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032)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洪军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阴阳
  • 2篇谶纬
  • 1篇地望
  • 1篇端午
  • 1篇端午节
  • 1篇端午习俗
  • 1篇新史料
  • 1篇叙事
  • 1篇玄鸟
  • 1篇阴阳五行
  • 1篇元气
  • 1篇神话
  • 1篇诗人
  • 1篇诗学
  • 1篇诗学阐释
  • 1篇史料
  • 1篇释词
  • 1篇释学
  • 1篇天地之心
  • 1篇迁徙

机构

  • 9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9篇王洪军

传媒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文史知识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端午习俗起源于古代禊礼
2012年
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又叫五月节,是一个流传较广的民俗性节日。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殒身,端午节便被染上了爱国主义的色彩,有了纪念的意味。实际上,端午节的起源比我们能够想象的时间要早得多,不仅可以追溯到三代时的禊礼,甚至是更古老的先民生殖习俗。
王洪军
关键词:端午节习俗爱国诗人爱国主义民俗性
新史料发现与“秦族东来说”的坐实被引量:15
2013年
秦之先祖是被周人迁徙至甘陕一带的商盖(商奄)。商奄原系殷商故都,后成为商的"支子封国",商奄之民属殷商族裔。商奄自称少皞氏之裔,嬴姓。秦人祭祀少皞氏,便是祭祀自己的始祖神。基于这种亲缘关系,商的重臣(即秦人先祖)蜚廉联合少皞氏之墟的徐、黄、江等嬴姓国与禄父数度叛周。践奄之后,周人将商奄故地及部分奄民分封给伯禽。奄君及部分子民被迁徙到齐国蒲姑,令齐国看管。恶来之子女防及部分奄民被远徙汧渭之间。周初先期抵达此地,为周人保西陲的中潏子孙即为出土文献所说的"秦夷",后来的商奄之民被称为"戍秦人",即清华简所谓"秦先人"。商奄后裔逐渐强大后,周孝王分割大骆嫡子封地与非子,嬴秦始为大夫、封诸侯,又益地千里并最终统一中国。
王洪军
关键词:地望族源迁徙
“河出昆仑”:三千年的观念误读被引量:3
2017年
"河出昆仑"是我国古代先民认知自然所形成的理念,沉淀并凝聚着巫觋传说、天地神话等古老的文化基因,其后杂糅象数易学及卦气理论,尤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最终成为多种思想与观念的集合体。研究者如果不进行整体观照,仅就其中任何一种观念或理论溯源并推求其理,方向与结论都将是错误的。先民认为,昆仑是天地中柱,"河水出焉",于是寻找"昆仑"的活动持续了两千多年,也争论了两千多年,却没有得到任何有说服力的答案。实际上,问题的本原就是错误的。如果说"河出昆仑"是一种认知,莫若说是一种理念。"昆仑"是传说的、神话的、观念的,所以显得神秘和缥缈;"河出昆仑"是"山水同原"理论观念的分化,是古代神话传说历史化的产物,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在检讨先秦"河出昆仑"文献生成的过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昆仑"承载了多种观念以及思想,既是巫觋通天祭坛的演化,又是天地开辟混元之气的象征,还掺杂着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的天文星占理论,同时残留了"太一生水"的理论痕迹。
王洪军
关键词:黄河神话巫觋阴阳五行
臆度与漫说:七纬释词的诠释学立场及态度
2020年
西汉经学有自我润色的传统,无限阐释导致章句之学的繁琐而又冗长,动辄数万言甚至十几万言,博士弟子疲老而不能究其一艺。谶纬兴起之后,烦难的经学章句受到很大的冲击。谶纬说经极具简单化,又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东汉兴起的章句减省运动。谶纬说经的臆度与猜测,包意名事、拆分释义、比类合谊、滋蔓敷衍的特点,增加了经典阐释的通俗性,而其对于经学理论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不容忽视,且流毒深远。
