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9B039)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5
相关作者:木斋尚学鸿李恒祖秋阳尚雪红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建安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人性
  • 1篇人性觉醒
  • 1篇山水
  • 1篇山水题材
  • 1篇盛唐
  • 1篇盛唐文学
  • 1篇题材
  • 1篇著录
  • 1篇嬗变
  • 1篇魏武帝
  • 1篇文学
  • 1篇武帝
  • 1篇五言
  • 1篇五言诗
  • 1篇美女
  • 1篇结集
  • 1篇九首
  • 1篇觉醒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作者

  • 4篇木斋
  • 1篇祖秋阳
  • 1篇李恒
  • 1篇尚雪红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中国文学的三次自觉——以建安曹魏文学自觉为中心被引量:9
2010年
就文学史的宏观演变而言,中国文学大体发生过三次自觉——建安曹魏时代的文学自觉、盛唐文学的自觉、盛宋文学的自觉,它们都是针对一个漫长时代的不自觉而发生的文学飞跃。建安曹魏时代的文学自觉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次自觉,其重要标志是一变两汉空泛言志而形成以穷情写物为诗歌美学风范的五言诗体制,它标志了中国文学从两汉时代的政治附庸走向了自由的、缘情的、审美的文学。其中又经历了三个阶段:曹操孤明先发的探索;曹丕率领建安六子等诗人的群体自觉写作;曹植和甄氏五言诗传达出的深邃恋情及其所具有的人性觉醒的意义。"魏晋文学自觉"的提法,应该更准确地表述为"建安曹魏文学自觉",这次文学自觉的内涵,也应该是以文学本体为中心的系统的自觉,而非仅仅是以文学批评为中心的文学自觉。
木斋
关键词:盛唐文学人性觉醒
《魏武帝集》结集及著录考被引量:1
2016年
对于《魏武帝集》结集时间以及著录情况的考察,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文本。就现有文献,《魏武帝集》初次结集为三十卷,时间上限为梁普通四年(523),但不会晚于大同二年(536);后有隋二十六卷,唐三十卷,宋三十卷,明五卷,清一卷本。由隋至清的著录可以看出《魏武帝集》自结集之后,一直在流传,并未全部亡佚,只是在作品数量上大量减少。
祖秋阳
关键词:结集
论建安、正始、太康五言诗山水题材的嬗变
2012年
山水诗从曹操的《观沧海》首开其宗,至谢灵运山水诗创成一体。在山水诗的创作链条上,建安诗坛的山水意象消解了先秦时期山水作为比兴媒介的载体模式,正始时期士人理想开始与山水之美内在融合,太康以后诗作寓玄理于山水之中。尽管不同时期的山水诗艺术风貌各异,但山水一直是五言诗作涓涓不断的题材之一。正是山水诗创作历程的演进及嬗递,才促进了山水审美意识的不断浓厚以及艺术实践的日趋成熟。
木斋尚雪红
关键词:建安嬗变
论建安二十二年:曹植的人生转折——兼析《美女篇》、《蝉赋》、《节游赋》被引量:3
2012年
从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一年,是曹植一生的顶峰,也是曹植一生最为快乐的时光,在这个时期,他在政治事业和情爱人生的两个领域,都达到了一生的顶点。但建安二十二年,对于曹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十月被确立为太子,兄弟之间的太子之争,以曹植失败而告终。但与此同时,曹植却焕发出了巨大的写作才华,写作了大量涉及甄氏的诗文作品,主要有《节游赋》、《西北有高楼》,以及后来回忆所作的《妾薄命》等。按照时间次序依次辨析,从而考证出(一)《美女篇》与《陌上桑》:曹植的欢乐;(二)《蝉赋》:曹植的反省;(三)《节游赋》:曹植的节制。即从文本出发,再次论证了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的重要原因。
木斋李恒
论《古诗十九首》与曹植的关系——兼论《涉江采芙蓉》为曹植建安十七年作被引量:8
2009年
《古诗十九首》是曹睿于景初中对曹植文集"撰录"的结果。曹、甄之爱,发生于建安十六年(211)暑期,写于建安十七年七月的《离思赋》,为曹植之思甄之作;《涉江采芙蓉》为曹植于建安十七年十月随父出征孙权时于长江北岸所作,与曹植《离友.其二》为同一主题的不同体裁之作。翌年正月从江边归程中写作的《朔风诗》,再次证明了《涉江采芙蓉》为曹植思甄之作。
木斋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