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B36008015)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巧汶顾晓龙邱健阮云军马骏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白介素18、白介素10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CHD)中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12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与CHD组(96例),CHD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3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3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30例)三个小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浆TF、TFPI、IL-18、IL-10的含量。结果 CHD组患者血浆TF、TFPI、TF/TFPI高于对照组,AMI小组患者血浆TF、TFPI、TF/TFP显著高于UAP及SAP小组患者,UAP小组患者高于SAP小组患者;CHD组患者血浆IL-18、IL-10、IL-18/IL-10高于对照组,AMI小组患者血浆IL-18、IL-18/IL-10显著高于UAP及SAP小组患者,UAP小组患者高于SAP小组患者;AMI和UAP小组患者血浆IL-10水平低于SAP小组患者;CHD组患者血浆TF与IL-18呈显著正相关(r=0.753,P=0.03),TF/TFPI与IL-18/IL-10呈正相关(r=0.496,P=0.01)。结论 CHD患者促凝因素和促炎症因子均显著升高,且与病情平行。促凝因子和促炎因子呈正相关,提示凝血因子和炎症因子在CH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的参考指标。
- 李巧汶李志梁邱健马骏洪长江阮云军顾晓龙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0
-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前后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IL)-18、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在ACS发生中的作用及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检测21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IL-18、IL-10水平变化,随访24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ACS组(38例)及无ACS组(173例),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明显高于无ACS组(P<0.01),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ACS组(P<0.05);ACS组患者发生ACS后血浆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明显高于ACS发生前(P<0.01),发生ACS后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ACS发生前(P<0.05)。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IL-18、IL-10水平与ACS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机体炎症在ACS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抗炎治疗可能是防治ACS的途径之一。
- 李巧汶李志樑邱健阮云军顾晓龙
- 关键词: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