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011042-2)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赵轶波赵晓峰王小强赵斌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山羊
  • 1篇缺损
  • 1篇组织学
  • 1篇脊柱
  • 1篇脊柱骨
  • 1篇脊柱骨折
  • 1篇骨缺损
  • 1篇骨折
  • 1篇成骨
  • 1篇成骨特性

机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赵斌
  • 1篇王小强
  • 1篇赵晓峰
  • 1篇赵轶波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填充材料在修复羊椎体内骨缺损的吸收与成骨特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观察不同填充材料在修复羊椎体内骨缺损中的吸收与成骨特性.方法 采用成年健康山羊6只,每只羊的L1-6椎体分为4组,分别填充羊同种异体骨、丙烯酸树脂骨水泥及CemOsteticTM人工骨浆,T12椎体空腔未填充作为空白对照.于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2只山羊,取出椎体组织块,制备为脱钙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通过大体观察,羊腰椎椎弓根深度为(13.1±1.3)mm、横径为(16.9±1.5) mm、矢状径为(12.8-±1.3) mm、椎体高度为(29.8±1.6) mm.所有羊均成活,通过组织学观察发现,在12周时,空白对照组缺损处为纤维结缔组织结构,内无骨小梁结构;羊同种异体骨组缺损内吸收明显,有大量骨小梁及成骨细胞;丙烯酸树脂骨水泥组骨水泥-骨小梁界面可见大量缺损存在,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Cem-OsteticTM人工骨浆组可见散乱的骨小梁,周围有大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结论 除丙烯酸树脂骨水泥组外,其余两种材料填充椎体内骨缺损处均可见生物降解性及成骨性存在,其中同种异体骨在成骨方面较为显著.
赵斌赵轶波赵晓峰王小强
关键词:山羊脊柱骨折组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