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08023)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金辉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视觉图像现象学--以“视域”的发生和构造为基础的理论范式被引量:4
- 2012年
- 现象学是关于事物显现的(现象的)显现方式的学问。在诸多显现方式中,视觉方式在现象学的直观原则中具有优先地位。因此现象学在某种意义上首先是对"视觉"的研究。事物在现象学的"直观"中显现为"可视之物"和视觉的图像,显现为一定"视觉"范围内的图像之物和视觉现象。视觉总是伴随着能动的"视觉场",即视觉活动的"游戏场",也就是胡塞尔所说的"视域"。视觉现象总是一定"视域"内的图像,现象学体现为一定"视域"内的、关于"视觉图像"的"视觉图像现象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关于视域和视觉图像的思考以及对视觉现象的关注,为将现象学理解为"视觉图像现象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总之,从"视域"概念和视觉现象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构造出一种"视觉图像现象学"的理论范式。
- 李金辉
- 关键词:感知分析视域
- 声音现象学:一种理解现象学的可能范式被引量:5
- 2011年
- 现象学作为事物和世界对于人的知觉显现的现象的研究,理应关注听觉显现的声音现象进而构建一种声音现象学。当前国外学界对声音现象学的研究以美国著名现象学家唐·伊德为代表,他在《听和声音:一种声音现象学》中对声音现象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区分了“在场”的声音现象学和“不在场”的声音现象学,为我们将现象学理解为声音现象学范式提供了理论可能。
- 李金辉
- 关键词:声音不在场知觉外学
- 海德格尔现象学:一种文化哲学的反思
- 2014年
-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引发了一种现象学存在论方式。这种方式是以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为基础的"此在的现象学"和"此在的解释学"。此在的分析本质上是对人的存在(作为文化此在)的整体文化结构的分析,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完全可以解读为以人的实践生存活动为基础的"文化现象学"和"文化解释学"。它是一种新的文化哲学形态。这种文化哲学提供了不同于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文化观——一种以人的生存筹划活动为基础的具有历史"实践意义"的文化。这种文化超越了新康德主义对文化的纯粹理性观点和实证主义的认识论模式,将文化存在的意义与人的生存实践联系起来,关注了文化的时间性、历史性和现实生活根源。不足之处在于,海德格尔缺乏对现代科技文化的现实性的科学分析,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海德格尔"批判"多于"建构"。
- 李金辉
- 关键词:现象学文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