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6025)

作品数:11 被引量:230H指数:9
相关作者:孙军刘东艳汪岷王小冬宋书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植物
  • 8篇浮游植物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群落
  • 3篇浮游
  • 3篇浮游植物群落
  • 2篇有害藻华
  • 2篇藻华
  • 2篇比生长率
  • 2篇赤潮
  • 1篇氮利用
  • 1篇氮利用率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比
  • 1篇新月
  • 1篇叶绿素A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利用
  • 1篇营养利用率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孙军
  • 4篇刘东艳
  • 2篇宋书群
  • 2篇王小冬
  • 2篇汪岷
  • 1篇吕颂辉
  • 1篇秦玉涛
  • 1篇魏天迪
  • 1篇沈志良
  • 1篇王威
  • 1篇王波
  • 1篇王丹
  • 1篇栾青杉
  • 1篇李荣秀
  • 1篇米铁柱
  • 1篇陈凯彪
  • 1篇于志刚
  • 1篇陈宗涛
  • 1篇于子山
  • 1篇宁修仁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Journa...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浮游植物病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5年
海洋浮游植物病毒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赤潮的消亡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海洋浮游植物病毒的种类、多样性和丰度分布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和比较了海洋浮游植物病毒多样性、丰度的DNA聚合酶链扩增法(PCR)、透射电镜法、荧光显微镜法和流式细胞仪法等研究方法及其发展状况,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王丹孙军2汪岷刘东艳
关键词:浮游植物赤潮
春季东海中华哲水蚤对有害藻华物种的选择性摄食被引量:11
2007年
2005年4月27日—6月5日在东海有害藻华高发区的6个典型站位采样,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采用现场实验研究了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的选择性摄食.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对浮游植物的选择性摄食具有食物密度依赖性.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下中华哲水蚤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摄食行为,高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下中华哲水蚤摄食选择性由偏好转变为排斥,浮游植物细胞丰度329cells.ml-1是中华哲水蚤由偏好趋于排斥摄食的阈值.中华哲水蚤的选择性摄食还与食物组成有关,对于食物中的微型浮游动物,中华哲水蚤无选择性或排斥摄食.有害藻华发生区中华哲水蚤对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dentatum)的偏好摄食以及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的排斥摄食,促使藻华的物种演替最终向米氏凯伦藻水华方向发展.
孙军王小冬宋书群
关键词: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有害藻华
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控制被引量:15
2005年
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控制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节律、规模和归宿。从海洋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有害藻华的控制、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机制、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的研究方法和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模型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控制浮游植物种群演替的贡献,为进一步预测和控制有害藻华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王小冬孙军刘东艳汪岷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有害藻华
1998年秋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被引量:55
2004年
研究了 1998年秋季覆盖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 30个测站两遍大面调查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经初步分析 ,共发现浮游植物 3门类 38属 84种 (不包括未定名物种 ) ,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 ,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 ,在个别站位上会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物种主要为偏心圆筛藻 (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梭状角藻 (Ceratium fusus)、洛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lorenzianus)、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叉状角藻 (Ceratium furca)、佛氏海线藻 (Thalassionemafrauenfeldii)、中华半管藻 (H emiaulus sinensis)、尖刺伪菱形藻 (Pseudo- nitzschia pungens)、布氏双尾藻 (Ditylum brightwellii)、粗刺角藻 (Ceratium horridum)、掌状冠盖藻 (Stephanopyxispalmeriana)和萎软几内亚藻 (Guinardia flaccida)。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主要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 ,其高值区分布在渤海湾、渤海中部、莱州湾北部和渤海海峡南部。浮游甲藻在渤海湾北部和莱州湾北部等局部区域形成高值区 ,并影响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两遍大面站调查期间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是相对保守的 ,渤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和周年的变化主要是物种演替过程。调查期处于浮游植物群落的负增长时期 ,其主要原因是物理水?
孙军刘东艳王威陈凯彪秦玉涛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赤潮
几株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RNA基因的部分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对7株赤潮原甲藻28SrDNA 5’端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eBank上获取14个原甲藻28SrDNA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株原甲藻28SrDNA扩增序列长度为950-958bp,通过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树完全一致.大部分分离自不同海域的同种原甲藻的序列高度保守,而不同种间在序列高变区却有较大的差异.但来自南海海域的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与分离自其他海域的株系序列差异较大,甚至超出了有些种间的差异.由28SrDNA高变区获得的序列,有望成为浮游植物特异性分子探针设计的良好靶区域.
