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20050)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余树苹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孔子
  • 1篇真诚
  • 1篇儒学
  • 1篇儒学研究
  • 1篇起式
  • 1篇虔诚
  • 1篇理雅各
  • 1篇教育
  • 1篇孔子形象
  • 1篇教化

机构

  • 2篇深圳大学

作者

  • 1篇余树苹

传媒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现代哲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诚”之“诚”——由理雅各对孔子的质疑所引起的“诚”问题讨论被引量:4
2012年
理雅各是17世纪的英国传教士,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中国经典进行了系统翻译,他所翻译的文本,成为中外学者再翻译中国经典的借鉴,其影响力至今未被超越。在理雅各对《论语》及孔子的译介中,有一个问题十分特别,即他对孔子为人是否"诚"的追问,这在尊孔子为圣人的中国人眼里感觉新鲜而扎眼。理雅各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对某些访客"辞以疾"又"取瑟而歌"、"使之闻之"的做法,质疑孔子是否"虔诚"、"真诚"。我们可以由此探讨中外研究者对孔子"诚"问题的不同解读,深入对"诚"范畴的古典含义、中西差别的认识,考察圣人的"诚"与一般人对"诚"的理解有何差异,这将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余树苹
关键词:虔诚真诚理雅各孔子
创新与唤起式教化——评《通过孔子而思》中的孔子形象及安乐哲的儒学研究
2018年
《通过孔子而思》是郝大维与安乐哲较早期的著作,作者基于对中国哲学"情境本体论"的判断,以概念关联建构的方式,将"义"置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地位,阐发孔子思想的创新性,并将孔子的教育方式定义为"唤起式教育"。其诠释的逻辑理路有哲学思考的魅力,也面临诸多质疑:"义"在孔子思想中是否为核心概念?创新性是否为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特性?创造性诠释的限度与意义何在?美国汉学家的诠释为我们理解儒学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考。
余树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