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B-a200601020)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成新华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社会科学基金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组织
  • 1篇新型农民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培训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农业经济组织
  • 1篇农业组织化
  • 1篇培养新型农民
  • 1篇组织化
  • 1篇经济组织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篇成新华

传媒

  • 1篇科学.经济....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我国农业组织的创立、成长与发展——基于280个农业组织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农业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需要。农业组织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创业者自主创业、增加了国家税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产业竞争力、满足了居民生活需要、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等。280个农业组织的调查表明,随着农业制度变迁,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一批农村社会"精英"依赖于他们所形成的市场意识,运用他们所掌握经验、技术和逐步积累起来的资本,推动着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但现代经营理念和技术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组织化的发展趋向是经营合作化、联结产权化、运营开放化、管理现代化,培养企业家型的农业精英和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加快建立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拓宽农业组织的融资渠道、完善农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组织的发展。
成新华
关键词:农业组织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组织化的发展——基于扬州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和农民培训的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农业组织化,农业组织化依赖于农业经济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扬州农业经济组织呈现组织形式和组织方式多样化的特征,农民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居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他们期望农业经济组织能提供优质品种、可靠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农业组织化发展的着力点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扬州农民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民也非常满意,但目前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还不高。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可以激发农民潜在的培训需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
成新华
关键词:农业组织化农业经济组织农民培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