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0716)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宝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儒家
  • 2篇政教
  • 2篇魏晋
  • 2篇文风
  • 2篇辑佚
  • 2篇赋格
  • 1篇玄学
  • 1篇扬雄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类
  • 1篇儒学
  • 1篇诗文
  • 1篇诗文集
  • 1篇士风
  • 1篇陶渊明
  • 1篇天命观
  • 1篇全集
  • 1篇人格
  • 1篇人格建构
  • 1篇人化

机构

  • 9篇西华师范大学
  • 7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0篇孙宝

传媒

  • 3篇古籍整理研究...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祝允明诗文集辑佚——以明清至今书法艺术类、地方类文献为视角
2013年
祝允明诗文集主要包括《祝氏集略》(或《怀星堂全集》)30卷、《枝山诗文集》4卷、《艳体诗册》等内容,在此之外散佚的诗文均在辑佚范围。据明清至今的书法艺术类及地方类文献,可辑出诗歌26首以及序、铭、跋、疏、论、评等各类应用文53篇、词4首。尤其其4首词作,可补《全明词》、《全明词补编》之阙。
孙宝
关键词:祝允明辑佚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作年考论被引量:2
2012年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是南朝文人乐府的开山之作,但其在内容及创作时间的认定方面尚有争议。从文本分析、知人论世等角度入手,可以论定《鼓吹铙歌》十五首的创作主题具有多样性,也并非完成于一时。这一组诗中最早的作品始于隆安四年,为歌颂桓玄、桓温父子而作;最后的作品完成于义熙五年或稍后,为歌颂刘裕而作。这一组作品与何承天晋末政治生涯的变迁息息相关,既是其政治褒贬态度的反映,也是透视其内心复杂情感世界的镜子。
孙宝
关键词:文人化
礼法兼治与刘宋士人人格建构
2012年
刘宋时期儒学复振的核心是礼法兼治。在崇礼重法的背景下,士人地位提高,礼学著述的数量增加,以儒立身、以礼持家的名门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玄学学术化,众多文士与名僧大德结交,佛教也日渐强调礼法的普世性、合理性。刘宋士人大多囿于门阀利益,移忠作孝,强调对儒家礼法传统的灵活继承,在进退出处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人格特征。
孙宝
关键词:佛学玄学
晋初儒运复振与文风新变
2012年
晋初强化儒学的官方地位,并以经明行修作为征选孝秀之士的重要标准,客观上加快了吴、蜀两地士人北上的进程,促进了太康文坛南北文风的交汇与繁荣。这一时期兼综众经成为儒学探研的主要特色,许多儒者还将文学创作作为重要的修养手段或晋身之阶,也促使晋初文坛呈现博学化的创作趋向。名教与自然之辨,出现调和的态势,玄学因素渗透到儒学研究中来,晋初文士也多具有玄儒融合的人格风貌。晋初移忠作孝的国策,促进文学创作主题伦理化和大量文学家族的出现,并对整个西晋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孙宝
关键词:儒学文坛伦理
陶渊明“六经”观及其文风建构被引量:1
2014年
陶渊明遍综群经,别铸自我新知,形成鲜明的"六经观",主要包括儒家仁孝伦理观、居易天命观和刚健人格观等内容,它们又对陶渊明的文风建构产生深刻影响。在晋宋之交玄风渐衰之际,陶渊明以清新质朴、开心见性的方式表达了对儒学价值观念的皈依和传扬,既是元嘉文坛儒化文风趋盛的先声,又开启了南朝士人儒家进取价值观与闲适生活态度碰撞、融通的文学主题。
