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TQGB2011018)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范建高沈峰郑瑞丹陈建能潘勤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福建省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脂肪
  • 3篇代谢
  • 3篇尿酸
  • 3篇综合征
  • 2篇代谢综合
  • 2篇代谢综合征
  • 2篇血症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脂肪变
  • 2篇脂肪性
  • 2篇酸血症
  • 2篇尿酸血症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厦门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沈峰
  • 4篇范建高
  • 3篇潘勤
  • 3篇陈建能
  • 3篇郑瑞丹
  • 2篇陈碧芬
  • 1篇陈洁
  • 1篇卢燕辉
  • 1篇庄群瑛

传媒

  • 3篇肝脏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CHB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纳入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127例,其中合并MS 45例,未合并MS 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AST、ALT、HBeAg、HBVDNA等指标,分析各项指标与CHB合并MS的关系.对94例患者进行肝脏活组织穿刺检查,其中合并MS组31例,未合并MS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肝组织学特征.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CHB合并MS组和未合并MS组患者BMI、WHR、TG、TC、FBG分别为(28.88±3.00) kg/m^2、0.93±0.03、(2.77±0.17) mmol/L、(6.51±0.95) mmol/L、(6.67±0.45) mmol/L和(24.64±2.21) kg/m^2、0.91±0.04、(1.50±0.65) mmol/L、(4.38±0.71) mmol/L、(4.91±0.92) mmol/L,合并MS组患者BMI、WHR、TG、TC、FBG均高于未合并MS组(t值分别为9.109、3.245、2.642、3.762和2.586,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ALT、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4、0.703、0.141,均P>0.05);性别、HBeAg及HBV D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62、0.037、0.944,均P>0.05).合并MS组炎症活动度分级(G)为G0~G1、G2~G4者分别占48.39%(15/31)和51.61%(16/31),未合并MS组G0~G1、G2~G4分别占49.21%(31/63)和50.79%(32/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P>0.05);而合并MS组纤维化分期(S)为S0~S1、S2~S4者分别占32.26%(10/31)和67.74%(21/31),未合并MS组S0~S1、S2~S4分别占60.32%(38/63)和39.68%(2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6,P<0.05).结论 CHB合并MS患者的BMI、WHR、TG、TC、FBG水平高于未合并MS患者,MS的出现可能会促进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的进展.
陈建能郑瑞丹范建高潘勤陈碧芬沈峰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住院的经临床确诊HUA的75例患者为HUA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1例非HUA患者为非HUA组,测量人体学指标,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彩色多普勒肝脏检查,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HUA与MS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HUA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显著高于非HUA组(P<0.05)。超重(一级肥胖、二级肥胖)、中心型肥胖、高TG血症、高TC血症、脂肪肝是HUA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两组间二级肥胖和脂肪肝优势比值最高,说明二级肥胖和脂肪肝患者患HUA的危险性最高。结论 HUA与MS组分密切相关。
郑瑞丹窦春燕尤可贤沈镇文林苏娜范建高沈峰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肥胖
高尿酸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相关,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由于快速的生活节奏、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的增加、高脂高糖的膳食结构的变化,导致血脂紊乱、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NAFLD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陈建能郑瑞丹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临床综合征NAFLD遗传易感病理特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尿酸水平与人体测量学指标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肝组织活检诊断为NAFLD患者109例为NAFLD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7例为非NAFLD组。常规测量两组人员人体测量学指标[身高、体质指数、腰围(WC)、臀围]及生物化学指标[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SUA)]。结果与非NAFLD组相比,NAFLD组患者BMI显著增高(P=0.000),腰围(WC)亦显著增高(P男性=0.000;P女性=0.026)。NAFLD组男性人员患者腰臀比(WHR)明显高于非NAFLD组男性人员患者(P=0.000),而两组女性人员患者W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相对于非NAFLD组,NAFLD组男性患者血尿酸(SUA)水平明显高于非NAFLD组(P=0.000),而两组女性人员患者SUA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386)。结论高尿酸血症(HUA)与NAFLD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变化及性别相关。
郑瑞丹陈建能范建高潘勤沈峰
关键词:尿酸
FibroScan~实施受控衰减参数检测肝脂肪变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FibroScan实施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无创定量检测肝脂肪变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4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肝脂肪变患者31例。以肝活检为"金标准"评价肝脂肪含量,其中肝脂肪变分级S0:〈5%;S1:5%~33%;S2:34%~66%;S3:〉66%。使用FibroScan-502机型及M探头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CAP值测定。分析CAP值与肝脂肪含量、人体学指标及生化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脂肪变处于S0、S1、S2、S3的患者分别有12例、29例、31例、5例。CAP值随着肝脂肪变分级增加而增大,各级肝脂肪变患者CAP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990,P=0.000),相邻两级间CAP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CAP值与体质指数(BMI)(r=0.368,P=0.001)、腰围(r=0.298,P=0.008)、肝脂肪变分级(r=0.696,P=0.000)呈正相关,与年龄(r=-0.335,P=0.003)呈负相关。当控制了肝脂肪变分级后,偏相关分析显示,CAP值仍与BMI(r=0.242,P=0.035)、腰围(r=0.243,P=0.034)呈正相关,与年龄(r=-0.142,P=0.222)的相关关系消失;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肝脂肪变分级是肝脏CAP值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CAP诊断肝脂肪变程度≥5%、≥34%、≥67%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P=0.000)、0.862(P=0.000)、0.889(P=0.004),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79、318、332 dB/m。结论 FibroScan实施CAP无创定量检测肝脂肪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肝脂肪变分级是肝脏CAP值的独立影响因素。
陈建能陈爱萍潘勤郭其裕沈峰郑瑞丹范建高
关键词:肝脂肪变影响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脂肪变的影响因素,为CHB患者肝脂肪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肝病中心住院的CHB患者291例,其中132例CHB合并肝脂肪变(肝脂肪变组),159例CHB患者不合并肝脂肪变(无肝脂肪变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两组人群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AST、7-GT、HBeAg、HBVDNA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各项指标与CHB合并肝脂肪变的关系以及两组的肝组织学特征。统计学处理采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结果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和无肝脂肪变患者FBG、TG、TC、7-GT、AST分别为(5.11±0.62)mmol/L、(1.81土0.89)mmol/L、(5.29±1.05)mmol/L、(65.04±53.89)U/L、(65.60±71.52)U/L和(4.94±1.89)mmol/L、(1.21±0.79)mmol/L、(4.25±1.58)mmol/L、(146.48±200.39)U/L、(65.35±180.57)U/L,肝脂肪变组患者FBG、TG、TC高于无肝脂肪变组(Z值分别-3.607、4.039和4.197,均P〈0.01),无肝脂肪变组患者7-GT、AST高于肝脂肪变组(Z值分别:2.627和3.020,均P〈0.01)。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和无肝脂肪变患者BMl分别为(26.89±2.78)、(21.17±2.96)kg/H12,肝脂肪变组BMI高于无肝脂肪变组(t--9.711,P〈0.01);CHB合并肝脂肪变的男性患者和无肝脂肪变的男性患者的WHR分别为0.93±0.05、0.87±0.06,肝脂肪变组男性患者WHR高于无肝脂肪变组(t=4.469,P〈0.01)。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与无肝脂肪变患者HBeAg、HBVDNA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4、2.960,均P〉0.05)。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较无肝脂肪变患者重(Z=-16.145,P〈0.01),无肝脂肪变组肝细胞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
陈建能庄群瑛陈碧芬卢燕辉陈洁郑瑞丹
关键词:脂肪肝人体质量指数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