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016211004)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邓小鹿吴丽文张慈柳何芳彭镜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鼠脑
  • 1篇通透性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内皮
  • 1篇微血管内皮细...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脑微血管...
  • 1篇脑微血管
  • 1篇脑微血管内皮...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RHOA
  • 1篇F-ACTI...
  • 1篇LPS诱导

机构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篇尹飞
  • 1篇彭镜
  • 1篇何芳
  • 1篇张慈柳
  • 1篇吴丽文
  • 1篇邓小鹿

传媒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LPS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分子机制(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培养至融合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为实验对象,利用跨内皮细胞电阻抗(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检测LPS对bEnd.3细胞屏障功能的改变及C3转移酶预处理后对其的影响。Pull down法和报告基因法分别测定RhoA和NF-κB活性。直接荧光染色法观察bEnd.3细胞F-actin的分布变化。结果:LPS作用3h后,bEnd.3细胞TEER值明显下降[(53.67±2.01)Ω·cm2],作用12h后达最低[(37.67±3.05)Ω·cm2],3,6,12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3转移酶预处理后,LPS作用3,12h时细胞TEER值分别为(60.67±4.05)Ω·cm2和(40.60±2.33)Ω·cm2,均比相应时间点未预处理细胞的TEER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作用bEnd.3细胞0.5h后RhoA明显活化,NF-κB活性增加,C3转移酶预处理后其NF-κB活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荧光染色发现在LPS作用3h后细胞出现明显的F-actin重构,其程度随LPS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而C3转移酶预处理细胞F-actin重构发生较晚且程度较轻。结论:LPS通过使F-actin重组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RhoA和NF-κB均参与此过程,且NF-κB信号分子受RhoA调控。
何芳尹飞彭镜邓小鹿吴丽文张慈柳
关键词:RHOAF-ACTIN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