王波米铁柱吕颂辉孙军李荣秀于志刚
关键词:RDNA
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比生长率被引量:28
2005年
系统地介绍了海洋浮游植物群落比生长率(μ)及其相关概念。介绍和比较分析了研究μ的细胞分裂周期法、生物化学指示物法、模型法和去除摄食者稀释法这4类方法,推荐去除摄食者稀释法作为中国近海μ研究的重要方法。比较各海区μ的分布规律,初步发现:①μ与群落物种组成密切相关;②μ在大洋低于近岸;③μ在近岸中等营养高于富营养水域;④小粒径浮游植物μ高于大粒径浮游植物。但还有很多未知的情况,尤其是在中国海区此类工作还很薄弱,需加强,为更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孙军宁修仁
关键词:浮游植物比生长率群落初级生产力生物量
海洋中的凝集网与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被引量:13
2005年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是海洋中大量存在的能被爱尔新蓝(alcian blue)染色的由酸性多糖组成的透明胶状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由于其透明的特性而被长期忽视。TEP同时具有胶体和颗粒物的特性。作为胶体,TEP为细菌提供了栖息场所与降解基质,同时TEP可以吸收痕量元素,以改变这些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作为颗粒物,TEP可以聚集并沉降,由于其高的碳含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海洋的碳通量。由于TEP可以被中型浮游动物所摄食,所以TEP可以连接并缩短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介绍了TEP的定义、测量方法、来源、形成、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和其生态功能。
孙军
关键词:浮游植物碳通量食物网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East China Sea in Summer, 2004被引量:22
2006年
巡航与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的题目获得长江河口的学科交差的理解的意愿从迟了的 8 月被进行到 2004 年 9 月上旬。水样品分析显示全部的浮游植物种类丰富是 137。他们, 81 在 Bacillariophyta 和 48 inPyrrophyta 被发现,为 59.1% 和 35.0% 的财务分别地。房间许多表水取样的一般水准是 8.8 x 10 ~ 4 房间L^(有最大值的-1),, 102.9 x 10 ~ 4 房间L^(在区域遇到的-1)( 31.75 °N , 122.33 °E )并且最小, 0.2 x 10 ~ 4 房间L^(-1),在( 30.75 °N , 122.17 °E )。Thedominant 种类至多驻扎是 Skeletonema 肋前缘弦音器和 Proboscia alata f。有 0.35 和 0.27 的优势的 gracillima。竖直分布分析显示房间丰富和优势种的明显的层化在 5, 18 和 33 .Shannon 牛肉熏香肠索引的代表性的车站被发现,浮游植物集合的平均与房间丰富介绍了否定关联,与出现在的最佳(30.75 ° N, 122.67 ° E ) 。为在这个区域的浮游植物花蕾主要根据通过河量的环境变量,硝酸盐的提高的营养素,硅酸盐和磷酸盐的 PCAanalysis 负责。
LUAN QingshanSUN JunSHEN ZhilianSONG ShuqunWANG Min
关键词:浮游植物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sponses of Three Marine Algae,Ulva pertusa(Chlorophyta),Gelidium amansii(Rhodophyta)and Sargassum enerve(Phaeophyta),to Nitrogen Source and Its Availability被引量:5
2004年
An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select economically valuable macroalga species with high nutrient uptake rates. Such species cultured on a large scale could be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eutrophication. Three macroalgae species, Ulva pertusa (Chlorophyta), Gelidium amansii (Rhodophyta) and Sargassum enerve (Phaeophyta), were chosen for the experiment because of their economic values and availability. Control and four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were achieved by adding NH + 4 and NO - 3.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resh weights of all species increase fas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after 5 d culture. The fresh weight of Ulva pertusa increases fastest among the 3 species. However, different species show different responses to nitrogen source and its availability. They also show the advantage of using NH + 4 than using NO - 3. U. pertusa grows best and shows higher capability of removing nitrogen at 200 μmol L -1 , but it has lower economical value. G. amansii has higher economical value but lower capability of removing nitrogen at 200 μmol L -1 . The capability of nitrogen assimilation of S. enerv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G. amansii at 200 μmol L -1 , but the former’s increase of fresh weight is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two species. Then present preliminary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use macroalgae as biofilters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approach could provide biologically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source, fate, and transport of N in marine ecosystems. Caution is needed should we extrapolate these findings to natural environments.
LIUDongyanAmyPickeringSUNJun
关键词:营养利用率氮利用率
不同氮磷比率对青岛大扁藻、新月柱鞘藻和米氏凯伦藻生长影响及其生存策略研究被引量:61
2004年
在不同氮磷比 (N∶P =1∶1,4 :1,16∶1,80∶1,16 0∶1)条件下 ,对青岛大扁藻 (Platymonashelgolandi cavar.tsingtaoensis)、新月柱鞘藻 (Cylindrothecaclosterium)和米氏凯伦藻 (Kareniamikimotoi) 3种浮游植物进行了培养 ,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氮磷比例对其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新月柱鞘藻在N∶P =16 0∶1时细胞比生长速率最快 ,而青岛大扁藻和米氏凯伦藻分别在 4∶1和 80∶1的条件下比生长速率最快 .单位水体中细胞丰度的多少主要受细胞体积大小和自身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细胞内叶绿素a的合成浓度明显受氮的影响 ,高氮磷比例有利于叶绿素a的合成 .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不同氮磷比例有明显反应 ,且其含量多少与细胞大小和生长周期密切相关 .3种浮游植物相对来说 ,新月柱鞘藻属于生长快速的r选择物种 。
孙军刘东艳陈宗涛魏天迪
关键词:氮磷比叶绿素A比生长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