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96)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吴学民马超徐妍蔡梦玲胡奕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莠去津
  • 2篇电子能
  • 2篇电子能谱
  • 2篇光电子能谱
  • 2篇光谱
  • 2篇分散剂
  • 2篇X射线
  • 2篇X射线光电子...
  • 2篇超分散剂
  • 1篇氮素
  • 1篇植物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 1篇水孔蛋白
  • 1篇转运
  • 1篇子机
  • 1篇脲酶
  • 1篇联苯菊酯
  • 1篇菊酯
  • 1篇拉曼
  • 1篇拉曼光谱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吴学民
  • 4篇徐妍
  • 4篇马超
  • 3篇蔡梦玲
  • 2篇孙宝利
  • 2篇胡奕俊
  • 1篇刘丹
  • 1篇王伟红
  • 1篇曹凤秋
  • 1篇刘国伟
  • 1篇刘来华
  • 1篇薛其福
  • 1篇张平
  • 1篇贾然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联苯菊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谱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控制释放剂是农药制剂新的发展方向,为了开发对生态与环境有益,储运安全性高,药效好,节省溶剂的高效拟除虫菊酯的控制释放制剂,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联苯菊酯的包合作用。采用液相法制备了联苯菊酯-β-CD包合物,并通过紫外光谱(UV)、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光谱(IR)及核磁共振(1HNMR)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UV和DSC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用等物质的量连续变化法确定了包合物中联苯菊酯与β-CD最大包合比为1:1;经IR和1HNMR分析推测:联苯菊酯-β-CD包合物是一种靠疏水作用和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超分子结构,包合过程未产生新化学键,包合作用对联苯菊酯的结构未产生影响,包合物是由联苯菊酯的苯环端从β-CD的较大端进入β-CD的空腔而形成的。
胡奕俊徐妍马超薛其福吴学民
关键词:联苯菊酯Β-环糊精包合物
超分散剂在莠去津颗粒表面吸附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学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聚羧酸型梳状共聚物超分散剂在农药环保剂型悬浮剂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使其理化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研究聚羧酸型梳状共聚物超分散剂在莠去津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傅里叶拉曼光谱(FT-Raman)对超分散剂在莠去津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光谱学表征,结果表明,氢键是超分散剂分子与莠去津表面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分散剂分子在莠去津表面吸附的重要推动力。但分散剂分子在莠去津表面究竟吸附多少和吸附厚度多大才能使悬浮体系得到稳定,还需进一步采用光谱学表征手段进行定量分析加以确认。本文研究结果为开发稳定的莠去津悬浮剂和光谱学定量分析奠定理论基础,为莠去津悬浮剂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徐妍马超贾然蔡梦玲胡奕俊吴学民
关键词:傅里叶红外光谱莠去津超分散剂
超分散剂在莠去津颗粒表面吸附的XPS和SEM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研究了聚羧酸型梳状共聚物超分散剂吸附于莠去津颗粒样品表面的电子状态,计算了吸附厚度。结果表明,吸附分散剂后,莠去津颗粒界面的N(1s)和Cl(2p)谱峰强度明显减弱,Cl(2s)几乎消失,C(1s),O(1s)和Na(1s)谱峰强度则明显增强,这主要是分散剂中C,O和Na的贡献,且吸附分散剂后能在莠去津颗粒界面形成良好的吸附保护膜,其厚度约为24 nm。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研究了样品表面形貌,研究发现吸附分散剂后莠去津颗粒变小、分布有序,使莠去津在水中能够获得稳定的悬浮性能。本文研究结果为莠去津环保剂型悬浮剂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信息。
徐妍孙宝利马超张平蔡梦玲吴学民
关键词: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莠去津超分散剂
双梳型共聚物在莠去津颗粒表面吸附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双梳型共聚物吸附于莠去津颗粒样品表面的电子状态,计算了吸附厚度。结果表明:吸附后,莠去津颗粒界面的N 1s和Cl 2p谱峰强度明显减弱,Cl 2s几乎消失,而C 1s和O 1s谱峰强度则明显增强,这主要是双梳型共聚物中C和O的贡献,且吸附后能在莠去津颗粒界面形成良好的吸附保护膜,其厚度约为15 nm。本研究拓宽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的应用领域,且对莠去津悬浮剂的稳定机理研究有实际意义。
徐妍孙宝利马超刘丹蔡梦玲吴学民
关键词:X射线光电子能谱莠去津
高等植物尿素代谢及转运的分子机理被引量:17
2009年
尿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易于被许多生物(如植物)利用的生长氮源。该文通过概述尿素在不同生命系统中存在的基础生理意义及各类型尿素转运蛋白,讨论了植物细胞中尿素合成与分解的各种途径及尿素在植物氮营养、代谢和运输中的生理作用。迄今为止,在植物中已发现了2类转运尿素的膜蛋白,即MIPs和DUR3,它们分别在低亲和力、高亲和力尿素运输中发挥潜在作用。异源表达结果表明MIPs介导了尿素的被动迁移;而AtDUR3则参与拟南芥根系对尿素的吸收。对MIPs和DUR3转运尿素的酶学特征、亚细胞作用位点和表达调控状况等的研究表明:它们的分子生物学功能与植物的氮营养及氮素再分配和利用相关。
曹凤秋刘国伟王伟红吴学民刘来华
关键词:水孔蛋白氮素脲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