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47)
- 作品数:25 被引量:56H指数:4
- 相关作者:丁建中张六通黄江荣倪圣黄荣增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温燥影响小鼠肺呼吸膜结构与功能的实验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温燥对小鼠肺呼吸膜影响的机制与意义。方法 108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常温燥组(B)、温燥组(C),每组36只,采用"温度-相对湿度-风"综合条件刺激造模。造模后第6天、第12天观察各组肺超微结构,检测气管肺灌洗液二棕榈酰卵磷酯(DPPC)、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与a1抗胰蛋白酶(a1-AT)含量;测定全血粘度(WBVI)与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结果与常温常湿组比较,C组第6天、第12天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与肺呼吸膜增厚,Ⅱ型肺泡细胞(ATⅡ)线粒体肿胀、嗜锇板层小体减少伴DPPC下降,但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升高(P<0.01);NE升高而a1-AT下降;B组、C组WBVI与EAI增高(P<0.01)。结论温燥引起ATⅡ能量代谢障碍而致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并影响调节肺泡张力功能,NE与a1-AT分子间平衡失调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与呼吸膜增厚,共致肺通气不畅与肃降失司则气逆喘咳;燥易伤津并致血粘涩行,伤及肺络则咳嗽带血,研究首次提出呼吸膜结构与功能受损是温燥伤肺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 倪圣丁建中张六通黄江荣龚银香
- 关键词:小鼠
- 气道黏液高分泌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3年
- 气道杯状细胞与黏液腺分泌的黏液是组成气道"纤毛-黏液毯"防御机制的重要成分。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细胞因子等刺激气道黏液高分泌涉及黏蛋白基因过度表达与黏液分泌细胞增生等,并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深入研究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刺激黏蛋白基因在病理性活化机制,为寻找干预黏蛋白基因过度激活、黏蛋白高分泌的药物和治疗慢性肺部疾病提供新策略。
- 倪圣丁建中
- 关键词:气道黏液高分泌影响因素
- 外燥对小鼠肺津3类组分影响的实验研究与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外燥对小鼠肺津3类组分的影响及意义。方法:96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24只。按文献造模后第6天、12天、18天检测各组气管肺灌洗液中蛋白质总量(P)与黏多糖(RM)、IgG与分泌型IgA(SIgA)、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含量。结果:与常温常湿组比较,温燥组第6-18天P、IgG、SIgA与DPPC平行下降和第12天RM减少(P<0.05),凉燥组第6~18天P、IgG与DPPC下降和第6~12天RM减少(P<0.05);与燥相关的3个组第6~18天SP-A持续升高(P<0.01)。结论:外燥伤肺、灼津损伤肺津之"营养性成分(蛋白质类)"、"局部御邪成分(抗体分子)"与"肺津特异性成分(DPPC)"3类组分对气道的营养与保护作用,为精细阐析外燥伤肺津病机、探索特异性病理指标和促进对津液实质的认识提供证据。
- 丁建中张六通李祥华殷涛黄江荣
- 关键词:外燥小鼠
- LC-MS/MS同时测定杏苏散水提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采用Q-TRAP LC-MS/MS测定杏苏散水提液中活性成分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3μm,2.1 mm×150 m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AB Sciex 4000 Q-TRAP型质谱仪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对杏苏散水提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分别为63.18μg/ml、0.47μg/ml、1.65μg/ml和0.13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对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这4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 丁建中杨敏计思敏张丽君黄荣增
- 关键词:杏苏散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LC-MS/MS
- 两种品系外燥小鼠对细菌攻击敏感性的评价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模拟外燥条件下BABL/C小鼠(BABL/c)和昆明种小鼠(KM)对细菌攻击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50只BABL/c(SPF)和50只(SPF)KM随机各分为常温常湿1组、常温常湿2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各10只。小鼠按文献造模后第7天常规经鼻滴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108cfu/ml)0.1ml/只且第2天重复1次,常温常湿1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细菌悬液。各组于接种后第5天行气管与肺组织病理、肺细菌数(BQ)测定。结果与两种品系小鼠常温常湿组比较,温燥组、凉燥组气管纤毛缺损与腺体化生,肺泡瘀血、水肿伴炎性浸润;常温燥组BQ分别是对照组的2.67倍和4.67倍、温燥组为10.95倍和9.15倍、凉燥组为16.54倍和14.02倍;凉燥组BQ显著高于温燥组(P<0.05),且KM各组BQ高于BALB/c。结论温燥犯肺致受邪部位津液骤伤,凉燥之凉更伤肺阳,合以细菌攻击,两邪相感则致气道"纤毛-黏液毯"御邪屏障受损,细菌与毒素加重肺津输布失司,炎性之物滞凝并酿生痰饮而致肺细菌数剧增,且昆明种小鼠较BABL/c小鼠更为敏感与其体质相关,并益于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品系以建立外燥小鼠动物模型。
