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科学技术基金

作品数:161 被引量:894H指数:16
相关作者:徐波赵平池恩安郭晓青蔡庆勇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24篇理学
  • 23篇医药卫生
  • 20篇矿业工程
  • 11篇化学工程
  • 9篇经济管理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生物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水利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冶金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爆破
  • 11篇振动
  • 11篇爆破振动
  • 7篇合金
  • 6篇天麻
  • 6篇钛合金
  • 6篇X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信号
  • 4篇语言
  • 4篇前缀
  • 4篇前缀码
  • 4篇主成分
  • 4篇主成分分析
  • 4篇力学性能
  • 4篇极大前缀码
  • 4篇力学性
  • 3篇生态
  • 3篇转移酶

机构

  • 44篇贵州大学
  • 20篇贵州师范大学
  • 15篇武汉理工大学
  • 10篇贵州新联爆破...
  • 9篇贵阳医学院
  • 9篇贵州中医药大...
  • 8篇贵州工业职业...
  • 8篇遵义医学院附...
  • 7篇瓮福(集团)...
  • 6篇贵阳护理职业...
  • 5篇贵州财经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贵州医科大学
  • 4篇贵州科学院
  • 3篇贵州民族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江苏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池恩安
  • 7篇徐波
  • 7篇赵平
  • 6篇郭晓青
  • 5篇陈晓靓
  • 5篇蔡庆勇
  • 5篇万明攀
  • 5篇梁开水
  • 5篇朱红
  • 4篇徐卫平
  • 4篇郭兰萍
  • 4篇伍权
  • 4篇汤阳
  • 4篇徐刚
  • 4篇赵明生
  • 4篇陈安平
  • 3篇胡总华
  • 3篇蔡雄飞
  • 3篇陶铁军
  • 3篇于坤

