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306)
- 作品数:30 被引量:486H指数:12
- 相关作者:宋立荣刘永定陈善娜陈小兰李敦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云南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有机磷农药对滇池微囊藻生长和摄磷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7年
- 采集滇池水体作为铜绿微囊藻培养基,研究了两种有机磷农药(甲胺磷和辛硫磷)对微囊藻生长和摄磷效应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滇池水体中添加较低浓度的甲胺磷(0.8、1.6、3.2mg/L)和辛硫磷(0.02、0.06、0.1mg/L)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微囊藻的生长,且在HGZ培养基中抑制微囊藻生长的浓度在滇池水体中却能促进微囊藻的生长。微囊藻的生长取决于细胞内磷的浓度且对磷的吸收利用存在积累性,在微囊藻生长初期,摄取各形态磷的速率较快;随后微囊藻摄取各形态磷的速率较慢。总溶解磷(TSP)和溶解反应磷(SRP)是微囊藻优先摄取的磷形态,在生长过程中微囊藻利用了大量的溶解有机磷(DOP)作为磷源加速生长。这一特点对于微囊藻成为淡水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优势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沈宏宋立荣周培疆刘永定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有机磷农药动力学滇池
- 环境因子对金藻生长和噬藻速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在微囊藻的大量培养过程中分离到一株能够快速吞噬微囊藻的鞭毛虫-金藻Poterioochromonas sp.,其具有混和营养的特点。研究以人工培养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FACHB469)为饵料,研究了起始饵料浓度、光强、温度和pH等环境因子对Poterioochromonas sp.生长和吞噬饵料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无饵料时,金藻的自养生长与光强和温度相关,而与pH无相关性。喂食饵料能显著促进金藻的生长,其吞噬速率和生长速率与起始饵料浓度相关性强,可分别用Michaelis-Menten方程和Monod方程拟合。提供相同量的饵料时,金藻的生长与光强相关性显著,而与温度和pH的相关性不显著;其吞噬速率与pH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光强和温度相关性不显著。除了在不同pH下的生长外,混合营养时金藻的生长速率与吞噬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验表明适于Poterioochromonas sp.生存并吞噬微囊藻的环境条件较广,这也是进一步探索利用Poterioochromonas sp.控制微囊藻水华的前提。
- 郭胜娟甘南琴郑凌凌宋立荣
- 关键词:金藻铜绿微囊藻环境因子生长速率
- 蓝藻系统的热动平衡及其效应
- 2005年
- 将多元复相系的热动平衡条件推广到开放系统,证明可用热动平衡下的流动平衡态来描述生命系统中的物质流动.应用于蓝藻系统,说明水华蓝藻生消的一些问题.
- 彭匡鼎陈善娜陈小兰
- 关键词:生命系统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异味化合物被引量:65
- 2005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了水中常见的3种异味化合物,即2-甲基异茨醇、土腥素和β-柠檬醛.研究并讨论了纤维头的类型、盐的种类和浓度、温度、萃取时间、搅拌和解吸时间等因素对异味化合物萃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样中加入30%(W/V)的NaCl溶液,采用65 μm PDMS/DVB纤维头,在搅拌的条件下,于60℃顶空萃取40 min为异味化合物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在优化的条件下,使异味化合物吸附于纤维涂层后, 将其在250℃高温下解吸,再用GC-MS分析.土腥素、β-柠檬醛、2-甲基异茨醇的检出限依次为1.0、1.3和1.7 ng/L;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9%、8.4%和6.2%.3种异味化合物在5~1000 n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因此,用该方法分析水中痕量(ng/L级)的异味化合物,结果满意.
