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1-YW-R-10)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黄文林刘鹤宋丽萍王宗烨高诗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外源
  • 1篇外源基因
  • 1篇纳米
  • 1篇聚乙烯亚胺
  • 1篇基因
  • 1篇PTEN基因
  • 1篇DNA
  • 1篇GFP基因
  • 1篇MDCK细胞
  • 1篇MIRNA
  • 1篇病毒
  • 1篇病毒复制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篇刘鹤
  • 2篇黄文林
  • 1篇张超
  • 1篇高诗娟
  • 1篇宋丽萍
  • 1篇王宗烨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聚乙烯亚胺包裹小环DNA形成的纳米颗粒传输外源基因的性质表征
2010年
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非病毒载体,能高效转染肿瘤细胞。小环DNA是一种去除质粒细菌骨架,只含有目的基因表达框的环状DNA分子。与普通质粒相比,小环DNA具有表达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使用PEI包裹携带报告基因gfp和抑癌基因pten小环DNA载体,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了该传输系统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效应。凝胶阻滞实验、电镜实验及MTT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PEI包裹小环DNA和质粒DNA体系性质无显著的差别,并且2种复合物对细胞毒性亦无明显差别;但是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显示由于PEI可以包裹更多数量的小环DNA,所以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复合物粒径要略大于包裹质粒DNA形成的复合物粒径。荧光显微镜实验、real-time PCR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复合物对细胞的转染效率要远远高于PEI包裹质粒DNA所形成的复合物,并且小环所携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要远远高于质粒DNA所携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实验结果表明,PEI包裹小环DNA形成的纳米颗粒在细胞转染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表达效率,这一研究结果为PEI包裹小环DNA的非病毒载体系统在传输外源基因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张超刘鹤高诗娟黄文林王宗烨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GFP基因PTEN基因
miR26a和miR939调控H1N1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发现microRNAs(miRNAs)可以参与调控病毒在宿主细胞内感染和复制的过程。作者研究了两条miRNAs对H1N1型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影响。【方法】构建miR26a和miR939的高效表达载体,并将这两种表达载体转入MDCK细胞中,24 h后用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转染后的MDCK(Madindardy canine kidney)细胞,接种72 h后,检测流感病毒的复制情况,研究miR26a和miR939对H1N1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内复制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miRNAs的表达载体可以在细胞内高效表达miRNAs,不同的miRNAs对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复制的调控作用不同,miR26a可以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而miR939则促进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的作用。【结论】细胞内miRNAs可以调控H1N1型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过程,本文首次报导miR26a和miR939在流感病毒复制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刘鹤宋丽萍黄文林
关键词:MIRNAMDCK细胞病毒复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