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102A212004)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陈运贤陈嘉榆陈小虎赵江宁李付贵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细胞生长
  • 4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分化
  • 3篇干细胞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管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内皮细胞生长
  • 2篇内皮细胞生长...
  • 2篇内皮样细胞
  • 2篇分化能力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生长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血管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市第十二...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运贤
  • 2篇陈嘉榆
  • 2篇陈小虎
  • 1篇刘移民
  • 1篇张祥忠
  • 1篇张程
  • 1篇方茅
  • 1篇赵江宁
  • 1篇周育森
  • 1篇陈嘉瑜
  • 1篇陈娟
  • 1篇余卫
  • 1篇刘薇薇
  • 1篇罗鹏
  • 1篇朱家恺
  • 1篇李平
  • 1篇杨羿
  • 1篇李付贵
  • 1篇唐丽娟
  • 1篇张继君

传媒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脂肪干细胞向淋巴管样内皮细胞分化的最佳条件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作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作用下,可以诱导分化为淋巴管样内皮细胞,经淋巴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染色证实为淋巴管样内皮细胞,但其最佳诱导方案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156s)诱导脂肪干细胞成为淋巴管样内皮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取健康成人脂肪组织,胰酶消化法获得脂肪组织来源的间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并进行成脂肪、成骨诱导等体外分化能力鉴定。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对照组加入低糖DMEM培养基,其余5组分别加入含25,50,100,200,300μg/L VEGF-C156s,分别观察诱导结果。结果与结论:成功分离纯化脂肪干细胞,在体外成功利用含VEGF-C156s、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的诱导液将脂肪干细胞诱导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对照组未见明显淋巴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染色阳性细胞。诱导8 d后,25μg/L VEGF-C156s诱导后可见少数细胞染色阳性;50,100μg/L VEGF-C156s诱导后可见大量细胞淋巴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阳性表达;200,300μg/L VEGF-C156s诱导会导致细胞大量死亡。说明以质量浓度为50μg/L的VEGF-C156s诱导8 d,是脂肪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淋巴管样内皮细胞的最佳条件。
陈小虎陈添和徐学战郭强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分化能力
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重组体的构建
2011年
目的构建一种同时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及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重组体,为hHGF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对重组质粒pcDNA3-hHGF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酶切获得hHGF,亚克隆至带有GFP标记的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选取hHGF正向插入的重组穿梭质粒经PmeⅠ充分线性化后,与骨架质粒p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挑取阳性克隆行PCR及酶切鉴定。重组病毒质粒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进行包装并扩增获取重组病毒上清,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hHGF的表达。结果目的基因的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上的hHGF序列一致。hHGF基因插入重组腺病毒载体的预期位置,感染Ad-hHGF的HEK293细胞中可检测到hHGF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同时携带hHGF和GFP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hHGF,为进一步探讨hHGF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实验依据。
朱小玉朱薇波张祥忠周育森陈嘉瑜孙自敏陈运贤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绿色荧光蛋白质类基因疗法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一、引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很高的可塑性。目前认为MSC几乎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如骨髓、肌肉、脂肪、皮肤、外周血、脐带血、胎儿附属物(脐带、胎盘、羊水)、毛囊、牙根、肺、肝、脾等。
赵江宁陈运贤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器官移植成体干细胞CELL分化潜能
阻遏矽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比较骨髓间充质样干细胞(BM+MSCs)与pcDNA3.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染的BM—MSCs对SiO,所致大鼠肺泡炎和早期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收集培养雄性Wistar幼鼠的原代BM-MSCs,并进行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气管滴注40mg/mlSiO2,混悬液1ml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M—MSCs组和pcDNA3.1-HGF+BM—MSCs组。造模次日,模型组(10只):尾静脉注入PBS1ml;BM—MSCs组(20只):尾静脉注入10^6/mlBM-MSCs1ml;pcD-NA3.1-HGF+BM-MSCs组(20只):尾静脉注入10^6个/mlpcDNA3.1-HGF转染的BM-MSCslm1。14和28d后,分别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检测体内DAPI标记细胞;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炮炎和纤维化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的I-IGF表达量;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or.的含量,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14、28d时,pcDNA3.1-HGF+BM-MSCs组肺组织肺泡炎评分(14d:1.16±0.3,28d:0.8+0.20)均低于同时期BM-SCs组(14d:1.68+0.17,28d:1.58±031)和模型组(14d:2.36+_0.17,28d:2.80_+0.14),BM—MSCs组肺泡炎评分均低于同时期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28d时pcDNA3.1-HGF+BM~MSCs组肺纤维化评分(14d:0.10+_0.11,28d:1.16+_0.13)均明显低于同时期BM—MSCs(14d:0.54+0.15,28d:1.36±0.13)和模型组(14d:0.64+0.09,28d:1.84+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14、28d时pcDNA3.1一HGF+BM—MSCs组肺组织匀浆中TNF—d含量[14d:(280.48+23.11)pg/mg,28d:(249.78_+22.33)pg/mg]均明显低于BM—MSCs组[14d:(342.58_+35.34)pg/mg,28d:(319.5l±17.84)pg/mg]~模型组『14d:(442.29±36.76)pg/mg,28d�
翁泽平 钟雪云张继君刘薇薇陈娟刘移民余卫唐丽娟陈嘉榆方茅张程叶更新 陈玲珍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肺纤维化羟脯氨酸
脂肪干细胞诱导分化成淋巴管内皮样细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156s)等生长因子诱导脂肪干细胞成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的方法。方法取健康成人脂肪组织,胰酶消化法获得脂肪组织来源的间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并进行成脂肪、成骨诱导等体外分化能力鉴定。取生长状态良好的P3代细胞进行诱导实验:设置含VEGF—C156s、bFGF等生长因子的诱导液组为实验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常规L—DMEM培养基)。观察诱导前后两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并于10d后进行LYVE一1免疫荧光的鉴定。结果成功分离纯化脂肪干细胞,流式细胞结果显示,CDl3、CD29、CD44、CDl05高表达,CD31、CD34、CD45、HLA—DR极低表达,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体外成脂和成骨能力鉴定也取得成功;在体外成功利用含VEGF—C156S、bFGF等生长因子的诱导液将脂肪干细胞诱导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实验组LYVE一1免疫荧光显色呈强阳性,而对照组则未见到阳性染色;荧光强度定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含有VEGF—C156S的诱导液可以将脂肪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淋巴管内皮样细胞。
陈小虎李付贵杨羿罗鹏陈运贤朱家恺陈嘉榆李平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分化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