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04FB013-009)
作品数:
4
被引量:18
H指数:2
相关作者:
金培生
岑瑛
陈俊杰
李雪扬
陶常波
更多>>
相关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瘢痕
3篇
蛋白
3篇
休克
3篇
热休克
3篇
热休克蛋白
3篇
热休克蛋白4...
3篇
瘢痕疙瘩
3篇
RNA干扰
2篇
质粒
2篇
重组质粒
2篇
裸鼠
2篇
病理
2篇
病理性瘢痕
1篇
动物
1篇
阻抑
1篇
小鼠
1篇
干预
1篇
干预研究
1篇
RNA干扰技...
1篇
HSP47
机构
3篇
四川大学华西...
3篇
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4篇
金培生
3篇
陈俊杰
3篇
岑瑛
3篇
张爱君
3篇
陶常波
3篇
李雪扬
1篇
许学文
1篇
刘晓雪
1篇
刘勇
1篇
李晶晶
1篇
王耀军
传媒
1篇
中华整形外科...
1篇
徐州医学院学...
1篇
中华医学美学...
1篇
中华烧伤杂志
年份
2篇
2009
1篇
2008
1篇
200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RNA干扰技术阻抑热休克蛋白对瘢痕疙瘩生成的影响
2009年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通过热休克蛋白47重组质粒(HSP47siRNA)和脂质体的混合液,对瘢痕疙瘩裸鼠动物模型的体内干预后,分析HSP47基因在瘢痕疙瘩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动物模型,于第16天腹腔麻醉后在实验组瘢痕疙瘩内注射质粒、脂质体混合液0.25ml,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磷酸缓冲液(PBS)0.25ml,原笼饲养,7d回收标本,分别做mRNA水平检测、胶原蛋白水平检测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实验组HSP47mRNA表达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总胶原含量,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RNAi技术,通过过HSP47siRNA表达载体特异性沉默瘢痕疙瘩中HSP47基因表达后,瘢痕疙瘩中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均能得到明显抑制,表明HSP47基因具有促进瘢痕疙瘩生成作用,为抑制瘢痕疙瘩提供新的靶点。
金培生
陈俊杰
岑瑛
张爱君
陶常波
李雪扬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热休克蛋白47
瘢痕疙瘩
病理性瘢痕裸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 验证所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模型在病理性瘢痕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0.8cm×0.8cm×0.5cm的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移植到裸鼠皮下,大体观察裸鼠及植入物情况。移植后第16天取出移植物与原标本进行下列指标的比较:体积、瘢痕的镜下特征、酸性黏多糖含量及Ⅰ、Ⅱ型胶原含量。结果 移植后裸鼠全部存活且创面愈合良好。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的酸性黏多糖含量移植前分别为3448±1452、1940±509,移植后分别为3237±1871、1809±552,移植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物保持着原有的胶原特性及含量,未检测到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以适当体积移植到裸鼠皮下,其生物学特性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该动物模型适用于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金培生
岑瑛
刘晓雪
陈俊杰
许学文
刘勇
李晶晶
王耀军
关键词:
瘢痕
小鼠
动物
热休克蛋白47重组质粒对病理性瘢痕的体内干预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利用RNAi技术通过热休克蛋白47重组质粒(HSP47siRNA)和脂质体的混合液对裸鼠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的体内干预,分析HSP47基因在病理性瘢痕生成中的意义。方法构建裸鼠病理性瘢痕动物模型,第16天腹腔麻醉后实验组裸鼠在病理性瘢痕内注射质粒、脂质体混和液0.25ml,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PBS液0.25ml,原笼饲养,7d回收标本,分别作mRNA水平、胶原蛋白水平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总胶原含量分别为(91.71±1.24)%和(82.12±4.79)%;实时荧光PCR检测HSP47 mRNA表达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042862.01±04194.36和306123.68±105857.08;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0228 614.70±2532 879.04和6011 841.97±2886 897.17;对照组和实验组体积分别为(255.60±21.34)mm^3和(132.99±24.06)mm^3,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些变化在增生性瘢痕组并没有出现,增生性瘢痕组胶原的变化、体积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RNAi技术,经过HSP47siRNA表达载体特异性沉默病理性瘢痕中HSP47基因表达后,瘢痕疙瘩中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均能得到明显抑制,提示HSP47基因促进瘢痕疙瘩生成,并为抑制瘢痕疙瘩提供了新的靶点。
金培生
陈俊杰
岑瑛
张爱君
陶常波
李雪扬
关键词:
RNA干扰
瘢痕疙瘩
HSP47 si RNA重组质粒对裸鼠瘢痕疙瘩模型的体内干预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通过热休克蛋白47(HSP47)siRNA重组质粒和脂质体的混合液对裸鼠瘢痕疙瘩模型的体内干预,分析HSP47基因在瘢痕疙瘩生成中的意义。方法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动物模型,第16天实验组(n=8)在瘢痕疙瘩内注射HSP47 siRNA重组质粒、脂质体混合液0.25 ml,对照组(n=8)裸鼠瘢痕疙瘩内注射PBS液0.25 ml。所有动物原笼饲养,7天回收标本,分别作mRNA水平、胶原蛋白水平检测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体内干预后,HSP47的基因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胶原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SP47基因能促进瘢痕疙瘩生成,其可能成为抑制瘢痕疙瘩的新靶点。
金培生
张爱君
陶常波
李雪扬
关键词:
瘢痕疙瘩
RNA干扰
裸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