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073110006)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嘉松赵卓茂谷斐睢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整流罩控制隔水管涡激振动的风洞试验研究
- 本研究利用整流罩对隔水管(圆柱)涡激振动控制问题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针对弹性支撑的圆柱及附加60°、75°和90°形状角的整流罩模型,在雷诺数12700~48900情况下,测定振动瞬态位移。结果表明:抑制效果随整流罩形状...
- 睢娟王嘉松许博涵李崇喻晨欣
- 关键词:圆柱整流罩涡激振动振动控制
- 文献传递
- 附属管对钻井隔水管涡激振动流动控制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抑制钻井隔水管的涡激振动是海洋油气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附属管线会改变隔水管附近的流场进而抑制隔水管的涡激振动。采用SST湍流模型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研究了亚临界流动区域的隔水管关键动力学因素。对于附属管中心距隔水管表面为0.2倍隔水管直径(D)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较为吻合;不同布置方式和尺寸的附属管起到的抑制效果明显不同;当附属管按照4×0.1D×0o均匀排布时,抑制效果较好且管数较少,时均阻力系数和脉动升力系数均可以减少60%以上;考虑到实际工程应用中海水来流方向的易变性,发现8×0.1D的附属管总体抑制效果最好,减阻和减升分别能达到30%和70%以上。
- 赵卓茂王嘉松谷斐
- 关键词:钻井隔水管涡激振动亚临界流动数值模拟
- 梯度流下隔水管涡激振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 对实际尺寸和实际洋流条件下隔水管涡激振动(VIV)机理的认识极为缺乏。本研究针对直径0.5334m、长径比643的隔水管在均匀流(0.8m/s)和线性变化梯度流(0.1-1.5m/s)情形下的VIV问题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
- 詹禄禄王嘉松杨睿
- 关键词:梯度流涡激振动隔水管流固耦合
- 文献传递
- 分离盘控制圆柱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圆柱涡激振动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分离盘作为涡激振动抑制装置得到广泛研究。分离盘长度L与圆柱直径D之比L/D是影响抑制效果的主要因素。运用有限体积法结合RANS方程与一定的湍流模式离散和求解流场,通过编写自定义程序,使用动网格模拟结构物的运动带来的流域边界的变化,针对弹性支撑的圆柱及附加长度为0.5 D的分离盘模型,在约化速度Ur为2.5~13的情况下,对涡激振动及其抑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盘可以抑制甚至消除圆柱涡激振动,99%以上的振幅被抑制;锁定区始点被推后,锁定区变窄;附加分离盘的圆柱阻力和升力被抑制;其斯特鲁哈数(St)稍高于单圆柱St但差别不大。
- 睢娟王嘉松田启龙
- 关键词:圆柱涡激振动
- 隔水管附属管控制流动的离散涡模拟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离散涡方法对单隔水管和带附属管的隔水管的二维绕流问题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对4种不同附属管管数的配置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除了管数为4、来流角度为45°的情况外,附属管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升阻力,并抑制漩涡脱落,在附属管管数较多的情况下,抑制效果更好;然后对附属管管数分别为4和10的2种布局,进行了来流方向的敏感性分析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多管数对来流方向的敏感性要低得多,相对于单隔水管,10根管能使时均阻力系数和脉动升力系数分别获得约26%和79%的降低.采用离散涡方法,不仅计算时间短,而且模拟结果比较可靠,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丰富了控制隔水管绕流流动的研究手段.
- 黄熙龙王嘉松
- 关键词:圆柱绕流隔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