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1094)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裴秋玲韩光梁江高怡张蕊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中国石油集团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沈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毒
  • 6篇砷中毒
  • 5篇细胞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基因
  • 3篇单链
  • 3篇单链构象
  • 3篇单链构象多态...
  • 3篇地方性砷中毒
  • 3篇易感
  • 3篇易感性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合酶
  • 2篇蛋白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裴秋玲
  • 5篇梁江
  • 5篇韩光
  • 4篇高怡
  • 3篇张蕊
  • 2篇田凤洁
  • 2篇孙莉
  • 2篇范兴君
  • 2篇侯文胜
  • 1篇范淑兰
  • 1篇田凤
  • 1篇高艳芳
  • 1篇郭鲜妮
  • 1篇张晶
  • 1篇李秀云
  • 1篇苏林梁
  • 1篇穆进军
  • 1篇张文改
  • 1篇张爱民

传媒

  • 3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经济发展方式...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饮水型砷暴露人群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饮水型砷暴露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2006年,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砷中毒病区选择有饮水砷接触史,有慢性砷中毒症状的53例(男性26例、女性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当地无慢性砷中毒症状者48例(男性23例,女性2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AP法)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检测。结果病例组外周血CD^3+、CD^4+和CD^4+/CD^8+[(41.89±11.58)%、(25.60±9.05)%、1.02±0.41]低于对照组[(68.38±7.23)%、(39.17±4.28)%、1.69±0.56,t=13.61、18.72、14.79,P均〈0.05];病例组CD^8+[(25.30±6.85)%]与对照组[(23.54±8.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7,P〉0.05)。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D^4+、CD^8+与性别有关(t=-3.05、-4.30,P均〈0.05);病例组CD^3+、CD^4+、CD^8+、CD^4+/CD^8+,男性分别为(40.65±10.06)%、(24.48±6.29)%、(24.52±8.16)%、0.98±0.25,与女性[(43.07±12.96)%、(26.77±3.12)%、(26.50±9.32)%、1.07±0.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6、3.05、0.30、2.10,P均〉0.05)。结论饮水型慢性砷中毒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作用,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为提供慢性砷中毒早期诊断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高怡韩光梁江田凤洁裴秋玲
关键词:砷中毒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
PNP基因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砷代谢相关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单核苷酸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79名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和110名正常人群PNP基因第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并进一步对异常带型进行直接DNA测序,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对多态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15位密码子GAA→AAA突变、51位密码子GGT→C/AGT突变和51位密码子GGT→AGT突变的发生率(11.4%)低于对照组(19.1%);病例组20位密码子CAC→CAT突变的发生率(10.1%)低于对照组(17.3%);病例组57位密码子CCC→CCT突变的发生率(22.8%)低于对照组(38.2%),但五种突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PNP基因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仍无统计学意义,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相同。结论虽然病例组PNP基因第2外显子上的多态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分析的样本量较小,或者是有关的多态性位点在PNP基因其他的外显子或非编码区上有关。
侯文胜张丽芳裴秋玲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嘌呤核苷磷酸化酶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基因测序
三价砷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砷代谢相关酶三价砷甲基转移酶[arsenic(+3oxidationstate)methyltransferase,AS3M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RFLP—SSCP)技术对79名砷中毒患者和110名正常健康人群外周血中AS3MT基因第8内含子和第9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并进一步对异常带型进行直接DNA测序,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对AS3MT基因多态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AS3MT基因第8内含子上9149位碱基(AS3MT_9149)A—C突变的发生率(19.O%,15/79)低于对照组(23.6%,26/110),病例组AS3MT基因第9外显子上287位密码子(AS3MT-287)ATG—AC/TG突变的发生率(10.1%,8/79)低于对照组(11.8%,13/11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AS3MT基因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仍无统计学意义[AS3MT-9149:比值比(OR)=0.59,95%可信区间(C/)为O.26—1.31,P=0.195;AS3Mn287:OR=0.85,95%C/为0.32—2.30,P=0.751]。结论AS3MT-9149和AS3MT-287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无显著关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分析的样本量较小,或者是有关的多态性位点在AS3MT基因其他的外显子或非编码区上有关。
侯文胜张丽芳裴秋玲
关键词:砷中毒限制性片段长度