孙宝
关键词:陶渊明六经
五礼制度沿革与萧梁文运兴变被引量:2
2016年
萧梁五礼制度历经天监四年至普通六年的确立期,普通六年至中大同年间的佛化期,以及太清、承圣、太平年间的反思批判期。萧衍、萧统、沈约、任昉、徐勉、陆倕、到洽、张缵等诸多文坛名士主导或参与议礼、制礼事宜,深湛的礼学修养与经学根底渗透到创作中来,进而对文运变转产生深刻影响。萧梁文坛随着五礼制度的沿革,先后呈现梁初崇典尚雅、中期典丽分趋、末期文道相分的阶段性特征。萧纲针对五礼制度化过度干预文事创作的弊端,主张文学娱情审美功能与载道宣教功能的彻底疏离。萧绎在梁末乱局中重新标举忠孝治国,深入批判文道相分的弊症,试图走出文道相合的折中之路。
孙宝
儒家政教文艺观与魏晋赋格建构
2012年
在三国儒运衰微、西晋复振、东晋玄儒消长的过程中,宣扬王权一统、四海归一仍是此间重要的文人心态和文学命题;魏晋咏物赋具有鲜明的儒家"比德"观的痕迹,而其篇幅容量和表现技法又有着异于汉赋的细入、周密、采缛等特点。此外,魏晋的变乱局势激发了文人关注个体生命价值、追求个性自由、独立批判、注重挖掘和表现内在情志等主题,更是创新性地拓展了汉赋言志讽喻的传统。儒家政治文艺观念在流变中不断向魏晋辞赋渗透,并对魏晋辞赋精神气格的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魏晋辞赋对于儒学影响的剥离运动也始终存在。魏晋玄儒并济的赋风、东晋玄言赋的兴起与纯自然化笔法的推广,均是其表现。
孙宝
关键词:儒家魏晋辞赋
徐有贞别集版本及佚作辑考——以明清方志及艺术类文献为视角
2015年
徐有贞诗文集主要包括《武功集》5卷、《天全翁集》5卷等内容,此外散佚的诗文均在辑佚范围。据明清至今的方志及艺术类文献,可辑出徐有贞散佚诗歌18首、词4首以及各类应用文26篇,存目4篇。上述佚诗、佚文对了解吴中派文人早期结社、交游等活动有一定价值。此外,徐有贞为同乡袁颢所作《袁氏家训序》,对揭示袁颢曾孙袁黄《了凡四训》由儒入佛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孙宝
关键词:辑佚
五礼制度化与萧齐士风建构
2012年
五礼制度化对萧齐士风至少从四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一,培养大批儒学学者,弘扬了崇儒尊孔的学风;其二,将婚丧等关系民生日用的仪俗纳入礼制的轨道,使崇俭尚孝、博文约礼等原则得以推广,促进淳良民风、士风的普及;其三,以修订五礼制度为契机,萧齐王室大力招募文学、宾友,使这一群体呈现出职官化、集群化的特点,通过君臣之间、士友之际的相互推毂、广为邀誉,使某些个人忠义廉明的品质获得了群体化认同,促进了忠义精神的群际传播;其四,萧齐吉礼建设的图谶化成为五礼制度化的重大妨碍,士人弃绝淫祀、申经反谶的举措,体现出萧齐士人高扬儒家理性精神以维护儒家祭祀合法性、权威性的努力。
孙宝
关键词:士风
儒家政教观与魏晋赋格建构被引量:1
2012年
在三国儒运衰微、西晋儒术复振、东晋玄儒消长的过程中,宣扬王权一统、四海归一仍是其间重要的文人心态和文学命题。魏晋咏物赋具有鲜明的儒家"比德"观的痕迹,而其篇幅容量和表现技法又有着异于汉赋的细入、周密、采缛等特点。此外,魏晋的变乱局势激发了文人关注个体生命价值、追求个性自由、独立批判、注重挖掘和表现内在情志等主题,更是创新性的拓展了汉赋言志讽喻的传统。儒家政治文艺观念在流变中不断向魏晋辞赋渗透,并对魏晋辞赋精神气格的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魏晋辞赋对于儒学影响的剥离运动也始终存在。魏晋玄儒并济的赋风、东晋玄言赋的兴起与纯自然化笔法的推广,均是其表现。
孙宝
关键词:赋格扬雄班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