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Z037)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 相关作者:任剑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文化卫道与政治抉择——以徐复观、钱穆为例的讨论被引量:6
- 2007年
- 在西潮的冲击下所形成的保守主义思潮中,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为己任的文化保守主义构成了“文化卫道”景观。当保守主义透入到现代性政治的抉择时,则形成拒斥现代性政治的政治保守主义,文化卫道就此与政治抉择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徐复观从文化保守主义出发,走向了政治上的现代性道路;钱穆的文化保守主义落到现实政治层面,衍生出政治保守主义。前者是局部意义的保守主义者,后者是彻底的保守主义者。仅就这个角度来看,钱穆确实不属于“现代新儒家”的阵营。
- 任剑涛
-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政治现代性徐复观钱穆
- “公共”的政治哲学:理论导向与实践品格被引量:7
- 2010年
- 本文以西方经验为背景,以西方公共政治哲学的论辩为讨论对象,将“公共”生活的不同界面与“公共”理论结构的不同构成作为审视公共理论的前提,从社会科学不同学科关注的“公共”问题着手,递进到一般哲学理论论述的“公共”问题,落定在政治哲学聚焦的“公共”主题上面,对关于“公共”的政治哲学展示的理论导向与实践品格进行总览性的宏观分析。
- 任剑涛
- 关键词:政治哲学实践品格公共理论社会科学哲学理论
- 政治决断、政治行动与制宪权——施米特、阿伦特革命解释的效度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施米特、阿伦特对于革命与制宪关系的论述,实际上都受限于他们的政治认知、生活经历、政治期盼和价值取向。他(她)们的不同论说都是想借助于政治革命来讨论制宪问题,将政治、道德与法律的三元复杂关系,做了政治与道德的二元处理,落入了将法律政治化或道德化的陷阱。
- 任剑涛
- 关键词:政治行动制宪权
- 思想的张力——当代西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在中国被引量:5
- 2006年
- 西方思想界与中国思想界都存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中国思想界的争论在某种意义上是西方相关争论的延伸。但是,作为一个思想现象,必须区分这一争论的中西处境。一方面,区分他们各自的思想针对。另一方面,刻画其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再一方面,必须对中国思想界借取西方相关思想资源的思想张力保持高度警惕。从而,可在中西思想的比较研究中获取丰厚的研究资源。
- 任剑涛
- 关键词: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文化语境跨文化传播
- 论现代公共与古典公共的不可逆关系被引量:2
- 2009年
- 在近期国内政治哲学的论述中,一些主张回归古典政治哲学的学者再次提出古今之争的问题,试图以古典政治生活方案超越所谓具有明显缺陷的现代政治生活方案。其中,关于公共问题的古今方案的可逆性论述,成为他们论点的主要支持理由。然而,依据已有对公共历史构成状态的描述,现代公共与古典公共两者之间具有不可逆性,这种不可逆,既是因为历史类型的既定性,也是因为理想类型的不相通。因此,试图改进现代公共政治生活状态,就只能在现代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可能以回归古典公共来取代现代公共的方式达成。那种回归古典公共的理论主张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眷念和知识追源的智力游戏而已。
- 任剑涛
- 关键词:现代公共不可逆性
- 从社会抗议、社会理论到社会批判理论——社会思想的三种类型及其递进关系被引量:4
- 2009年
- 基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社会思想史上产生了两次分野——从古代社会抗议到现代社会的社会理论、再到社会批判理论。这也成为解释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恰当理论进路。首先,社会抗议是古典社会中思考社会方式的特质,它在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传统与形式。其次,社会理论是现代社会中思考社会方式的特质。从社会抗议转变为社会理论呈现出直线进入、直接切换、独立发展并划界而立三种情形,相应形成了社会哲学、一般社会理论以及社会研究科学这三种类型的现代社会理论。再次,从现代社会理论转变为社会批判理论,实质上是从自由民主言述到激进左、右翼对它进行批判的演变过程。需要强调的是,先有社会理论后有社会批判理论是一个必然的历史—逻辑顺序。对这个顺序的忽略与颠倒是导致原生与后发现代国家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社会理论差异的主要原因,也直接造成了中国的社会理论需求与伪社会理论相携出场的现象。最后,社会理论研究在遵循理论建构逻辑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一种关注当下现实生活的、理性的责任承诺。
- 任剑涛
- 关键词:社会社会理论社会批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