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203)

作品数:22 被引量:136H指数:8
相关作者:何东进游巍斌纪志荣洪伟曹彦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8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自然保护
  • 3篇生态
  • 3篇林地
  • 3篇林业
  • 3篇林业经济
  • 3篇可燃物
  • 3篇国家公园
  • 2篇遗产地
  • 2篇森林地表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气象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武夷山风景名...
  • 2篇马尾松
  • 2篇可燃
  • 2篇环境因子
  • 2篇风景
  • 2篇风景名胜
  • 2篇风景名胜区
  • 2篇保护区

机构

  • 17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农业职业...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福建江夏学院
  • 1篇中电建路桥集...

作者

  • 17篇何东进
  • 12篇游巍斌
  • 4篇洪伟
  • 4篇纪志荣
  • 3篇曹彦
  • 2篇吴柳萍
  • 1篇刘翠
  • 1篇潘辉
  • 1篇赵敬东
  • 1篇郑晓燕
  • 1篇余洪波
  • 1篇林巧莺
  • 1篇巫丽芸
  • 1篇陈晓芳
  • 1篇侯栋梁

传媒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林业经济
  • 2篇世界竹藤通讯
  • 2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山地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Journa...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绿色科技
  • 1篇南方林业科学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Voronoi图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抽样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应用Voronoi图分析计算了武夷山市第3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结果表明:与应用平均法分析结果相比,Voronoi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地类的分布情况,且利用样地点控制的多边形面积为权重,充分考虑了样地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得到的结果精度更高,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林庆水
关键词:VORONOI图森林资源
武夷山不同龄组和坡向马尾松次生林地表死可燃物热解特征
2023年
马尾松是南方地区暖性针叶林的先锋树种,马尾松林是该区易燃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充分认识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的热解特征,对系统优化可燃物火行为模型和森林可燃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武夷山不同龄组马尾松林地表死可燃物为对象,运用热重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死可燃物类型(1小时时滞可燃物(1 h)和10小时时滞可燃物(10 h))的热解过程和热解参数;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样品的快速热解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最终基于热解参数(着火温度、综纤维素的平均失重速率、综纤维素的分解时间和燃烧消耗的总质量)对可燃物燃烧性进行多维评价。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不同龄组地表死可燃物的热解过程经历4个阶段,其中综纤维素分解阶段热解温度范围为170~371℃,失重量为50%~60%;木质素分解阶段热解温度范围为358~496℃,失重量为20%~40%。地表死可燃物综纤维素热解阶段活化能范围为50.03~61.83 kJ·mol^(-1),木质素阶段活化能为17.39~64.48 kJ·mol^(-1)。从龄组上看,1 h和10 h可燃物几乎都在马尾松幼龄林上易燃烧、持续性久和消耗量大,但燃烧不剧烈。从不同坡向上看,1 h可燃物在点燃性上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剧烈性、持续性和消耗性评价结果相差迥异;10 h可燃物的四维燃烧性则各不相同。四维燃烧性评价表明,马尾松林的地表死可燃物燃烧性在不同龄组和坡向上异质性特征明显。可见,在地表可燃物燃烧过程模拟或火行为模型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坡向和树种年龄组等参数的异质性特征对结果精度的影响。
李颖余洪波胥清利严思晓周艳张惠光何东进游巍斌
关键词:热重分析热解特性
南平市建阳区竹山机耕路建设SWOT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南平市建阳区竹山机耕路建设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及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建阳区竹山机耕路建设的战略与对策。结果表明:建阳区竹林资源丰富、交通条件有所改善,竹山机耕路建设优势较为明显,同时政策支持与竹产业股的成立为机耕路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与管护模式的不合理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与自然灾害的影响成为区域竹山机耕路建设的劣势和威胁。因此,须结合区域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实现建阳区竹山机耕路的全面开发建设。
林述津
关键词:SWOT分析
天宝岩4种湿地植被泥炭对Pb^(2+)的吸附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湿地植被泥炭对Pb^(2+)的吸附特征,在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野外调查,探讨了泥炭投入量、吸附时间、p H值、Pb^(2+)浓度等因素对4种湿地植被(水竹、垂穗石松、灯芯草、泥炭藓)泥炭吸附Pb^(2+)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进行拟合,研究了4种湿地植被泥炭对Pb^(2+)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4种湿地植被泥炭随着泥炭投入量的增加对Pb^(2+)吸附量均呈减少趋势,而对Pb^(2+)的吸附率均不断升高;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4种湿地植被泥炭对Pb^(2+)的吸附量均在吸附时间为30 min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呈缓慢减少的趋势;4种湿地植被泥炭吸附量均随Pb^(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其吸附率变化趋势不一致;泥炭藓和灯芯草植被泥炭在p H值为6时,Pb^(2+)吸附量最大,分别为4.59和4.51 mg·g^(-1),水竹和垂穗石松植被泥炭在p H值为8时,Pb^(2+)吸附量最大,分别为4.72和4.97 mg·L^(-1);4种湿地植被泥炭吸附特征用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更好,其中对垂穗石松植被泥炭拟合效果最好。
李宁潘辉李颖刘进山蔡昌棠何东进
关键词:泥炭
可视化知识图谱的中国SWAT模型研究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近30年来(1990—2017年)涉及SWAT模型应用研究文献,从文献数量与研究趋势、文献关键词、文献期刊分布、文献研究机构与合作网络及文献研究作者合作网络5个方面系统梳理该模型发展历程与研究应用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SWAT模型应用研究发文数量总体趋势明显增加;侧重于水文模拟方面和非点源污染研究方面的研究文献最为集中,而气候和环境变化对水文的响应研究成为新的热点方向;(2)从关键词的共现图谱来看,"敏感性分析"、"径流模拟"、"土地利用"、"气候变化"、"非点源污染"等是近年来SWAT模型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该模型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基本沿着这5个方向发展的同时,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且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3)《水利学报》、《资源科学》和《水土保持研究》3个期刊从单篇文献引用次数、文献引用总次数,载文比例上均位列前三;(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涉及SWAT模型的研究论文的引用量排名前三;并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武汉大学为核心的2大合作机构网络。
尤丽萍林雪儿林美娇刘君成何东进游巍斌
关键词:SWAT模型CITESPACE流域水文模拟
