量正交试验
三峡水库消落带几种草本植物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明确三峡水库消落带典型草本植物根系分布特征,为三峡消落带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在三峡腹地石宝镇消落带选取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eoides)三种人工恢复草本和自然恢复草本,利用WinRhizo Pro.2009c根系分析系统研究其根系的土壤剖面分布特征。[结果]4种草本类型的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根长密度、根直径(除自然杂草外)、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和根尖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减小;除根径外,在整个土层剖面中(0—25cm),3种人工草本的根系指标都要显著高于自然恢复杂草。[结论]4种草本根系发达,对消落带水淹胁迫的适应性强。
钟荣华贺秀斌鲍玉海唐强胡云华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带根系特征
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流失过程与特征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通过对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径流、壤中流径流过程及其硝酸盐含量的长期监测,研究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径流过程对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流失过程影响明显。地表径流过程中硝酸盐含量随降雨历时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壤中流过程则表现为不断上升、趋于稳定的趋势。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流失潜在的环境风险极大,历次降雨产流事件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NO3--N平均含量分别为0.73±0.17 mg L-1、21.72±2.05 mg L-1,其中,75%的地表径流NO3--N含量超过0.5 mg L-1,85%的壤中流NO3--N含量超过10 mg L-1。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径流NO3--N年流失负荷为0.93±0.05 kg hm-2,壤中流NO3--N年流失负荷为33.51±2.73 kg hm-2,分别占当季施肥量的0.62%、22.34%,随壤中流淋失是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流失的主要途径。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流失不仅可能造成当地地表水富营养化,而且可能造成当地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将加剧长江上游水环境压力。
汪涛朱波罗专溪张剑
关键词: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
紫色土丘陵区农村集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被引量:23
2008年
以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野外观测的8场降雨径流事件中TN、TP、COD与SS含量和流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紫色土丘陵区农村集镇的降雨径流污染物来源、形态与输出负荷及初期冲刷效应,研究了农村集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农村集镇降雨径流中TN、TP、COD与SS的事件平均浓度(EMC)均值分别为25.52、3.63、714、2396mg·L^-1,年污染负荷分别为39.21、5.57、993、3335kg·hm^-2.农村集镇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峰值出现在流量峰值之前,两者间隔时间为3-45min.近40%的TN、TP、COD与SS污染负荷由占总径流量30%的初期径流所运移,降雨径流污染物具有中等的初期冲刷效应.可溶性氮、颗粒态磷分别是农村集镇降雨径流污染中氮、磷素输出的主要形态.可溶性氮输出量受最大雨强影响较大(r=-0.825,p〈0.05),而颗粒态磷输出量较为稳定,受降雨特征影响较小.不透水地面源污染与沟道累积污染是农村集镇降雨径流的主要污染源,透水地(林地、旱坡地)的水土流失则加剧其污染.
罗专溪朱波汪涛张剑辛伟王冬
关键词:初期冲刷EMC农村集镇
澎溪河回水区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流速相关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三峡库区支流澎溪河回水区为特征区域,研究三峡水库回水区水动力条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根据三峡水库的调蓄过程,在175m高水位、小流量、低污染负荷和145m低水位、大流量、高污染负荷两种设计条件下模拟澎溪河水体断面平均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浓度和叶绿素a(Chl-a)含量。研究表明:澎溪河回水段从上游到下游的CODMn、TN、TP浓度有增加的趋势,在接近河口处有趋同于长江水污染物浓度的趋势。145m低水位的大流量、高污染负荷设计条件下Chl-a含量较高,在弯道下游和河道水面开阔的高阳、双江大桥断面的流速减缓区段,出现Chl-a含量峰值。拟合澎溪河水体流速及Chl-a含量相关关系,在枯丰两种设计条件下建立水体流速(V)与Chl-a含量(S)的相关关系式,分别为S=0.186 0·V-0.353 6(相关系数r2=0.838 0)和S=10.844 9·V-0.293 9(相关系数r2=0.825 4)。模拟结果表明:加大水体流速有利于抑制Chl-a含量。通过改变水动力条件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具有可行性。
王晓青缪吉伦
关键词:回水区富营养化叶绿素A流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