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10019)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葛贤平马和平黄鹏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工业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心理问题与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被引量:3
- 2012年
- 群体利益协调需要心理支撑,或者说伴随着心理调整。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利益取向的认知偏差、底层群体的认同极化、信任危机的蔓延普遍、负面情绪的积聚升温等。作为群体利益心理协调系统中的政府要积极构建行之有效的利益心理调节机制:确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利益取向,设计科学合理的群体利益分配制度,完善以政府诚信为重点的诚信体系建设,构建群体利益心理协调的社会网络。
- 葛贤平
- 关键词:心理问题政府协调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利益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谛
- 2012年
-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传播和实践过程,实际上为最广大人民谋求利益的过程,也即被人民大众认同、理解、接受、掌握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将人民的利益置于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大众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 马和平葛贤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利益
- 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以马克思社会公正观为指导被引量:2
- 2012年
-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根本体现是按劳分配和人权保障的统一。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体制不够完善、传统发展理念不够科学、人们的社会公正意识不够强烈等原因,社会弱势群体边缘化、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公共权力运用失当、社会再分配力度弱化等社会公正问题较为突出。只有坚持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指导,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改革为保障、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关键、以培育人民群众的社会公正意识为动力,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才能获得现实解决。
- 汪盛玉
-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公正问题
- 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的三维特征解读
- <正>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都会遭遇到现代化风险或危机,这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也难以避免。其突出表现就是现代化过程中的贫富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在社会宏观上的表现就是群体利益矛盾的激化。而群体利益协调就是从维护社...
- 葛贤平
- 关于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研究综述
- 2013年
-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风险或危机,突出表现就是现代化过程中的贫富差距拉大,甚至两极分化,在社会宏观上的表现就是干群、城乡、区域和劳资等群体利益矛盾仍在高位运行。这些问题的存在关系到中国的历史走向:是趋于"两极分化"还是走向"共同富裕";是陷入"转型陷阱"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导致"社会断裂"还是达于"社会和谐"。
- 葛贤平黄鹏
- 关键词: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 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的三维特征
- 2013年
- 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是指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扩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进行的群体利益多样性发展的自觉调整。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表现出三个维度的鲜明特征,即现实维度上以差异性为前提,价值维度上以公正性为准绳,目标维度上以共赢性为旨归。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是上述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
- 葛贤平
- 关键词:公正性包容性发展
- 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的四维保障
- 2013年
- 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的必要性人所共知,然而其协调的可能性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说明的问题。事实上,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雄厚经济实力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整合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亦即政治、经济、文化和组织四个维度的保障,从而为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葛贤平
- 关键词:公有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
- 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的三维特征解读
- <正>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都会遭遇到现代化风险或危机,这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也难以避免。其突出表现就是现代化过程中的贫富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在社会宏观上的表现就是群体利益矛盾的激化。而群体利益协调就是从维护社...
- 葛贤平
- 文献传递
- 陈先达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 2013年
- 陈先达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始终强调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
- 马和平葛贤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消费主义倾向及其消解被引量:1
- 2013年
- 消费主义是一种以满足人们超过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欲求"为特征的消费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对"符号"的消费,消费主义依然遵循资本逻辑。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消费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偏好锦上添花,资源配置滋生利益寻租,资源配置趋向功利领域。消解的路径可以从保障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对资源配置的基本需求、推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大体均衡、协调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相互利益三方面采取实际行动。
- 葛贤平黄鹏
- 关键词:消费主义资本逻辑大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