- 丁建中张六通李侃黄江荣李祥华
- 关键词:敏感性
- 四种梨皮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
- 2014年
- 摘要: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种梨皮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TC—C19(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0.4%磷酸水溶液(7.5:92.5),检测波长为327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归方程为Y=33.241X一0.0359,线性范围为O.08—0.64Ix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1.8%(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四种梨皮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异较大,为中药梨皮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张盛丁建中黄荣增
- 关键词:关键词绿原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HPLC法测定杏苏散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苦杏仁苷和迷迭香酸含量
- 2017年
-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法测定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为HPLC反向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梯度洗脱,双波长为λ1=222nm,λ2=33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苦杏仁苷对照品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归方程为Y=27.390 X+0.0522,线性范围为0.08~0.64μg;迷迭香酸对照品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回归方程为Y=26.141 X+0.0905,线性范围为0.04~0.32μg。苦杏仁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9%,RSD=1.6%(n=6);苦杏仁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RSD=2.1%(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杏苏散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时庆欣张盛王玄源丁建中宋成武苏明武黄荣增
- 关键词:杏苏散苦杏仁苷迷迭香酸双波长法
- 桑杏汤的全成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及主要化学成分的鉴定
- 2014年
-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HR-TOF/MS)对桑杏汤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Welchrom-C18(5μm,4.6 mm×250 m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均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ESI-TOF-MS正负离子Auto MSn采集模式。通过HPLC-TOF-MS所得到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以及MS/MS CID碰撞解离碎片,结合文献报道,对桑杏汤水煎液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色谱分离得到了复方中的36个主要化学成分,质谱初步鉴定其中31个成分。结论本方法可以快速地对复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定性,有益于探究复方的作用机制及其质量控制。
- 黄荣增丁建中宋成武张盛刘君怡
- 关键词:桑杏汤化学成分分析
- 外燥对两种品系小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外燥对昆明种小鼠(KM)和BABL/C小鼠(BABL/c)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KM和BABL/c各80只(SPF)随机各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各20只。小鼠按文献造模后第6、第12天检测气道病理、气道液黏多糖、全血黏度(WBVI)与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结果:与两种品系小鼠常温常湿组比较,温燥组、凉燥组气管纤毛缺损与腺体化生,温燥组、凉燥组第6~12天RM减少;常温燥组与温燥组第6-12天WBVI与EAI增高且以第12天为重(P<0.01),凉燥组WBVI变化不明显但EAI下降。结论:温燥伤肺、耗津与肺津输布失司,燥伤肺气致"中焦受气取汁"受损而生血不足,血不行气则两个品系小鼠红细胞聚集性与血液黏度增高,以至诱发血瘀诸证,故可筛选血液流变学检测作为温燥伤肺、耗津病机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并为"津血同源"经典理论和益于制备外燥小鼠动物模型提供实验证据。
- 丁建中张六通黄江荣杜亚明李侃
- 关键词:外燥血液流变学
- 杏苏散水提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杏苏散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水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水提最佳工艺为:第一次补足吸水量后加10倍量水浸泡2 h,其余每次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 丁建中张盛黄荣增
- 关键词:杏苏散芦丁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