王洪军
“西狩获麟”的三重叙事及其思想建构被引量:3
2015年
《春秋》绝笔于"西狩获麟",探寻其中蕴含的微言大义便成为儒家士人的经学使命,从而依托孔子及"获麟"之传注建构了区别于传统儒学的价值体系,形成了服务于现实政治的新的儒学核心理论,这是秦汉儒家士人最重要的儒学贡献。"咏于《诗》,书于《春秋》"之后,麟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不断附加,成为具有灵性的并和王权结下不解之缘的仁兽:"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春秋》三传,尤其是公羊家"素王"、"三统"、"三世"等方面的论述,确立了经学为汉代"大一统"政治服务的目的;谶纬"获麟"的政治结构,解决了汉代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而《春秋》"西狩获麟"讥讽鲁国所狩非时、违背周代礼制的本义几乎被全部掩盖,这也是经典阐释之于文学的表现。
王洪军
关键词:叙事
星土分野说的理论建构与礼乐文化的融合被引量:1
2021年
星土分野是先民天文观测和偶然历史事件结合的产物,既是周代礼乐文化的有机构成,也是传统史官文化独立发展而备显神秘的一部分。在天命观以及天人感应思想的驱动下,天上星辰等变化牵系着先民敏感的政治神经,识别和判断天象的变化即上天的言说成为"传天数者"的重要责任。于是,天上星区和自然地理区域进行对应,建立起可以识别吉凶祸福的理论体系。如果说上天已经指示了吉凶,而分野的直接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是何方、何地,甚至是何人之休咎,然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古人为了更为准确地判断天意,以人官为依据建立起虚拟的天官系统;从《尚书·尧典》四仲星祭祀开始,五行星、二十八宿、十二次等占星方法出现并逐渐完善,汉代甚至出现了节候、律吕等扩展出来的分野方式。无论是何种分野方式,固然都是唯心的,但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建立起天人关系的理论图式,为政治为社会为人生服务。
王洪军
关键词:礼乐文化
阴阳与元气:汉代谶纬诗学阐释的理论核心被引量:2
2018年
西汉元、成帝时期,历史进入了经学的"极盛时代",然而天不佑汉家,地壳活动频繁,天相变化剧烈,传统儒家经学对于自然剧烈变化的原因解释乏力,无法帮助已经陷于天人关系困境中的汉代政治走出迷局;汉代儒生博士吸纳并整合了诸家理论,天文星占、风角卦气、卜筮医方等以阴阳为主导思想的学说肆意泛滥,经学阐释严重偏离了传统儒学的范畴而渐趋谶纬化。《易》为群经首观念的泛化,使阴阳成为汉儒思想、政治以及经学的最根本的命题;元气的多重界说,将谶纬诗学理论推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阴阳与元气两者的具象化即为谴告,也就是象告。象言和言象成为汉代经学以及诗学理论的经典话语,也是汉代以降文学的重要建构方式,催生了中国古代诗学理论新的气象。
王洪军
关键词:阴阳元气
“天地之心”与谶纬《诗》学理论的会通被引量:3
2015年
"天地之心"始见于《复》卦,是《周易》探究天人之道的一个哲学概念。汉代以董仲舒为首,包括谶纬学者在内的"推阴阳言灾异者",将《易》道的阴阳观念与商周以来的天命思想糅合在经学阐释中,形成了"天人一也"的经学理论,从而使原本模糊的天有了情感、思想,循环往复的阴阳五行运转形态遂成为天帝奖惩人君的情感发抒方式。汉儒精研六经,探究"天地之心",并以阴阳五行运转为核心依据,建构"《诗》者,天地之心"的理论范式。"四始五际"理论的提出以及《诗》大小《雅》诗篇的阴阳运转,都是《齐诗》学者及谶纬家稽考"天地之心"而进行的经典阐释。
王洪军
关键词:谶纬《诗纬》会通
玄鸟生商经典化意义及文学场景构成被引量:2
2014年
玄鸟生商是"仲春二月,玄鸟来归,奔者不禁"上古民间生殖崇拜习俗的礼仪化,即先民原始、朴质的阴阳和合的非理性行为,经由宗法制度的规约,演变为儒家士人所津津乐道的经学范式──高禖祭祀。高禖祭祀是一种象征形式,具有宣导和示范的功能,是后世帝王独享的祭祀形式。在民间,玄鸟生商的核心内容逐渐演变成上巳的祓褉节,即执兰相见、水边洗浴、招魂续魄。在文人的热情参与下,三月三或三月上巳、修褉、曲水流觞、东鲁春风等象征形式,完成了由儒家经典话语到文学意象的转化,成为文人士大夫歌咏的一个文学主题。
王洪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