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2006T094)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5
- 相关作者:卢健范颖马骥林庶茹王凌志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逆散及其拆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四逆散及其不同拆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14组,采用免疫法造模,以大鼠一般状况、结肠组织大体情况、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和实验大鼠IL-4活性作为观察与检测指标。结果:四逆散及其拆方能够降低实验大鼠IL-4的含量,其中四逆散全方作用最佳,明显高于其各拆方组;各拆方组组间比较,柴芍枳配伍与柴芍配伍作用最强,去除柴胡或白芍后的芍枳甘配伍与柴枳甘配伍降低血清IL-4含量的作用降低,所不同的是柴枳甘配伍增加UC实验大鼠结肠黏膜IL-4的作用与柴芍枳配伍、柴芍配伍的作用并无显著差异,而芍枳甘组降低结肠黏膜IL-4含量的作用同样低于柴芍枳配伍、柴芍配伍。结论:四逆散及其拆方能够通过调节实验性UC大鼠血清及结肠黏膜IL-4活性来干预UC,方中柴胡、芍药调节实验性UC大鼠IL-4活性的作用在四逆散全方中占有重要地位。
- 张宏邈赵令竹谷松卢健
- 关键词:四逆散拆方溃疡性结肠炎IL-4
- 四逆散证病机探微被引量:5
- 2010年
-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四逆散确能调和肝脾,用于肝脾不调所致的各种病症。从四逆散诸证与肝脾不调的关系以及四逆散的配伍关系入手,分析四逆散的病机,认为四逆散证病机虽为少阴阳郁,但与肝脾不调的病机变化并不矛盾,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 卢健范颖马骥
- 关键词:四逆散病机肝脾不调
- 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CAM-1和VCAM-1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组、柴芍枳组和柴芍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家兔新鲜结肠黏膜制备抗原乳化液,分别于造模第1,10,17,24天注射于大鼠的双侧足跖、腹股沟及背部皮内,造模第2天分组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按照10 mL·kg-1蒸馏水ig;四逆散组按照1.75 g·kg-1四逆散溶液ig;柴芍枳组按照1.31 g·kg-1ig;柴芍组按照0.88 g·kg-1ig;第29天给药后,取材,处死大鼠;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结肠黏膜组织ICAM-1和VCAM-1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CAM-1(64.60±4.81)μg·L-1明显高于正常组(42.35±3.02)μg·L-1,P<0.05;VCAM-1(0.29±0.01)μg·L-1显著高于正常组(0.20±0.02)μg·L-1,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VCAM-1(1.82±0.19)μg·mg-1显著高于正常组(1.29±0.10)μg·mg-1,P<0.05;经灌服四逆散后,实验大鼠血清ICAM-1(53.87±2.60)μg·L-1、VCAM-1(0.22±0.01)μg·L-1,结肠黏膜组织VCAM-1(1.41±0.08)μg·mg-1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四逆散能够抑制UC大鼠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实验大鼠ICAM-1和VCAM-1的表达有关,方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药物可能为柴胡、枳实和芍药。
- 卢健王凌志马骥范颖林庶茹
- 关键词:四逆散细胞间黏附分子-1溃疡性结肠炎
- 四逆散干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效应强度,揭示其干预实验性UC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法建立实验性UC动物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肠止泻丸组及四逆散组4组,每组10只;各组均按10μL/g体质量的浓度配备灌胃药物,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按1.00 mg/(g.d)蒸馏水灌胃,固肠止泻丸组按1.4 mg/(g.d)、四逆散组按1.75 mg/(g.d)灌胃相应药液;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结肠黏膜损伤程度、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四逆散组大鼠脾脏指数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四逆散组大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固肠止泻丸组对比,四逆散组脾脏及胸腺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四逆散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以及病理组织学评分增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四逆散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以及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固肠止泻丸组对比,四逆散组两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逆散组结肠黏膜层、黏膜肌层清晰,黏膜小凹正常。结论:四逆散对实验性UC大鼠具有一定的干预治疗作用。
- 王丽娜范颖卢健林庶茹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动物
- 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13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白介素(IL)-6和IL-13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组、柴芍枳组和柴芍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家兔新鲜结肠黏膜制备抗原乳化液,分别于造模第1,10,17,24天注射于大鼠的双侧足跖、腹股沟及背部,造模第2天分组ig,正常组与模型组按照10 mL·kg-1蒸馏水ig;四逆散组按照1.75 g·kg-1四逆散溶液ig;柴芍枳组按照1.31 g·kg-1ig;柴芍组按照0.88 g·kg-1ig;第29天ig后,取材,处死大鼠;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和IL-13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6(163.64±22.17)μg·L-1明显高于正常组(59.80±11.72)μg·L-1,(P<0.05),IL-13(78.64±12.66)μg·L-1显著低于正常组(616.00±133.80)μg·L-1,(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IL-6含量(73.00±9.92)μg·L-1,明显增加IL-13含量(264.89±128.05)μg·L-1(P<0.05);去掉甘草的柴芍枳配伍只降低大鼠血清IL-6含量(131.75±31.93)μg·L-1(P<0.05),对IL-13含量无明显影响;而柴芍配伍对IL-6,IL-13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四逆散干预实验性UC的机制与调控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有关,对实验性UC大鼠血清IL-6,IL-13的影响以四逆散全方作用最佳,而方中柴芍的君臣配伍并未发挥主要作用。
- 卢健王凌志范颖林庶茹
- 关键词:四逆散白介素-6白介素-13溃疡性结肠炎
- 四逆散对实验性UC大鼠血TNF-α和IL-10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卢健马骥王丽娜范颖林蔗茹
- 关键词:四逆散溃疡性结肠炎TNF-ΑIL-10
- 四逆散中柴芍配伍对UC大鼠血清IL-6、IL-17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IL-6和IL-17的影响,以及柴芍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四逆散组、柴芍枳组、柴芍甘组和柴芍组7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和血清IL-6、IL-17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17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四逆散组、柴芍枳组和柴芍甘组大鼠血清IL-6、IL-17均显著降低(P<0.05),柴芍组血清IL-17明显降低;与四逆散组比较,柴芍枳组和柴芍组大鼠血清IL-6显著增高,柴芍甘组大鼠血清IL-17显著升高(P<0.05)。结论:四逆散能够降低UC大鼠血清IL-6、IL-17水平,方中柴芍的君臣配伍对IL-17的影响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对IL-6的作用不明显,需配伍配伍甘草后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 卢健马骥陈金林庶茹
- 关键词:四逆散IL-6IL-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