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09C620001)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辉何飞蔡宛如刘莎洪辉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府
  • 2篇血府逐瘀
  • 2篇血府逐瘀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重构
  • 2篇逐瘀
  • 2篇逐瘀汤
  • 2篇肺血
  • 2篇肺血管
  • 2篇肺血管重构
  • 2篇府逐瘀汤
  • 1篇形态学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野百合碱
  • 1篇野百合碱诱导
  • 1篇内皮
  • 1篇内皮功能
  • 1篇干预作用
  • 1篇ET-1

机构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浙江省中西医...

作者

  • 2篇徐俭朴
  • 2篇洪辉华
  • 2篇刘莎
  • 2篇蔡宛如
  • 2篇何飞
  • 2篇王辉
  • 1篇李守业
  • 1篇吴晓晖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府逐瘀汤对肺血管重构大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野百合碱(MCT)诱导肺血管重构大鼠肺血管病理形态学影响,为肺络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预防组、血府逐瘀汤治疗组、血府逐瘀汤预防组的硝苯地平对照组和血府逐瘀汤治疗组的硝苯地平对照组,每组9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MCT(60mg/kg)复制肺血管重构模型,血府逐瘀汤预防组和血府逐瘀汤预防组的硝苯地平对照组造模第2天起给药,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和血府逐瘀汤治疗组的硝苯地平对照组造模第15天起给药,直至实验第28天采集组织标本,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右下肺叶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石蜡切片胶原纤维(Masson)染色观察肺小动脉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右心肥厚指数比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各治疗组右心肥厚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小动脉管壁变厚、管腔变小,管壁内胶原纤维明显增加(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肺小动脉管壁变薄,管腔变大,管壁内胶原纤维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明显减轻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胶原纤维在肺小动脉的表达有关,研究肺血管重构可以为肺络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部分实验依据。
王辉何飞李守业徐俭朴蔡宛如刘莎洪辉华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肺血管重构
血府逐瘀汤对野百合碱诱导肺血管重构大鼠ET-1、NO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XFZYT)对野百合碱(MCT)诱导肺血管重构大鼠ET-1、NO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预防组、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9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MCT(60mg/kg)复制肺血管重构模型,血府逐瘀汤预防组、对照Ⅰ组造模第2天起给药,血府逐瘀汤治疗组、对照Ⅱ组造模第15天起给药。至实验第28天采集组织标本,观察各组大鼠肺血管病理形态学及测定血ET-1、NO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变厚、管腔变小,血浆ET-1增多,血清NO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浆ET-1含量降低,血清NO含量升高(除外血府逐瘀汤治疗组),肺小动脉管壁有不同程度变薄、管腔变大(P〈0.01~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减轻大鼠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ET-1和NO代谢有关。
何飞徐俭朴吴晓晖蔡宛如王辉刘莎洪辉华
关键词:肺血管重构血管内皮功能血府逐瘀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