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08163)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殷善开张维天郭金宝关建张玉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内镜
  • 3篇外科
  • 3篇颅底
  • 3篇内镜手术
  • 2篇肿瘤
  • 2篇外科手术
  • 2篇鼻内
  • 2篇鼻内镜
  • 1篇带血管
  • 1篇带血管蒂
  • 1篇修复外科
  • 1篇修复外科手术
  • 1篇血管蒂
  • 1篇咽肿瘤
  • 1篇眼病
  • 1篇异常增殖
  • 1篇异常增殖症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症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篇张维天
  • 5篇殷善开
  • 4篇郭金宝
  • 1篇关建
  • 1篇朱华明
  • 1篇程付伟
  • 1篇张玉君

传媒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岩尖斜坡区内镜手术的相关解剖和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1992年Jankowski成功完成3例内镜经鼻垂体病变手术,被视为内镜颅底外科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该技术最终彻底改变了过去40年中建立的垂体外科技术标准。由于具有直接利用鼻腔、鼻窦等自然通道作为手术入路,
张维天郭金宝殷善开
关键词:内镜手术外科发展史垂体病变技术标准手术入路鼻腔
眶悬带技术在内镜眶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在经鼻内镜眶减压术中应用眶悬带技术,以降低术后复视发生率的初步经验。方法 6例共11眼行经鼻内镜眶壁减压术。其中包括5例(10眼)Graves眼病和1例(1眼)外伤后病例,手术采用眶悬带技术,即保留眼眶内壁赤道高度条带状眶骨膜以稳定内直肌及眼球,避免其过度疝入眶内而改变其运动矢量。对比术前、术后眼球突出度、复视、眼痛、结膜充血等变化。结果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度减少2~5 mm,平均回缩3.2 mm。术前2例存在复视,术后复视减轻,其余4例无术后复视发生。5例Graves眼病患者眼胀痛消失,结膜充血减轻,眼球活动度及外观改善。1例外伤病例双眼突出度接近,外观改善。结论在经鼻内镜眶减压术中保留位于内直肌内侧的条带样眶骨膜,使之成为稳定内直肌及眼球的悬带。该技术能够在保证眶脂肪自悬带上下方溢出而减压的同时,可有效预防术后复视的发生。
张维天程付伟张玉君朱华明郭金宝殷善开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鼻内镜外科手术眶减压术复视突眼
内镜下带血管蒂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颅底缺损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颅底硬膜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的8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瓣鼻内镜下修复术后颅底硬膜缺损及创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前颅底血管外皮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Kadish C型)、筛窦癌1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3例、颅底类癌1例、脑脊液鼻漏伴反复颅内感染1例。其中前颅底缺损6例,中颅底缺损2例。手术采用内镜经鼻人路,直视下获取以鼻后动脉为蒂的一侧鼻中隔黏骨膜瓣。组织瓣覆盖硬膜缺损后,周缘敷以明胶海绵,并用生物蛋白胶固定,鼻内以碘仿纱条、水囊及膨胀海绵支撑。术后5~7d撤除全部鼻内支撑物。结果1例鼻中隔瓣部分坏死,其余7例鼻中隔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7d有脑脊液鼻漏,再次手术探查以腹部脂肪封堵漏口成功,术后随访6~24个月,颅底组织愈合良好,无延迟性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发生。结论内镜经鼻入路采用带血管蒂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颅底硬膜缺损是一种可靠的颅底重建方法。
张维天殷善开
关键词:颅底肿瘤修复外科手术脑脊液鼻漏
经鼻内镜挽救性手术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被引量:9
2012年
鼻咽癌多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放疗为首选,5年总体生存率可达64.4%〔1〕,约10%左右的患者放疗后局部复发〔2〕。对于复发患者,挽救性放疗或手术治疗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放疗需增加放射剂量,易并发口干、张口困难、听力损伤。
张维天郭金宝殷善开
关键词:鼻咽肿瘤颅底内镜手术
手术治疗鼻窦-颅底区域良性纤维骨性病变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经鼻内镜和开放式手术入路治疗鼻窦-颅底区域纤维骨性病变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疗效。方法:15例鼻窦-颅底区域纤维骨性病变,其中骨瘤6例,骨化纤维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7例。回顾3种病变的病理及CT影像特点,根据病变的位置及范围选择内镜或开放手术入路治疗。采用鼻内镜手术11例,其中单鼻入路7例,双鼻扩大入路4例;开放式手术4例,其中单纯眉弓入路1例,双冠状入路3例。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4年,病变完全切除10例,无复发;部分切除5例,都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及面部畸形消失或较术前明显改善。内镜手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Ⅰ期修复成功。术前复视3例,2例半年后消失,1例减轻。全部患者无眶内及颅内并发症。结论:手术是治疗临床症状明显的良性鼻窦-颅底区域纤维骨性病变的有效手段。病变位置和范围是决定采用开放式手术还是经鼻内镜入路的决定因素。内镜手术可切除由额窦后壁到斜坡的中线颅底广泛区域内的病变,而开放式手术入路可以处理眶内壁以外前颅底的病变。无论采用何种入路,骨瘤、骨化纤维瘤可作到完全切除。骨纤维异常增殖由于病变广泛且有自限性,故手术以减轻临床症状和改善面部畸形为目的,多行部分切除。即使骨纤维异常增殖致视神经管明显狭窄但视力依然正常者,预防性视神经减压不必要。
郭金宝张维天殷善开关建
关键词:鼻窦颅底骨瘤骨化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内镜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