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X036)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魏涛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司马光
  • 4篇哲学
  • 3篇道统
  • 2篇中庸
  • 2篇佚书
  • 2篇理学
  • 2篇辑考
  • 1篇新儒学
  • 1篇缘何
  • 1篇哲学价值
  • 1篇中国哲学
  • 1篇儒学
  • 1篇视界
  • 1篇视阈
  • 1篇问题辨析
  • 1篇辨析
  • 1篇LT

机构

  • 8篇郑州大学

作者

  • 8篇魏涛

传媒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晋阳学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

  • 6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儒学理论建构视阈下的司马光哲学价值新探被引量:3
2012年
在儒家经学变革与唐宋儒学转型之际,在新儒学理论建构的多样化经典选择体系之大背景下,司马光的哲学理论建构特点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从儒家经学发展的多元路径上看,司马光提出了一条与北宋其他儒者迥然不同的为学进路。他以《潜虚》为纲维,建构了一个由中和之气到中和之政的内圣与外王相贯通的理论体系。以理学的理论建构标准来考量,司马光的思想学说虽然与理学有别,不能将其定位为"理学的重要创始人",但却有着特殊的理论意义。就对儒家传统的秉承而言,司马光的中和哲学提供了一种与王安石不同的社会变革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魏涛
关键词:司马光哲学新儒学道统
朱熹道统理论与思想视界中的司马光被引量:2
2013年
朱熹与司马光的关系成为准确把握和理解司马光思想历史影响问题非常重要的环节。据考,过去在有关司马光与理学之关系中被引以为证的《六先生画像赞》和《沧州精舍告先圣文》不可纳入到朱熹道统理论的发展脉络下予以解释。以二程学说作为儒学正统,其它各家在他看来可能都不够纯粹,故弃置不录。此乃朱熹未将司马光列入儒家道统的最为重要的因缘。经史观及在对孟子理解上的分歧,只能说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朱熹那里司马光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却不能成为朱熹未将司马光纳入到其道统理论谱系中的重要缘由。
魏涛
关键词:司马光道统
司马光佚书《〈大学〉〈中庸〉广义》辑考
司马光哲学是北宋哲学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哲学意义的显发主要是通过对《大学》、《中庸》的阐释完成其理论体系建构的。作为其诸多哲学著作中最为重要的《<大学><中庸>广义》一书,在成书之后不久即佚失,这为深入研究司马光的...
魏涛
关键词:司马光佚书
文献传递
朱熹缘何未将司马光纳入道学谱系被引量:2
2013年
朱熹为什么未将司马光纳入到儒家道统谱系是宋代学术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六先生画像赞》和《沧州精舍告先圣文》并非是朱熹道统理论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文献,其道统观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从"六先生"到"北宋五子"的转变历程。视二程及其弟子学说为儒学正统的门户之见,及在经史观、对孟子理解及话语体系建构上的差异与分歧,构成了朱熹于道统观中疏离司马光的重要因缘。
魏涛
关键词:司马光道统
改革开放以来司马光哲学研究述评
2012年
司马光哲学研究在现代学术中虽非亮点却争议颇大。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围绕司马光思想是否来源于荀学,其气论是否可以定位为气本论,在其气论中虚是否可以与气相等同及司马光与理学之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些讨论虽然有力地推动了既往的研究,但也在司马光思想的归属、司马光气论中的虚气关系及其与同时代气论哲学之关系,司马光气论独特的理论价值和贡献,司马光在理学思想史上的定位等问题上为新时期的司马光哲学研究留下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和诠释的可能。
魏涛
关键词:司马光中国哲学
司马光佚书《<大学><中庸>广义》辑考
2013年
司马光哲学是北宋哲学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哲学意义的显发主要是通过对《大学》、《中庸》的阐释完成其理论体系建构的。作为其诸多哲学著作中最为重要的《〈大学〉〈中庸〉广义》一书,在成书之后不久即佚失,这为深入研究司马光的哲学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借助于相关典籍对该佚书进行重新整理形成辑本,并结合司马光文集及其他著作对辑本略加参校,这对于司马光中和论、《中庸》诠释史及唐宋"四书升格"运动的研究,甚而司马光在哲学史上重要地位的彰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魏涛
关键词:司马光佚书
司马光与理学关系问题辨析
2013年
司马光与理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争论了近千年的学术公案。从理学理论的根本特质来看,尽管司马光藉由中和论建立了一个思辨性较强的思想体系,对理学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其在体用思维这一根本点上的缺失,致使无论从其哲学的思辨性、义利观,还是对佛道的态度来看,皆与张载、二程等理学家有相当的距离。基于其独特的经典选择和理论建构,不可简单将其归于理学家的行列,所谓司马光属于"理学之重要创立者""理学之偏师"和"理学非主流派"的说法都是难以成立的。
魏涛
关键词:司马光哲学理学
司马光与理学关系之再讨论被引量:1
2013年
司马光与理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争论了近千年的学术公案。从新儒学发展理论建构的视角来看,尽管司马光藉由中和论建立了一个思辨性较强的思想体系,对于理学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在体用思维这一根本点上的缺失,致使无论从其哲学的思辨性、义利观,还是其对佛道的态度来看,皆与张载、二程等理学家有相当的距离。基于其独特的经典选择和理论特点,不可简单地将其归于理学家的行列,所谓的司马光属于"理学之重要创立者""、理学之偏师"和"理学非主流派"的说法,都是难以成立的。
魏涛
关键词:司马光哲学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