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5B05)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冯绍元尚松浩苏涛徐英杨雨亭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遥感
  • 2篇植被
  • 2篇利用效率
  • 2篇灌区
  • 2篇光能
  • 2篇光能利用
  • 2篇光能利用效率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动态
  • 1篇多光谱
  • 1篇多光谱传感器
  • 1篇多时相
  • 1篇多时相遥感
  • 1篇盐分
  • 1篇影像数据
  • 1篇玉米
  • 1篇蒸发模型
  • 1篇蒸散
  • 1篇蒸散发
  • 1篇蒸腾

机构

  • 4篇扬州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中国-以色列...

作者

  • 4篇冯绍元
  • 3篇尚松浩
  • 3篇徐英
  • 3篇苏涛
  • 2篇蒋磊
  • 2篇杨雨亭
  • 1篇黄权中
  • 1篇刘芳
  • 1篇黄冠华
  • 1篇徐旭
  • 1篇武敏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光能利用效率和多时相遥感的春玉米估产模型被引量:7
2013年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域,应用光能利用效率和多时相遥感数据,构建遥感估产模型,讨论了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性,并利用地面实测产量数据与遥感估产模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拔节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占总量的40%;根据玉米各生长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能够获得玉米产量的主要生态障碍因素和提高产量的方法;地面实测产量数据与对应遥感估产模型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53,并通过了0.01信度检验。因此,基于光能利用效率和多时相遥感构建估产模型用于春玉米估产是可行、有效的。
苏涛冯绍元徐英
关键词:光能利用效率春玉米估产模型河套灌区
农田水盐运移与作物生长模型耦合及验证被引量:17
2013年
合理定量描述土壤水盐动态及作物生长过程对于干旱灌区制定适宜的农业用水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SWAP(soil water atmosphere plant)模型为基础,采用变活动节点法实现了对土壤融化期的水盐运移模拟,并在根系吸水计算中引入了基于S形函数的水盐胁迫计算方法,以修正原SWAP模型对根系吸水的模拟。进一步嵌入了参数与输入数据较少且可以模拟作物生长过程及实际产量的EP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alculator)作物生长模型,构建了改进的农田尺度土壤水盐动态与作物生长耦合模拟模型-SWAP-EPIC。分别采用宁夏惠农灌区春小麦和春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对SWAP-EPIC模型田间适用性进行了检验。对比分析各层土壤水分与盐分浓度、作物生长指标(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结果表明:春小麦和春玉米试验中土壤水分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接近于0且模型Nash效率系数NSE值趋近于1,水分模块模拟精度较高,盐分浓度模拟存在略微差异但总体上一致性较好,并且作物生长指标匹配良好;同时,模拟的产量和蒸散发均较为接近实际值,春小麦和春玉米产量模拟相对误差分别为4.9%和3.3%。综上,该文改进的SWAP-EPIC模型可良好地应用于寒旱区农田尺度土壤水盐运移与作物生长耦合模拟。
徐旭黄冠华黄权中
关键词:土壤水分作物土壤盐分SWAPEPIC
植被指数动态变化的拟合曲线比较
2014年
基于河套灌区葵花种植地的野外实地调研,利用MODIS数据获取采样点2012年NDVI时间序列,采用"S"型曲线、对称曲线和非对称曲线等3种Logistic曲线拟合葵花NDVI时间序列,并选取NASH、RMSE、r和χ2检验4种评价指标分析拟合效果。结果表明,基于NASH和RMSE指标,"S"型曲线拟合较好,但需要分段拟合。基于r和χ2指标,对称曲线拟合较好。非对称曲线对NDVI峰值阶段拟合效果好于其他2种曲线。
蒋磊尚松浩
关键词:MODIS葵花
基于光能利用效率的区域蒸散量反演模型——以玉米种植区为例
2013年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域,以实测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及其关系方程为研究基础,建立了基于光能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RUE)的区域蒸散量反演模型;以陆面能量平衡(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 for land,SEBAL)模型为参考,对反演的同一时期的区域蒸散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UE与SEBAL模型反演的区域蒸散量在空间分布和纹理特征方面具有相似性且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高于农业技术推广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DSSAT)与SEBAL的;基于RUE建立的区域蒸散量反演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蒸散量,在监测区植被(或作物)单一的前提下,是一种有效方法。
苏涛冯绍元徐英
关键词:DSSAT遥感生物量
双源蒸散发模型估算潜在蒸散发量的对比被引量:22
2012年
潜在蒸散发取决于气候条件与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是农田及流域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针对现有的3种估算潜在蒸散发的双源模型(层状模型、块状模型、混合型模型),设定不同的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较为详细地比较了3种模型在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潜在蒸散发估算能力,并对其区分土壤表面潜在蒸发与植被冠层潜在蒸腾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合双源模型较层状模型和块状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能够适用于更广的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
杨雨亭尚松浩
关键词:蒸散发植被
基于遥感蒸发模型的干旱区灌区灌溉效率评价被引量:25
2013年
为评价干旱区灌区的灌溉效率,该文以作物生长期灌溉地的蒸散发扣除降水量作为灌溉水的有效利用量,将灌溉水有效利用量与灌溉净引水量(总引水量减去退、排水量)的比值定义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利用遥感蒸散发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灌溉地蒸散发,从而可以避免传统灌溉水利用系数评估中难以准确估算通过灌溉到达作物根系层水量的问题。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蒸散发模型(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 for land,SEBAL)计算了区域内灌溉地作物生育期的蒸散发量,并结合降水量与净引水量的观测资料,对节水改造以来(2000-2010年)河套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同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随降水量和净引水量的减小而增大,减少供水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要大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灌区净引水量减少的情况下,灌溉地蒸发量能够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反映了近年来灌区节水改造的效果较好。
蒋磊杨雨亭尚松浩
关键词:灌溉遥感灌区干旱区
IRS-P6 LISS-3和Landsat-5 TM两种多光谱传感器影像数据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随着载有各种新型传感器的卫星相继发射升空,不同传感器之间的相互比较成了一个研究热点。首先从传感器的轨道特征、光谱范围等方面对IRS-P6 LISS-3和Landsat-5 TM进行了机理方面的对比分析,选取3对同日过空的遥感影像,研究了IRS-P6 LISS-3和Landsat-5 TM遥感数据在可见光—近红外、短红外各对应光谱波段之间的关系,建立TM和LISS-3各波段之间的相互转换公式,与Chander等提出的转换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际TM和模拟TM多光谱数据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7;模拟TM与实际TM的水体指数(MND-W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空间散点分布和实际LISS-3与实际TM的空间散点分布相比,具有更强的相关关系,其决定系数R2有一定提高,散点分布趋于对称。因此,所求的关系转换方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有效性,效果优于Chander等提出的转换公式。
苏涛冯绍元徐英
关键词:TMMNDWINDVI
人类活动条件下民勤绿洲地下水动态模拟研究
2013年
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区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运用地下水位动态ANN-FEFLOW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现状条件、灌溉面积减少、节水灌溉实施、地表来水增加及综合工程措施等)地下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民勤绿洲现状条件下地下水将持续下降;灌溉面积减少可以明显缓解地下水位下降速度,节水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并不明显。地表来水为2.51×108 m3/a时,湖区地下水将出现正均衡;综合工程措施情景下,湖区和泉坝区地表来水分别为1.45×108 m3/a和2.51×108 m3/a时,地下水位回升。
刘芳武敏冯绍元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FEFLOW地下水动态民勤绿洲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