GSTO1-1基因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砷代谢相关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Omega 1-1(GSTO1-1)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于2006年,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79名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和110名正常人群外周血中GSTO1-1基因第4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并进一步对异常带型进行直接DNA测序,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对多态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131位密码子新的沉默突变131Ile(ATC)的携带率(2.5%)高于对照组(1.8%);病例组140位密码子突变140Asp的携带率(38.0%)高于对照组(32.7%);病例组155位密码子突变155Glu/Val的携带率(3.8%)高于对照组(2.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GSTO1-1基因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STO1-1基因第4外显子上密码子131、140和155位点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无显著关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分析的样本量较小、有关的多态性位点在GSTO1-1基因其他的外显子或非编码区上有关。
侯文胜张丽芳裴秋玲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饮水型砷暴露人群淋巴细胞DNA损伤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饮水型砷暴露地区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方法应用彗星试验,检测54例地砷病区有皮损患者(病例组)和51名无皮损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采集研究对象的尿液检测尿砷水平。调查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农药接触史等。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彗星尾长分别为(12.34±5.22),(7.35±3.6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砷分别为(1.61±0.41),(1.52±0.55)ng/1 000 g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和饮水年限为DNA损伤的危险因素。未发现饮酒对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有影响。结论吸烟和饮水年限是DNA损伤的危险因素,彗星试验可作为砷污染地区人群健康监测的早期指标。
田凤韩光梁江高怡裴秋玲
关键词:DNA损伤彗星试验
茶多酚对亚砷酸钠致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梁江裴秋玲韩光张蕊张文改侯文胜李秀云
关键词:茶多酚亚砷酸钠单细胞凝胶电泳微核试验
饮水型砷污染地区人群淋巴细胞DNA损伤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饮水型砷污染地区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方法应用彗星试验,评价54例地砷病区有皮损患者(病例组)和51例无皮损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采集研究对象的尿液,用于检测尿砷水平。利用调查表收集...
田凤韩光梁江高怡孙莉范兴君张晶裴秋玲
关键词:毒理DNA损伤彗星试验
文献传递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2基因突变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表型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2(MRP1、MRP2)基因突变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表型的影响。方法在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高发区朔州市朔城区的3个自然村,对常住人口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中筛选出在当地居住20年以上的居民作为凋查对象并进行临床检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将临床诊断为地方性砷中毒的75名患者作为砷中毒组,其余164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外周血,其中砷中毒组75份,对照组118份,提取DNA。对MRP1基因第2、17、23外显子和MRP2基因第10、18、31外显子进行扩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基因突变率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39份,其中砷中毒组75份,对照组164份。两组人群在年龄[(58.85±11.26)岁与(45.73±11.92)岁]、性别[男性57.3%(43/75)与27.4%(45/164)]、吸烟[46.7%(35/75)与21-3%(35/164)]、农药接触史[41.3%(31/75)与29.3%(48/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分别为3.378、3.553、3.225、1.864,P〈0.叭或〈0.05];在饮酒[17.3%(13/75)与8.5%(14/164)]、果蔬摄入[5.3%(4/75)与9.1%(15/164)]、肉蛋奶摄入[34.7%(26/75)与30.5%(50/1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836、0.560、1.210,P〉0.05)。MRP1的第23外显子和MRP2的第18外显子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突变:MRP1的第2外显子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中突变检出率分别为8.00%(6/75)和5.93%(7/118),第17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3.33%(10/75)和8.47%(10/118);MRP2第10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2.67%(17/75)�
张蕊侯文胜高艳芳苏林梁梁江高怡田凤洁韩光穆进军范淑兰张爱民裴秋玲
关键词:砷中毒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低剂量亚慢性砷中毒家兔血液常规检查指标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亚慢性砷中毒家兔血液常规检查指标的变化,为筛选低砷暴露的早期损伤指标提供依据。方法将12只健康雄性家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亚砷酸钠(NaAsO2)染毒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只。对照组家兔饮用自来水,3个染毒组分别饮用含砷量为10、50、250gg/L的自来水溶液。8周时于家兔耳缘静脉取50ul抗凝血,用ABX-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系统[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M%)、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单核细胞绝对值(MON)、单核细胞百分比(MON%)]、红细胞系统[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共18项指标。结果各染毒组WBC、GRA、GRA%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PLT、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7、4.20,P〈0.05),其中高剂量组PLT[(221.33±22.50)×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292.00±16.97)×10^9/L,P〈0.05],中剂量组MPV[(5.57±0.46)fL]也明显低于对照组[(7.10±0.99)fL,P〈0.05];其余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低剂量亚慢性砷中毒可造成家兔血液系统改变,血液常规检查可作为砷中毒的早期损伤指标。
郭鲜妮薛瑞霞范兴君孙莉裴秋玲
关键词:砷中毒血液血细胞计数
人类MRP1和MRP2基因多态性与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张蕊裴秋玲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