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GGA01036)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姜勇李卓刘殿玮解杰姜惠丽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Wnt3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对神经发生的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Wnt3a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对神经发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Wnt3aⅠ组、Wnt3aⅡ组、Wnt3aⅢ组、Wnt3aⅣ组和DKK-1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模型通过枕大池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的神经发生情况,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Wnt通路信号分子散乱蛋白-1(Dvl-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Wnt3a剂量升高,各组中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P<0.05),各组中Dvl-1与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也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给予经典Wnt通路抑制剂DKK-1后,Dvl-1、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与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中,Wnt3a可能通过经典Wn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发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 李卓姜惠丽刘殿玮解杰姜勇
- 关键词:神经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间接免疫荧光法WNT3AΒ-连环蛋白
- Wnt3a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对神经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Wnt3a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对神经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将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及干预组(Wnt3a组),每组25只;采用枕大池自体注血方法建立SAH模型,各组于出血后0、12、24、48、72 h取脑。Western bloting检测LC3Ⅱ与LC3Ⅰ的比值、Beclin-1、Caspase-3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的自噬和凋亡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ing结果显示,SAH组LC3Ⅱ/Ⅰ、Beclin-1出血后呈升高趋势,于24 h达高峰,24 h时间点Wnt3a组LC3Ⅱ、Beclin-1的表达较SAH组明显(P<0.05)。SAH组出血后Caspase-3升高,48h达高峰,Wnt3a组Caspase-3表达较SAH组减少(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AH组相比,Wnt3a组24 h时间点Beclin-1阳性神经元增多,48 h时Bax阳性神经元与凋亡细胞均减少(P<0.05)。结论 Wnt3a可以促进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元自噬,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任宝鑫马云峰刘殿伟李卓姜勇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WNT3A自噬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