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7-003-01)
- 作品数:10 被引量:87H指数:4
- 相关作者:田景春林小兵赵明胜王约张翔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贵州大学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川东北长兴组典型剖面台地边缘礁沉积微相精细刻画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精细刻画川东北地区生物礁的微相特征,基于薄片鉴定等分析,对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盘龙洞、羊鼓洞生物礁微相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显示,川东北盘龙洞和羊鼓洞台缘礁均发育多个礁滩旋回,但盘龙洞生物礁比羊鼓洞礁发育完整。盘龙洞生物礁骨架岩和粘结岩发育,白云石化作用发育,海绵骨架和骨架间填隙成分均见白云石化;羊鼓洞生物礁以障积礁和粘结礁为主,灰泥含量高,白云石化作用不发育。同一台地边缘的生物礁,其发育特征及物质组成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性直接影响了后期成岩作用的改造及礁滩储层储集性能的差异。
- 孙赛男田景春林小兵徐亮
- 关键词:长兴组生物礁精细刻画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滩相白云岩多重成因机理及叠加效应被引量:49
- 2014年
- 本文以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滩相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野外剖面资料、钻井资料、测试分析资料,对栖霞组滩相白云岩成因机理及其叠加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栖霞组白云岩的规模变化较大,从不到1米至几十米不等,区域上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盆内其它地区零星发育。白云岩的发育与沉积背景关系密切,其中分布于盆地西部的白云岩为台地边缘滩相沉积背景,而盆地内零星分布主要为台内滩沉积背景。栖霞组白云岩成因包括三种类型:(1)高能滩混合水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2)埋藏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3)热液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岩。其中,高能滩混合水白云岩化形和热液白云岩化为主要的白云岩化作用。现今无论是在野外剖面还是钻井岩心中所看到的白云岩为多种白云岩化作用的叠加结果,叠加效应体现在白云石晶体形态上、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温度上。在白云岩形成过程中,滩相沉积是白云岩化的基础;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化作用是关键;裂缝的发育为白云岩化创造了条件。
- 田景春林小兵张翔彭顺风杨辰雨罗寿兵徐亮
- 关键词:四川盆地栖霞组白云岩
- 构造作用与沉积环境对聚煤作用的地质约束——以柴北缘东部北大滩地区侏罗系石门沟组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位于柴北缘东部北大滩地区的石门沟组为一套中侏罗统含煤地层,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及区域性地质资料对北大滩地区聚煤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的发育和展布受构造作用和沉积环境的双重约束。受燕山运动I、II幕的影响,北大滩地区在中侏罗世接受沉积,经历了湖泊-扇三角洲两大沉积体系的改造。石门沟组沉积早期,北大滩地区为湖泊相沉积,滨湖沼泽成煤;石门沟组沉积晚期,研究区内发育两个大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扇三角州平原和扇三角州前缘成煤。石门沟组成煤期后,北大滩地区经燕山运动III幕、喜山运动及新构造运动的叠加,形成大规模的复式向斜构造。受逆冲断层影响,侏罗系整体抬升,使埋藏深度变浅,有利于煤层的勘探。
- 赵明胜田景春张翔
- 关键词:侏罗系沉积环境
- 从生物化石组合特征剖析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以鄂西长阳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为例被引量:15
- 2013年
- 寒武系地层在鄂西地区广泛分布,湖北省长阳县天柱山以黑色炭质页岩为主要特征的寒武系牛蹄塘组下部黑色页岩中保存有丰富的高肌虫(Sunella)、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Perspicaris)、宏体藻类、软舌螺类和可疑的海绵类((?)Sinospongia),同时,见有零星分布的黄铁矿。通过对生物化石古生态及保存情况的研究,认为鄂西长阳牛蹄塘组沉积早期宏体生物生活于海底表层贫氧、水体上层充氧、透光性较好的、较为平静的浅海环境,且海底处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由于页(泥)岩沉积时具有较高水分,在快速沉积背景下将死亡生物躯体埋藏,伴随着沉积的不断进行,沉积水与外界水体交换量逐渐减少,加之生物腐烂产生的H2S气体,形成了沉积物内部的强还原环境,有机质得以保存,最终形成黑色页(泥)岩。
- 赵明胜王约田景春雷灵芳杜兵盈
- 关键词:黑色页岩沉积环境牛蹄塘组寒武系
- 四川盆地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发育的差异性及控制因素被引量:11
- 2020年
