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511012100)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化祥马敏田莉敏张雪辉问雪宁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DSP的数字化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被引量:17
- 2006年
- 由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模拟滤波和解调环节对采集速度和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数字化方案,设计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12电极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利用FPGA实现数字滤波和数字解调,构建了全新的数字化ECT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速度快,抗噪声性强,完全满足ECT成像实时性要求,精度也有一定的提高。
- 马敏王化祥田莉敏
-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数字化DSP数字滤波数字解调
- 高精度人体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被引量:4
- 2006年
-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主从式人体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频率范围从10kHz到1MHz。系统采用PC机作为主控机,DSP控制激励信号、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并与上位机通讯。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构建正弦波发生器,加入反馈环节,有效提高了压控电流源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采用低导通电阻的多路开关;基于测量有效值和相位差实现相敏解调,获取人体复阻抗信息;采用16位AD转换器,提高测量信号的分辨率。试验测试与成像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保证测量精度和图像分辨率。
- 何永勃王化祥马敏
- 关键词:电阻抗断层成像EIT
-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三维电场分析及阵列电极优化被引量:13
- 2007年
- 通过电磁场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构建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敏感阵列电极三维模型,分析ECT敏感场的"软场"效应,推导计算灵敏度矩阵,并分析敏感阵列电极结构参数对ECT电场灵敏度的影响,进而优化阵列电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优化的阵列电极可获得较均匀的敏感场分布及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并重构出较满意的图像.
- 张雪辉王化祥问雪宁
-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阵列电极ANSYS
- 数字化生物电阻抗成像系统被引量:6
- 2006年
- 本文针对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中模拟滤波及解调环节存在的速度瓶颈和精度问题,设计了数字化生物电阻抗成像系统。系统基于DSP与FPGA协同运行,为硬件升级改进提供了开发空间;研究了基于Cyclone芯片的数字滤波以及数字解调算法;对算法进行了基于Testbench的仿真。系统仿真调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提高了系统成像速度和精度。
- 曲志刚王化祥靳世久
- 关键词:FPGADSP数字滤波数字解调
- 采用无网格伽辽金法求解电容层析成像正问题
- 2006年
- 由于有限元法求解电容层析成像正问题的计算准备及后处理非常费时,对正问题的三维求解造成了瓶颈,为此,提出采用无网格伽辽金法求解电容层析成像正问题,获得正问题的弱变分形式,并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施加边界条件,从而得到数值解.在同样的仿真条件下,2种方法的计算时间分别为14.046 s和5.078 s.对5种典型流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2500/.因此,无网格伽辽金法与有限元法具有相当的精度,且计算速度有较大提高.
- 王化祥张立峰
-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有限元法无网格法移动最小二乘法
- 未知介电常数对象的ECT图像重建方法被引量:9
- 2006年
-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是近年来发展较快、较成熟的一种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敏感场分布受介质介电常数分布的影响,即敏感场具有“软场”特性,通常以已知介质介电常数的灵敏度分布作为先验知识图像重建。根据对不同介电常数被测对象的检测灵敏度分析,采用一次仿真校验法对管内测量对象分别充满高、低介电常数介质进行仿真校验,并结合滤波反投影算法实现对未知介电常数的测量对象的图像重建。
- 马敏王化祥王超张炜宇
-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图像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