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1303-4)
作品数:
1
被引量:11
H指数:1
相关作者:
李丽光
贾庆宇
王宇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1篇
生态系统
1篇
碳通量
1篇
足迹
1篇
涡动
1篇
涡动相关法
1篇
城市
1篇
城市生态
1篇
城市生态系统
1篇
碳足迹
机构
1篇
中国科学院植...
1篇
中国气象局沈...
作者
1篇
王宇
1篇
贾庆宇
1篇
李丽光
传媒
1篇
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1篇
2011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城市生态系统-大气间的碳通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11年
城市生态系统对全球碳收支具有显著的贡献,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向大气排放碳。随着观测手段和仪器的发展,涡动相关法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的主要手段,并广泛应用于中心城市碳通量观测;城市CO2浓度和通量变化具有日、周、季节变化特征,不同城市之间CO2浓度和通量也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下垫面类型不均一,土壤、植被、路面、交通、人呼吸等对碳通量都有贡献,绿地(树木、草坪)对燃料燃烧、人呼吸等的碳排放起着一定的抵消作用;由于多种因素对碳通量起作用,在对城市通量数据进行分析时必须开展贡献区即碳足迹分析。本文综述了城市生态系统-大气间碳通量研究的历程;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子;探讨了复杂下垫面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大气间碳通量研究的特点和难点,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
贾庆宇
王宇
李丽光
关键词:
涡动相关法
城市生态系统
碳通量
碳足迹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