- 为厘定四川盆地不同区带露头剖面或钻井剖面长兴组生物礁发育的差异性,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详细观测、钻井岩心详细观察及室内综合研究,对四川盆地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研究揭示四川盆地不同区带长兴组生物礁差异性表现为:发育期次不同,包括不发育生物礁到发育4期生物礁;生物礁旋回发育的完整程度不同,包括同一地点不同期次旋回的差异和不同地区同一期次礁旋回的差异;生物礁旋回的岩性、生物组合的不同;生物礁空间展布特征不同,包括多排成带发育、分布模式、单排发育模式和环状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生物礁发育的4个因素,即古地貌决定了礁发育的位置及形态,古环境控制生物礁发育期次及礁体完整性,古水深(海平面变化)控制生物礁物质组合及旋回性,古生物控制生物礁的物质组成及礁体的完整性。
- 马德芹马德芹田景春林小兵文龙
- 关键词:生物礁长兴组古水深古地貌四川盆地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
- 2015年
- 基于大量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观察及测井资料分析,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各亚段的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研究。四川盆地茅口组为开阔台地沉积环境,发育台内浅滩和开阔海两个沉积亚相。盆地内台内浅滩大面积发育,浅滩内发育的亮晶红藻灰岩、白云石棘屑云灰岩及虫屑灰岩经过了岩溶和构造作用的改造,孔隙比较发育,可以成为具有良好储集物性特征的储集层。
- 邢浩婷邱琼刘明李成吴聪哲
- 关键词:四川盆地茅口组岩相古地理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四川盆地栖霞组表现为开阔台地和台地边缘沉积环境,其中在开阔台地上发育滩间海和台内浅滩,台地边缘发育台缘滩沉积类型。台内生屑滩岩性主要为厚层状亮晶绿藻屑灰岩以及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等,其中中-粗晶白云岩孔渗性最好,是栖霞组油气富集的主要层位。栖二段生屑滩比栖一段发育更为广泛,尤其在四川西南部和西北部形成较大规模。
- 邱琼邢浩婷李成吴聪哲
- 关键词:四川盆地栖霞组岩相古地理
- 晚奥陶世五峰期上扬子海南缘的同生变形构造形成机制被引量:6
- 2014年
- 晚奥陶世上扬子海南缘以黑色碳质页岩为特征的五峰组笔石页岩段中见有由小型褶皱和层间阶梯状断层等构成的同生变形构造,其上下地层均为正常沉积的黑色页岩。同生变形构造开始于凯迪阶末期Dicellograptus complexus,结束于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靠近滇黔桂古陆一侧的上扬子海盆内(古蔺—桐梓—松桃)的变形构造层以小型褶皱为特征;向海一侧(綦江—秀山)则逐渐过渡为以小型阶梯状断层为主,同时伴有小型褶皱,但川南长宁一带的五峰组中未发现有同生变形构造。同生变形构造在滇黔桂古陆向海一侧较近陆一侧发育,其变形强度逐渐增强,且由西向东同生变形构造的发育强度增强,表明扬子海在沿滇黔桂古陆的西侧可能为较平坦的古海底地貌,而东侧具有较陡的斜坡存在。在渝东南秀山,仅同生变形构造层内发育有地震事件成因的火焰状岩脉。另外,在桐梓地区,同生变形构造层的上、下与正常沉积的黑色页岩之间均见有斑脱岩层,因而推测火山喷发可能是导致变形构造形成的主要诱因。在火山事件引起地壳多期震荡的背景下,处于陡坡上的塑性泥(页)岩发生滑动形成同生变形构造。同时,奥陶纪末期是加里东运动的剧烈活动期,导致滇黔桂古陆西侧较为平坦,而东侧较陡的古海底地貌可能与奥陶纪晚期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发生的碰撞相关。
- 赵明胜田景春王约
- 关键词:黑色页岩五峰期奥陶纪
- 黔中织金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中的白云岩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黔中织金地区以黑色页岩为特征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部发育有一套厚约9.2m的白云岩,且在白云岩中由下至上发育有较强水动力成因的小型冲刷构造、小型槽状交错层理以及水动力相对较弱的低角度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表明黔中地区早寒武世牛蹄塘组沉积期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碳酸盐浅滩相的沉积环境,同时也揭示了早寒武世牛蹄塘组沉积期并非一直处于滞留、低能的还原环境。另外,牛蹄塘组底部黑色页岩之下的紫红色泥岩以及明心寺组底部的粉砂岩整合于牛蹄塘组顶部的黑色页岩,表明牛蹄塘组沉积早期和晚期水体也相对较浅。因此,黔中织金地区牛蹄塘组中白云岩的发现,表明了在牛蹄塘组沉积期至少存在二次以上的三级海平面升降变化,为研究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 赵明胜田景春王约
- 关键词:岩石地层白云岩黑色页岩沉积环境牛蹄塘组
- 倾斜裂缝地层qP波方位反射系数椭圆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倾斜定向排列裂缝地层可以等效为TI介质,根据TI介质弹性波反射透射方程,模拟了上覆各向同性泰勒岩/下伏含有倾斜裂缝的奥斯汀白垩岩模型qP波方位反射系数。通过将qP波方位反射系数拟合成椭圆,研究了裂缝密度、裂缝倾向、裂缝倾角与椭圆参数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裂缝密度增大椭圆扁率也在增大,裂缝倾向与椭圆中心点方位相差180°,裂缝倾角与椭圆中心点到坐标原点距离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本研究可以为预测倾斜裂缝地层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 王顺昌田景春贾瀛李春鹏林小兵
- 关键词:TI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