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80)

作品数:22 被引量:241H指数:10
相关作者:葛继荣李生强谢丽华陈娟许惠娟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骨质
  • 18篇骨质疏松
  • 14篇骨质疏松症
  • 9篇绝经后妇女
  • 8篇中医
  • 8篇绝经
  • 7篇虚证
  • 7篇绝经后
  • 7篇绝经后骨质疏...
  • 7篇绝经后骨质疏...
  • 7篇妇女
  • 6篇骨密度
  • 4篇中医证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阳虚
  • 3篇阳虚证
  • 3篇阴虚
  • 3篇阴虚证
  • 3篇原发性

机构

  • 19篇福建省中医药...
  • 13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福建省中医药...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0篇葛继荣
  • 13篇李生强
  • 12篇谢丽华
  • 11篇陈娟
  • 9篇许惠娟
  • 5篇赖玉链
  • 2篇冯歆
  • 2篇谢冰颖
  • 2篇马海珍
  • 1篇陈可
  • 1篇陈赛楠
  • 1篇冯尔宥
  • 1篇张怡元
  • 1篇薛莲
  • 1篇赵毅鹏
  • 1篇邱龙龙

传媒

  • 15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VP联合中药治疗OVCF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独立对纳入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81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9例,对照组381例。所有试验质量普遍不够高,未发现双盲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PVP联合中药与单纯PVP治疗OVCF相比,其总有效率、无效率和骨密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PVP联合中药可优势互补,其治疗OVCF较单纯PVP治疗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选择,但仍需低风险、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加以验证。
范超领葛继荣谢丽华李生强陈娟许惠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META分析
补肾方药影响骨质疏松症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中医学认为,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补肾方药通过影响骨质疏松症相关信号的转导,维持骨重建平衡,改善骨的内部结构,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笔者就近年来补肾方药影响骨质疏松症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范超领葛继荣
关键词:补肾方药骨质疏松症信号转导通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基因LTBP1 mRNA的表达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基因LTBP1及PCSK6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LTBP1及PCSK6基因表达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肾阳虚证组25例,32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外周血LTBP1及PCSK6 mRNA的表达。结果肾阳虚证组LTBP1 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F=7.473,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阳虚证组PCSK6 mRNA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GO分析参与到的生物途径有细胞外组织形成、代谢过程、磷酸化作用、蛋白磷酸化、TGF-β的细胞外基质合成、BMP信号通路、细胞分泌等;通过Pathway分析参与到弹性纤维形成、细胞外基质组织、整合胰腺癌的通路、TGF-β信号通路、发育生物学、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转导等通路相关。结论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LTBP1基因表达下调相关联。
许惠娟谢丽华李生强陈娟赖玉链葛继荣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MRNA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认知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认知水平(了解骨质疏松概念且如何防治骨质疏松)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48例福州汉族绝经后妇女问卷调查,骨质疏松认知组379例,无认知组669例,双能X线测定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区骨密度。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认知组与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关系。结果 1认知组与无认知组比较,结果为年龄、月经初潮、怀孕次数、哺乳次数、文化程度、喝牛奶、日光照射、运动时间、腰椎BMD(骨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协方差分析,认知组腰椎骨密度(0.752±0.105 g/cm^2)明显高于无认知组腰椎骨密度(0.734±0.098 g/cm^2),P<0.01。2四个部位骨密度与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为腰椎骨密度与认知相关。骨质疏松影响因素为年龄、月经初潮、骨质疏松认知、哺乳次数、身高,可知认知为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3无骨质疏松认知组OP患病率71.16%,认知组70.1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认知水平与骨密度相关,认知组腰椎骨密度比无认知组高,提示加强认知教育对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邹厚辉李生强陈娟谢丽华许惠娟葛继荣
关键词:骨密度绝经后妇女
中医从脾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14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当前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主要病机,补肾为主要治法形成普遍认识,而脾虚对本病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根据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要按照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因证施治,不能简单地治疗某一脏一腑,要看到骨质疏松症的复杂性和难治性。从传统医学中脾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到脾脏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实验研究再到健脾补肾的临床观察,无不表明脾虚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地位。肾虚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补肾滋肾的治疗总则固然重要,与此同时必须要重视补益脾胃。