- 李林宋立荣甘南琴陈伟
-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水分析
- 水生生物的紫外光防护剂——类菌胞素氨基酸被引量:23
- 2006年
- 类菌胞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aminoacids,MAAs)是一大类以环己烯酮为基本骨架,与不同类型氨基酸通过缩合作用形成的水溶性物质。它能在真菌、海洋细菌、蓝藻和真核藻类细胞中合成,并在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等生物体内积累,广泛存在于多种水生生物中。它具有紫外光防护、渗透、繁殖调节及发育保护等功能。本文主要介绍有关类菌胞素氨基酸的分布、结构、生物合成和积累以及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 陈小兰邓国宾刘开庆陈善娜
- 关键词:生理功能
- 滇池藻类生物量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1
- 2008年
- 以滇池全湖选取的40个样点,从2001年9月到2002年8月对全湖水体中的叶绿素a的含量每月进行调查,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和细胞数每两个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的含量(月均值)从2002年1月的0.015mg/L增加到2002年8月的0.10mg/L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水体温度也从1月的10℃上升到8月的28℃;叶绿素a含量的全湖均值则显示出南部水域低,北部水域高的态势,其中又以1号位点最高。滇池地区常年盛行的西南风导致藻类向北的水平运动加强对这一结果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种群优势度的结果也显示出蓝藻(Cyanobacterium)的优势度高达100%,其中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又最为常见。但在2002年3月,束丝藻成为了优势种群,表明滇池藻类的优势种群存在明显的季节演替。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在各项理化指标当中,叶绿素a(Chl.a)与水温(WT)、总氮(TN)及化学需氧量(CODMn)有极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36、0.970和0.929,p<0.01。结果表明,氮已经取代磷成为滇池藻类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表征有机污染物程度的CODMn也已成为藻类生物量的主要相关因子,由此可见滇池的富营养化程度极高,尤其是有机污染物浓度。
- 万能宋立荣王若南刘剑彤
- 关键词:生物量
- 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了解微囊藻毒素对小鼠的急性损伤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为材料,腹腔注射22μg/kg·b.w.和43μg/kg·b.w.剂量的微囊藻毒素LR,测定脏器系数和一系列生化指标。结果肾脏指数与肝脏指数明显增加,表明两种器官都受到损伤;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和丙氨酸转氨酶活力上升,尿素含量下降预示着肝脏损伤,尿酸含量上升则预示肾脏损伤的发生。结论肾脏也可能是易受微囊藻毒素损伤的器官。
- 雷腊梅宋立荣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急性毒性脏器系数
- 营养条件对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的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当自然条件下的群体微囊藻转入实验室培养后,它们的胶被多糖往往急剧下降,形态由群体解聚为单细胞。M icrocystis aeruginosaDCA(群体)和M.aeruginosaDCS(单细胞)是同源而形态不同的两株微囊藻,对它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展示微囊藻群体解聚机制。研究显示两株微囊藻在正常培养基中的生长和EPS产量差异很大,单细胞微囊藻生长快但EPS产量少,群体微囊藻正相反。以单细胞微囊藻为材料研究N,P,S,Fe和EDTA等营养元素对EPS产生的影响,实验浓度为正常培养基中营养元素的5倍和1/5。结果显示,在N缺乏条件下,单细胞微囊藻生长很慢,大约在第6天停止生长,其他营养条件的改变对单细胞微囊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在N缺乏条件下单细胞微囊藻的EPS含量在第3天达到最高,然后急剧下降;5倍的N条件显著刺激EPS的产生,P丰富的条件也轻微刺激EPS的产生。其他营养条件的改变对生长和EPS产生的影响都不明显。我们的结果与一般规律显著不同,即在某些产生EPS的微藻,N缺乏刺激多糖合成。
- 雷腊梅宋立荣欧丹云韩博平
- 关键词:微囊藻单细胞
-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6年
- 阐述了水生植物治理水污染的研究进展情况、净化机理和效果.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 周元清吴兆录赵雪冰李园
- 关键词:水生植物污水净化机理
- HCO3^-碱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与光合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研究了2.3 mM(ALK2.3)和12.4 mM(ALK12.4)HCO3-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FACHB 927)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K2.3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至培养结束,与对照相比对生物量的抑制率为38%,ALK12.4条件下虽然至培养结束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但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生物量有一个快速的增殖期,之后其生长速率持续下降。碱度增加强烈抑制光合色素Chla的合成,ALK2.3和ALK12.4条件下对Chla含量抑制率分别为74%和56%。藻胆蛋白与叶绿素a的比值(PBP/Chla)在碱度增加的条件下有显著升高。HCO3-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先降低之后逐渐恢复,至处理结束表现出低碱度(ALK2.3)促进光合活性,高碱度(ALK12.4)对光合活性影响不显著。说明HCO3-碱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有一定伤害作用,与高碱度(ALK12.4)相比,低碱度(ALK2.3)对细胞的伤害程度更大,随着细胞的增殖,碱度对细胞的伤害作用逐渐恢复,且低碱度下细胞恢复更快。暗示碱度可以作为水华控制的手段之一。
- 康丽娟潘晓洁常锋毅李敦海沈银武刘永定
- 关键词:碱度铜绿微囊藻光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