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3-SW-441)

作品数:40 被引量:892H指数:18
相关作者:谢小立王凯荣彭娜王开峰邹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CERN野外台站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篇土壤
  • 12篇红壤
  • 9篇水稻
  • 8篇还田
  • 7篇稻草还田
  • 7篇稻田
  • 6篇土壤微生物
  • 6篇微生物
  • 5篇水稻土
  • 5篇水资源
  • 5篇物量
  • 5篇固定态铵
  • 5篇脆弱性
  • 4篇稻草覆盖
  • 4篇土壤微生物生...
  • 4篇土壤微生物生...
  • 4篇微生物生物量
  • 4篇红壤稻田
  • 3篇氮肥
  • 3篇地表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亚...
  • 6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衡阳师范学院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桃江县农业局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嘉应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湖南省环境保...
  • 1篇桃源农田生态...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0篇谢小立
  • 25篇王凯荣
  • 8篇彭娜
  • 7篇邹君
  • 7篇王开峰
  • 6篇仇少君
  • 6篇吕焕哲
  • 6篇彭佩钦
  • 5篇佘冬立
  • 5篇刘强
  • 4篇胡实
  • 3篇刘迎新
  • 3篇尹春梅
  • 3篇苏衍涛
  • 3篇荣湘民
  • 3篇陈安磊
  • 3篇陈敏
  • 2篇毛德华
  • 2篇杨玉蓉
  • 2篇田亚平

传媒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生态与农村环...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生态环境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10篇2008
  • 20篇2007
  • 6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草还田的土壤肥力与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18年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和3年田间示范试验研究表明,稻草直接还田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效果。长期定位试验化肥+稻草还田区水稻产量相对无肥区(CK)增产80.8%,但与等量NPK的纯化肥区差异不显著。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短期稻草还田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率达3.7%~6.8%。氮肥的增产作用显著,建议氮肥和习惯氮肥处理增产率分别为38.8%和47.4%,而氮肥的农学产量效益分别为每公斤纯氮增产谷粒13.7kg和11.7kg,肥料报酬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减。经济效应分析表明,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可降低肥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佘冬立王凯荣谢小立陈敏林蕴华
关键词:稻草还田土壤肥力
覆被对桔园旱季土壤水分变化和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稻草覆盖和自然覆被是解决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的有效措施。2005~2006年在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了稻草覆盖和自然覆被对桔园降雨入渗、土壤蒸发、土壤水分调控和利用结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和自然覆被更有利于雨水的储存和向深层入渗,雨后48h分别比裸地土壤储水增量多3.33mm和1.33mm,降雨入渗深度分别为40cm和80cm。此外,稻草覆盖和自然覆被分别抑制了69.10%和36.53%的土壤蒸发,其蒸发抑制作用在午间高温时段表现尤为明显,使得更多的水分以植物蒸腾(稻草覆盖15.71%、自然覆被7.30%)和土壤蓄留的方式支出,并且分别降低了20.55mm(稻草覆盖)和14.33mm(自然覆被)的水分支出。覆被下土壤水分结构发生明显改变,0~20cm土层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较大,自然覆被由于覆盖的植被消耗表层水分,水分亏缺较大,平均含水量为稻草覆盖>裸地>自然覆被;20~80cm土壤水分变异减小,平均含水量稻草覆盖>自然覆被>裸地;120~160cm深土层中,自然覆被下土壤水分得不到补给,变异系数增大,稻草覆盖和裸地水分变化稳定,平均含水量稻草覆盖>裸地>自然覆被。
胡实谢小立王凯荣
关键词:稻草覆盖土壤蒸发水量平衡
稻田冬闲期CO_2气体排放的观测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亚热带红壤稻作区是华中地区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在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这一生态区域的碳循环过程的因素和机理,同时为进一步解释农田碳循环过程对温室气体CO2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静态箱式法对亚热带红壤性稻田长达约5个月的冬季休闲期(2005年11月—2006年4月)CO2气体排放通量进行了田间原位观测,并结合同步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热带红壤性稻田冬闲期CO2通量与近地面CO2体积分数的季节变化基本同步,与地面稻田生态系统的CO2通量对大气CO2体积分数的影响60%;CO2通量日变化规律基本为昼吸夜排:白天表现为田间杂草光合作用的结果,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CO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符合对数曲线,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夜晚则以呼吸过程为主,主要受温度的影响,CO2通量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其中气温和5cm地温最适宜用作于描述夜间CO2通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的指标。亚热带红壤性稻田生态系统在149d的休闲期内从大气中累积吸碳量(以CO2计)约4.03t·hm-2,表现为大气的碳汇。
尹春梅谢小立王凯荣
关键词:红壤性稻田冬闲期CO2通量静态箱法
