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698002)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贺健康李涤尘卢秉恒刘利华刘亚雄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定制化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卢秉恒
  • 2篇李涤尘
  • 2篇贺健康
  • 1篇刘亚雄
  • 1篇王臻
  • 1篇张涛
  • 1篇刘利华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定制化胫骨平台系统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为解决传统人工胫骨平台假体个体匹配性差,结构强度与生物活性难统一等问题,提出了定制化复合增强型人工胫骨平台系统的设计制造方法。采用解剖学建模技术设计出外形匹配,内含三维网状构架的复合假体模型,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假体的树脂原型,并分别通过精密铸造和粉末烧结技术制造出钛合金胫骨平台和大段多孔陶瓷人工骨。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出形状复杂的人工胫骨平台系统,是实现假体定制化制造的有利保证;通过将金属假体和多孔陶瓷人工骨复合,解决了载重部位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问题。临床应用表明,该假体能与对侧关节匹配运动,通过将机械重建与生物重建相结合可实现受损关节的功能重建。
贺健康李涤尘卢秉恒王臻张涛
关键词:定制化胫骨平台
肝组织工程支架的微制造工艺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模拟自然肝脏的内部微结构,对肝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仿生设计,构建了有利于人工肝向自然肝转化的肝支架孔洞与管道系统.结合光固化和微压印工艺制造了肝支架的硅橡胶模具,通过微复型工艺成型出生物可降解的壳聚糖/明胶复合肝支架.实验表明,普通光固化和掩膜光固化工艺可以实现最小尺度为200μm的微结构制造,精密光固化工艺不仅可以在同一模具上制造出具有良好复型精度和边缘特征的肝细胞孔洞(200-300μm)和血管管道(100-200μm),而且还可以制造出具有半通透功能的微管道(13.1~30μm).因此,提出的微制造方法能成型出复杂的肝组织工程支架系统,可保证多种肝脏细胞的有序分布,并且为组织工程肝脏支架材料微观结构的模拟提供了参考.
贺健康李涤尘刘亚雄刘利华卢秉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