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D034)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小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性别视角下的人的形象重塑
- 2011年
- 以性别为视角考察我国的教育,可以将其中存在的人的形象描述为刻板的人与男性化的人两种。这两种人的形象均存在缺陷,要对其予以重塑,必须正确认识性别差异以及公私领域关系。重塑后人的形象是有性别的"完整的人",其完整性体现在能胜任公私两大领域的两种生产,并具有双性共生的性别特征。
- 周小李
- 关键词:性别视角
- 女大学生就业难: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的双重弱势被引量:16
- 2011年
-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与社会问题。以布尔迪厄资本理论审视这一问题,可发现其根源在于女大学生的资本弱势。女大学生资本弱势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弱势;文化资本弱势源于女大学生在专业区隔与文凭等级中的不利处境,符号资本弱势则是有关男女两性符号系统权力作用的结果。女大学生资本弱势是社会结构合谋的产物,因此,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性解决,需要结构性的调整与变革。
- 周小李
-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文化资本符号资本
- 科学教育中的性沟
- 2011年
- 科学教育中的性沟客观存在于我国教育领域,其实质即女性在科学教育中的弱势地位与边缘化处境。科学教育中的性沟根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消解我国科学教育中的性沟,除了需借鉴丹麦、美国等国的经验,还应采取措施防止女性流失于科学教育的"管道漏洞"之中。
- 周小李
- 关键词:科学教育性别不平等
- 教育即社会母性——吉尔曼教育乌托邦剖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在吉尔曼建构的教育乌托邦里,教育即社会母性,是社会为全体孩子提供的一种特殊滋养。教育即社会母性这一理念是吉尔曼文化女性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是其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自然主义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女性主义诠释。这一理念对于解决当今教育问题仍具有启示意义。
- 周小李
- 关键词:教育吉尔曼教育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