施用稻草对酸性红壤活性铝的动态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酸性红壤区土壤活性铝含量的变化,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不等量稻草对酸性红壤水溶性有机碳、pH值和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机络合态铝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在第一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直至趋于平衡。土壤pH值在前10天内快速提高,添加的稻草量越大,提高的幅度也越大,之后缓慢下降至第30天渐趋平衡;土壤交换性铝则是先降低,10天后逐渐增加至稳定状态。有机络合态铝在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下,先增加而后降低。在稻草分解的前10天,土壤水溶性碳、小分子化合物和土壤pH值对铝形态的影响均较大,而到实验后期,土壤pH值发挥着主导作用。
吕焕哲王凯荣谢小立陈安磊
关键词:水溶性有机碳土壤PH
南方丘陵区生态水资源库脆弱度评价--以湖南省为例被引量:14
2008年
以南方生态水资源库为研究对象,提出生态水资源库脆弱性概念,分析了其脆弱性成因和主要表现。从脆弱性成因角度构建了包含10个具体指标的南方丘陵区生态水资源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85个县级评价单元的生态水资源库脆弱度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全省生态水资源库脆弱性等级以中等脆弱为主,其中,微脆弱等级3个,占总评价单元的3.5%,中等脆弱等级70个,占总评价单元的82.4%,强脆弱12个,占总评价单元的14.1%。脆弱度空间分布存在"西部大于东部,南部大于北部"的总体分布态势。其中,以湘西北、湘西南和湘南所构成的外部环形地带和以长沙、衡邵盆地为中心的中东部地带为全省两个比较明显的高脆弱区(带)。
邹君王亚力毛德华
关键词:南方丘陵区脆弱性模糊物元模型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热水可提取碳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SOC)和热水可提取碳(HWC)的影响。研究包括4种施肥处理:CK(无肥),C(有机物循环),NPK和NPK+C。结果表明,有机物循环显著提高了SOC和HWC的含量(P<0.05)。在4种处理中,NPK+C处理的SOC和HWC含量均为最大值。SOC随时间呈线性增加(R2>0.7);然而,HWC则是先下降,后缓慢上升或趋于稳定,变化趋势以一元二次线性拟合更好(R2>0.7)。与化肥NPK相比,有机物循环对SOC和HWC变化趋势的影响更大,它明显加快了SOC的积累速率,减缓了HWC的下降速率。与SOC相比,HWC与土壤养分更相关,它可能更好地反映了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
王开峰王凯荣彭娜吕焕哲谢小立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红壤稻田
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雨水利用和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红壤坡地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剖析了不同利用方式对雨水利用和水量平衡的影响。(1)荒草区常年水分消耗稳定茶园区和恢复区对土壤深层贮水利用能力强,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利用特征随季节和深度不同而不同;(2)土壤蒸散是各区100 cm耕作层中水量平衡最主要的支出项(83%以上),农作区蒸散量最小,地表径流量最大,恢复区则相反;(3)从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水分利用率两者结合考虑,构建农林复合系统以及间作、套作、撩壕等耕作方式为红壤坡地最优的雨水资源利用模式。
宋颖帕谢小立
关键词: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雨水利用水量平衡
施用水稻秸秆对酸性红壤铝形态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秸秆对酸性红壤pH值和高活性的交换性铝、吸附态羟基铝和有机络合态铝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H值和各形态铝在前30天内变化较大,而后达到稳定。土壤pH值在前10天内快速提高,之后缓慢下降至第30天渐趋平衡,土壤交换性铝则是先降低,10天后逐渐增加至稳定状态。添加秸秆后,土壤吸附态羟基铝发生复杂的水解和聚合反应,变化不大。有机络合态铝在可溶性有机质和有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下,先增加而后降低。由于秸秆作用的时间较短,不能使有机质积累,故有机络合态铝不稳定易于变化,不能起到很好的络合铝的作用。
吕焕哲王凯荣谢小立王开锋
关键词:稻草秸秆交换性铝红壤
红壤坡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植被群落的演变被引量:8
2008年
应用样方调查方法,对湘北红壤坡地有人为干扰和无人为干扰两种方式下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无人为干扰的坡地植被恢复在11年间经历了缓慢恢复和快速恢复两个阶段,不同坡位群落生物量稳步增长,正在逐步形成具有稳定群落结构的自然生态系统;人为干扰坡地植被恢复缓慢,由于水土流失,上坡位地下部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中坡位和下坡位地下部的生物量都大幅度的增加,此外人为干扰使得乔木类植物无法正常生长,从而不能形成具有明显垂直结构的稳定生态系统。
胡实谢小立王凯荣李裕元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自然恢复
稻草覆盖对亚热带红壤旱坡地玉米旱期生长的生理调节作用及其产量效应被引量:18
2007年
对不同稻草覆盖量处理下亚热带旱坡地红壤水分、温度变化和玉米不同生育期生理指标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有旱无灾年份,稻草覆盖可以明显地缓解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减少和调节土壤温度。稻草覆盖可减轻玉米旱害,其效果随着覆盖量的加大而越明显,但受干旱程度和生育期影响。拔节期遇旱,稻草覆盖可以维持玉米的生理活性,覆盖稻草15 t.hm-2处理与其他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随生育期的推移和后期降雨频度的增加,各处理间玉米生理指标值差异减小,灌浆期和成熟期差异不明显。稻草覆盖可以增加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覆盖稻草15 t.hm-2处理(T3)生物量最大,覆盖稻草5 t.hm-2处理(T1)产量最高,其原因主要是受旱时期为拔节期,造成处理T3贪青生长,但对处理T1后期生理机制影响不大。
刘迎新王凯荣谢小立苏衍涛
关键词:稻草覆盖土壤水分生理指标夏玉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