冯歆葛继荣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脾虚补肾健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探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751例PMOP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年龄分布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组合规律的影响,并对患者资料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PMOP患者年龄分布与其基本中医证型阴虚证、肾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有各自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45~54岁证候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证型变化趋于稳定,肾虚为主要症状,肝虚为多见。结论:PMOP患者以肾虚证,肝虚证居多,治疗以补肾为主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有各自的特点。
许惠娟李生强陈娟谢丽华陈赛楠叶云金葛继荣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不良反应的现状初探被引量:5
2017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骨质疏松问题及相关治疗越来越引起重视。应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临床上出现的不良反应却屡见不鲜,其危害性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CNKI、万方、VIP等中文文献检索系统,归纳近几年常见中药治疗骨质疏松出现的不良反应,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药现代研究,以客观的态度从临床辩证、整体药性、配方剂量及疗程等方面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国内一些专家应对方法,提出一些积极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马海珍葛继荣
关键词:中药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阴虚证组3例、肾阳虚证组3例、无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正常骨密度人群3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组人群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通路等相关功能分析。结果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肾阳虚证组、无肾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378、4026、4071条,肾阴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344条,这些差异基因参与免疫调节、矿物质吸收、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等11条信号通路。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相关基因主要与免疫调节、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矿物质吸收等信号通路相关。
李生强冯尔宥张怡元邱龙龙谢冰颖谢丽华葛继荣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基因表达谱
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过程中中医证候演变规律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过程中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绝经后妇女,问卷调查、随访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不同随访时间及骨量丢失加重者五脏亏虚证候特征及演变情况。结果参与随访患者共175例,回收随访问卷194份,随访时间在1年至7年1个月,其中随访时间≤3年和>3年随访患者共有97例。单脏虚证分析: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以肾虚、心虚、肝虚证为主,随访时间≤3年,随访后肝虚证者显著增加,随访时间>3年,随访后心虚、肺虚证者显著增加,骨量丢失加重者中,随访后肝虚、肺虚证者也显著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肾虚兼证分析:随访时间>3年,随访后肾+心虚、肾+肺虚、肾+心+肺虚证者显著增加;骨量丢失加重者中,肾+肝虚、肾+心虚、肾+肺虚证者显著增加。结论绝经后妇女随着增年及骨量丢失的加重,单脏虚证会向多脏虚证演变,临床依次多见肾兼心虚、肾兼肝虚、肾兼肺虚、肾兼心虚和肝虚等复杂证候。
郭澜葛继荣叶云金谢丽华柴昊
关键词:随访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
1419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骨质疏松症研究调查表,收集1419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临床资料,对不同年龄段(41~59岁、60~69岁、70~85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虚证辨证分为肝虚、心虚、脾虚、肺虚、肾虚、气虚、血虚证,常见证型为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肾阳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肾阴虚证。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体重指数(BMI)、骨密度(包括腰椎、大转子、股骨颈)及主要症状、虚证、常见证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41~59岁患者549例,60~69岁患者679例,70~85岁患者191例,各组患者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41~59岁比较,60~69岁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降低,70~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亦降低(P <0. 05)。与60~69岁比较,70~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降低(P <0. 05)。在3个年龄段中,排名第一位的症状均为健忘。肾虚、肝虚在3个年龄段的比例均位列前二,且心虚、脾虚比例也较高,气虚、血虚比例较低。随着年龄增长,肝肾阴虚证、肾阴虚证的比例不断下降,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的比例不断上升。结论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在不同年龄段均以肾虚、肝虚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明显,总体证型变化不明显。
李健阳葛继荣陈娟叶云金许鹏超祝华李莉
关键词:绝经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治未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