中国世界遗产空间格局及其交通可及性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世界遗产是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其区域空间分布格局与交通可及性对遗产资源的综合规划和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已申遗成功的53处(截止2018年12月)各类世界遗产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和空间句法等方法分析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交通可及性。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上,世界遗产分布特征总体上呈带状、组团状,各类型世界遗产集聚区域差异明显。承载优越古代文明要素的文化遗产(包括双重遗产)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而以独特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为优势的自然遗产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2)华中、华东、华北地区连接遗产资源的各类路网(高铁、普铁、国道和高速公路)的集成度和控制值2个指标明显优于西北和西南地区。北京、上海、武汉和西安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路网控制值和连接值最优。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空运水运能力最为突出。路网结构密切影响着世界遗产的交通可及性;(3)文化遗产和双重遗产的交通通达指数较高,主要位于交通通达性指数等级的第一、二等级;而自然遗产的交通通达指数较低,主要属于第三等级;(4)山区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国遗产资源的交通可及性,并造成区域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未来世界遗产申报管理中应该充分关注各遗产类型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并将其纳入当前国家尺度上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规划与综合保护之中。
穆振北游巍斌张秀芳林美娇何东进
关键词:世界遗产空间句法GIS
The dynamics of landscape-scale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based on least-cost model in Dongshan Island,China被引量:1
2017年
As a hot topic in Landscape Ecology study,ecological connectiv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regional land sustainable use and biologic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conducted a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Dongshan Island in 1994, 2003 and2011. Based on least-cost modelling, the method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type of barrier, the distance impact, and the adjacent land use types to obtain the Barrier Effect Index(BEI) and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Index(ECI).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to Dongshan Island showed the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index(ECI) was low in 1994, improved in 2003, an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2011. The results of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showed farmland and roads were the main landscape classes that caused the low observed ECI in 1994 and 2003;these tended to divide the landscape and cause fragmentation. Construction land and roads were the main landscape classes resulting in low ECI in 2011,while forest and grassland had a high ECI. Trajectory analysis showed ECI tended to decrease in the low mountain forest zone of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eastern parts of Dongshan Island as well as in the coastal protection forest area. The areas where ECI became high were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Dongshan Island where cities and towns are concentrated with high human populations.Therefore, rapid urbanization ha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driving changes in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patterns during the last 17 years on Dongshan Island. The approach not only assists us in reveal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landscape dynamics from another aspect, but also can assess the impacts of regional and urban plans on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U Li-yunHE Dong-jinYOU Wei-binJI Zhi-rongTAN YongZHAO Li-li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可持续利用
基于小波融合的泉州市QuickBird影像绿地信息提取被引量:1
2013年
以2006年泉州市部分QuickBird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为实验区数据基础,在遥感软件ERDAS IMAGINE 9.2平台支持下,应用小波融合算法及融合规则实现QuickBird融合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运算,通过人机交互式提取得到实验区5种主要的绿地类型: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结果表明:1)QuickBird多光谱影像、全色影像的信息熵分别为3.975,4.162,而QuickBird融合影像的信息熵为7.251,明显高于前两者,融合后空间信息更丰富;2)QuickBird融合影像的平均梯度是3.328,多光谱影像、全色影像分别是1.552,2.965,融合影像纹理特征更明显;3)QuickBird融合影像与多光谱影像的偏差是0.035 9,全色影像的偏差为0.0562,均接近于0,小波融合影像较好地保持了源图像的光谱特性;4)绿地信息分类提取的精度为89.6%,趋近90%.
郑晓燕林巧莺游巍斌何东进
关键词:QUICKBIRD影像小波融合NDVI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被引量:23
2014年
武夷山是我国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遗产地内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最为集中、开发最早的对外旅游窗口,其遗产资源价值高,在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条件价值法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者支付意愿与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2009年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游客人均支付价值为29.67元/年。收入、学历、对旅游的热爱程度、遗产保护意识4个受访者特征变量在各分组水平下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p<0.05);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对旅游的热爱程度及遗产保护意识越强烈的受访游客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而性别、年龄与支付意愿不相关。
游巍斌何东进洪伟刘翠俞建安陈炳容朱建琴纪志荣陈晓芳
关键词:非使用价值遗产地
低碳经济视角下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被引量:22
2016年
林业发展对低碳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4年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状态越来越好,2010年耦合协调度为0.44,处于过渡期,2013年以后耦合协调度高于0.8,进入协同发展良好状态。同时,2014年福建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存在空间差异,三明市协同状态排名第一,厦门市排名最后,闽南(除厦门外)和闽北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大于0.6,闽中和闽东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小于0.55;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福建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耦合协调度的Moran’s I指数为-0.0219,呈现高低相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发挥了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空间协同效应。
连素兰何东进纪志荣洪伟吴柳萍曹彦
关键词:低碳经济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经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