传媒

  • 16篇爆破
  • 9篇贵州科学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贵州师范大学...
  • 7篇热加工工艺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数学的实践与...
  • 5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化工矿物与加...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应用化工
  • 2篇新型建筑材料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广州化工
  • 2篇贵州化工
  • 2篇工程爆破
  • 2篇采矿技术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现代化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2篇2023
  • 14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11篇2017
  • 3篇2016
  • 15篇2015
  • 13篇2014
  • 20篇2013
  • 13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铅污染物形态和生物影响分析及修复技术综述被引量:7
2020年
土壤环境中的铅(Pb)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作物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影响。介绍了土壤中Pb的来源、形态,并且阐述土壤因子对Pb形态的影响;探讨了Pb转移到植物体内的途径及影响,对植物的影响及危害和对人体的毒理效应及作用机制、修复治理土壤Pb污染的几种修复技术进行分析阐述,基于以上的一些论述内容,对未来的污染治理方向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以期为该领域内的学者提供一些借鉴。
赵帅王济蔡雄飞李晓燕李丁赵士杰郁鑫杰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化学形态
小流域降雨径流水土流失三因子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小流域的降雨形成径流及土壤流失定点定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三者(降雨径流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找出了基本规律及经验预报方程。
吴士章贺卫李波兰序书兰序琪
关键词:小流域降雨径流水土流失
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医用占位器模具设计及临床运用
2015年
在现代医疗手术中,关节置换术后会产生并发症,当前处理这种并发症,国际上公认的处理方法是使用关节型抗生素占位器行二期翻修手术,因此占位器的制作精度在二次手术的间隔期,将直接影响患者关节活动功能,针对传统占位器制作精度低、无法更好的贴合病人的生理结构等缺点,本文主要论述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人工关节点云数据,经抄数Geomagic处理后导入工业建模软件Creo2.0对医用占位器模具进行建模,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模具,实现高精度的占位器制造的方法并用于临床手术,为此项工作的研究积累经验。
杨国志汤耿
关键词:3D打印
天麻种植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被引量:14
2022年
天麻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林木资源的高消耗、低利用率,显著影响了天麻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该文基于中药材生态种植理论和技术特点,分析天麻种植产业在生态化道路上所要解决的菌材浪费、栽培模式单一、连作障碍和病害频发、生态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天麻种植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要满足生态、环保、无公害;选择产药材高品质的生境;践行病虫害的综合绿色防控;升级产业结构,实现效益最大化;健全野生天麻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机制;开展“拟境栽培”,提高药材品质;科学规划菌材资源,缓解林业压力;开发旧菌材循环利用新途径,提高菌材利用率;以多样性栽培模式替代单作栽培,提高生态结构的稳定性。旨在为指导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江维克张进强郭兰萍杨野肖承鸿袁青松王晓周涛
关键词:天麻生态种植
不同生态型天麻块茎腐烂病抗性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随着天麻的规模化种植,块茎腐烂病已成为影响天麻生产的突出问题。该文在天麻病害调查基础上,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生态型天麻对块茎腐烂病的抗性,结合组织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不同生态型天麻抗病性差异及其原因。结果显示,乌天麻块茎腐烂病发病率较高,绿天麻次之,红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发病率最低,块茎腐烂病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植物基原特异性;天麻病害主要发生在芽部及底部,病菌侵染天麻后,菌丝在皮层细胞传播扩散,可改变天麻皮层及薄壁组织中的内生真菌结构。与红天麻相比,乌天麻复合表皮下的溶菌层较薄,薄壁细胞中有较多的多糖块状物;组学分析结果发现,乌天麻在免疫防御、酶类合成、多糖合成、碳水化合物运输及代谢、羟化酶活性、芳香类化合物合成等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上均与红天麻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天麻对块茎腐烂病的抗性差异可能与其基因表达模式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性有关,这些发现为天麻块茎腐烂病害防控及种植技术提升提供基础数据。
张进强袁青松欧阳臻肖承鸿魏渊王艳红徐娇唐鑫王升王晓周涛
关键词:天麻生态型块茎腐烂病抗性
天麻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褐腐病是天麻种植生产上的高发病害,但其病原菌尚不明确。该文从77份感染褐腐病天麻块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致病性试验、形态和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比较了各病原菌的致病力及其对天麻营养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褐腐病害天麻块茎样本中共分离获得119株真菌,其中,土赤壳属真菌的分离频率最高,为42.01%。经致病性验证表明有6株真菌的致病特征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6株真菌分属于粪壳菌纲丛赤壳科土赤壳属真菌Ilyonectria cyclaminicola和I.robusta;2类真菌均能产色素、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其中I.cyclaminicola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I.robusta。致病力比较结果显示,接种I.cyclaminicola所形成的病斑显著大于I.robusta接种组,提示I.cyclaminicola对乌天麻的致病力高于I.robusta。对峙培养结果显示,I.cyclaminicola和I.robusta均能够显著抑制蜜环菌的萌发及菌索的生长;蜜环菌亦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且I.cyclaminicola受抑制程度小于I.robusta。该研究首次揭示了I.cyclaminicola和I.robusta是天麻褐腐病的致病菌。
唐鑫张进强江维克袁青松王艳红郭兰萍杨阳杨野周涛
关键词:病原菌
天麻连作障碍与土赤壳属真菌的关联分析及改善措施被引量:8
2022年
天麻连作障碍明显,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从天麻种植后土壤微生物变化探讨其与连作障碍的相关机制。通过比较种植天麻1年、2年和3年的土壤微生物种类及丰度的变化,分离出可能导致天麻连作病害的致病菌,采用“天麻-冬荪”轮作种植探究了天麻土传真菌病害的防控措施。结果显示,天麻种植导致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稳定性降低、有害菌种类和丰度增加等,在种植第2年最为明显;即使将土壤闲置2年,其微生物多样性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连作土壤中变化最为显著的真菌是Ilyonectria cyclaminicola,其在土壤中的丰富度与天麻病害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将其接种于种植天麻的土壤中能显著增加天麻的腐烂病害发生率。种植1茬天麻后再轮种1~3茬冬荪,能显著减少I.cyclaminicola的丰度,逐渐恢复土壤中微生物生态平衡,并降低天麻病害发生率。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天麻种植使土壤中的土赤壳属真菌成为优势菌群,其中I.cyclaminicola是天麻土传真菌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可通过轮种冬荪来减少天麻连作病害。
张进强唐鑫郭兰萍杨野王艳红魏渊苏大鹏何华李良远欧阳臻周涛
关键词:天麻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土传病害
并串联起爆网路的可靠性分析与合理延期时间被引量:3
2014年
由于爆破网路连接及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的选择不合理,通常导致爆破网路传爆中断或传爆混乱,从而造成盲炮或爆破飞石事故,严重影响爆破效果,并给后期处理工作造成困难。根据并串联起爆网路中选用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的一般原则,给出了一般经验关系式。结合爆破规模、爆破参数,由经验关系式可以确定孔内及孔外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的合理段别,从而避免因起爆网路延时不合理而造成事故。
陈斌和铁柱赵明生
关键词:可靠性分析延期时间
天麻伴生菌——紫褐小菇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萌发菌是天麻伴生菌,促进天麻种子的萌发,萌发菌促进天麻种子的互作机制的解析对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萌发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缺乏限制了两者互作机制的解析。该文从原生质体酶解体系、抗性标记筛选、再生培养基筛选、瞬时转化进行等方面分析,建立萌发菌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萌发菌菌丝在复合酶酶解8 h和4 000 r·min^(-1)离心沉淀,原生质体的质量和数量较好;萌发菌最佳再生培养基为RMV培养基;以50 mg·mL^(-1)潮霉素为最佳抗性筛选标记;载体pLH-HygB-HuSHXG-GFP-HdSHXG转化进入萌发菌原生质体且GFP基因成功表达。萌发菌原生质体转化体系成果构建,为萌发菌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进而为萌发菌与天麻种子共生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袁青松安久春王绘徐娇高彦平杨阳江维克张进强李良远周涛
关键词:天麻萌发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
天麻种植旧菌材的资源再利用探索被引量:3
2022年
解决种植天麻产生旧菌材的资源浪费问题。该研究基于生产实际,进一步探索了冬荪菌循环利用天麻旧菌材的机制,并考察了蜜环菌分泌物对冬荪菌及6种大宗食用真菌的化感作用,测定降解天麻旧菌材相关酶的活性,以筛选适应性较广的食用真菌。研究发现,冬荪菌能有效降解天麻旧菌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蜜环菌的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冬荪菌,冬荪菌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木聚糖酶活力显著高于蜜环菌,是蜜环菌和冬荪菌利用菌材中不同部位和成分来吸收碳源、形成生态位差异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天麻旧菌材屑上,冬荪菌的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蜜环菌的分泌物对冬荪菌及其他食用菌有化感作用,并且这种化感作用与化感物质的浓度有关;通过筛选,发现30%以下的蜜环菌液对香菇和木耳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表明对蜜环菌的化感作用具有较高抗性;分析发现这2种食用菌中的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木聚糖酶活力与冬荪菌相当,纤维素酶活力高于冬荪菌。该实验可以更进一步进行小范围的生产试验验证。
张进强江维克郭兰萍欧阳臻魏渊杨杰肖承鸿徐娇张光文周涛
关键词:天麻蜜环菌食用真菌胞外酶活性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