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5D13)

作品数:25 被引量:533H指数:17
相关作者:王振林尹燕枰闫素辉戴忠民蔡瑞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德州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小麦
  • 15篇籽粒
  • 14篇淀粉
  • 10篇酶活性
  • 7篇籽粒淀粉
  • 7篇相关酶
  • 7篇相关酶活性
  • 6篇淀粉粒
  • 5篇蛋白质
  • 5篇小麦籽粒
  • 5篇粒度
  • 5篇粒度分布
  • 4篇淀粉合成
  • 4篇冬小麦
  • 4篇小麦品种
  • 4篇花后
  • 4篇灌浆
  • 4篇高温
  • 3篇氮代谢
  • 3篇氮素

机构

  • 25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德州学院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作者

  • 24篇尹燕枰
  • 24篇王振林
  • 14篇闫素辉
  • 13篇戴忠民
  • 13篇蔡瑞国
  • 12篇李文阳
  • 9篇梁太波
  • 8篇张敏
  • 7篇耿庆辉
  • 6篇王平
  • 5篇邬云海
  • 5篇李勇
  • 3篇付国占
  • 2篇严美玲
  • 2篇高荣岐
  • 2篇于安玲
  • 2篇姜春明
  • 2篇李圣福
  • 2篇贺明荣
  • 2篇顾锋

传媒

  • 13篇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后高温、弱光及其双重胁迫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增重进程的影响被引量:28
2007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弱光和温光双重胁迫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增重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中期温光双重胁迫处理对小麦粒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时期3种处理后,单粒重的降低主要是缓增期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显著降低所致,而灌浆持续期对其影响较小。灌浆进程中籽粒GA3含量的降低或ABA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导致平均与最大灌浆速率以及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变化的生理原因。对籽粒各内源激素变化速率之间及其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相关分析表明,对籽粒灌浆速率的调节作用GA3主要体现在灌浆前期(开花后7~12d)和后期(开花后19~28d);而ABA主要是在灌浆中期(开花后12~19d),且籽粒平均灌浆速率与ABA之间的关系要比其与GA3的关系相对密切。整个籽粒灌浆过程,ZR和IAA含量变化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刘霞穆春华尹燕枰姜春明王振林
关键词:小麦高温弱光内源激素籽粒灌浆进程
两种供水条件下两穗型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2
2007年
在灌溉和旱作2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大穗型(山农710331和潍麦8号)和多穗型(济南17和鲁麦21)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淀粉积累速率(SAR)和蔗糖合成酶(SS)、ADPG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成酶(SSS和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等活性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灌溉条件下大穗型品种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多穗型品种,旱作栽培条件下两穗型品种间差异变小。旱作栽培宜于增加灌浆前、中期AGPase、SS和SBE的活性,尤其对多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在灌浆中后期比多穗型品种具有更强的淀粉合成能力,但对水分较为敏感。用Richards方程模拟籽粒淀粉积累过程表明,大穗型品种籽粒淀粉积累时间长、速率高,是其淀粉积累量高的原因。
戴忠民王振林高凤菊李文阳闫素辉蔡瑞国张敏尹燕枰
关键词:穗型淀粉合成旱作
旱作与节水灌溉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通过对灌溉与旱作条件下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阐明不同灌溉制度下小麦淀粉积累的酶学机制。【方法】在灌溉和旱作两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两个小麦品种蔗糖代谢、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旱作栽培有利于增加小麦灌浆前中期淀粉积累速率、ADPG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表明旱作栽培能提高小麦籽粒灌浆前期生理活性、促进籽粒淀粉的合成与积累。通过比较淀粉积累速率与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淀粉积累速率与蔗糖合成酶(SS)、AGPase、SSS和GBSS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这些酶在淀粉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而源器官制造的光合产物的减少并不是抑制籽粒淀粉积累的因素。【结论】旱作栽培能提高小麦灌浆前、中期的淀粉积累速率和淀粉合成酶活性,在籽粒灌浆后期则显著降低淀粉积累速率及其酶活性,表明旱作栽培能使库活性增强,促进籽粒淀粉的合成与积累。
戴忠民王振林张敏李文阳闫素辉蔡瑞国尹燕枰
关键词:小麦淀粉合成灌溉旱作
盐胁迫环境下不同抗盐性小麦品种幼苗长势和内源激素的变化被引量:56
2008年
采用两种浓度NaC l溶液,对不同抗盐性小麦品种德抗961(抗盐性强)和泰山9818(抗盐性弱)萌发期幼苗进行胁迫处理,观察其幼苗长势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小麦幼苗生长,抗盐性弱的泰山9818受抑制较重。苗、根ABA含量随盐胁迫浓度增加而提高,泰山9818的增幅高于德抗961。苗、根IAA含量随盐胁迫浓度增加而降低,但德抗961的IAA含量高于泰山9818,说明盐胁迫下抗盐性强的品种具有较高IAA合成量。2品种GA3含量变化因盐胁迫浓度而异。在低盐胁迫下抗盐性强的品种苗中GA3含量提高以适应盐胁迫利于苗的生长,在高盐胁迫下2品种GA3含量降低。盐胁迫使苗中ZR含量增加,且德抗961的苗中ZR含量高于泰山9818,而根中ZR含量则前者低,说明盐胁迫下抗盐性强的品种可迅速将根部合成的ZR向苗中转移,促进苗的生长。2品种IAA/ABA、GA3/ABA比值随盐胁迫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下降,德抗961 IAA/ABA比值大于泰山9818。在盐胁迫下,抗盐性强的品种协调自身激素平衡的能力较强可能是其生长受抑制较小的重要原因。
张敏蔡瑞国李慧芝李建敏戴忠民王振林尹燕枰
关键词:盐胁迫小麦内源激素
旱作和灌溉条件下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3
2008年
在灌溉和旱作2种栽培条件下,以籽粒淀粉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鲁麦21和德99-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籽粒淀粉粒的分布特征及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与灌溉栽培相比,旱作栽培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籽粒B型淀粉粒(2.0-9.8μm和〈9.8μm)的体积、表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而粒径〉18.8μm的A型淀粉粒的体积、表面积百分比明显减少。水分亏缺降低了2个品种的籽粒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而增加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这表明旱作栽培有利于小麦籽粒品质的改善。相关分析表明,2个品种籽粒的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均与2.0-9.8μm和〈9.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负相关,与9.8-18.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2.0-9.8μm和〈9.8μm的淀粉粒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而与9.8-18.8μm的淀粉粒呈负相关。表明小淀粉粒(2.0-9.8μm和〈9.8μm)的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而大淀粉粒(9.8-18.8μm和〉9.8μm)具有较高的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
戴忠民尹燕枰张敏李文阳闫素辉蔡瑞国王振林
关键词: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灌溉旱作
大穗型小麦品种强、弱势籽粒淀粉积累和相关酶活性的比较被引量:11
2008年
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个大穗型小麦品种山农12和PH01-35为材料,对籽粒发育过程中强、弱势籽粒淀粉积累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强势粒直链淀粉积累量和支链淀粉积累量均高于弱势粒。Logistic方程模拟淀粉积累过程,强势粒淀粉积累起始势(Co)高,活跃持续期长,平均积累速率(Rmean)高,最终淀粉积累量高。籽粒蔗糖合酶(SS)、ADPG焦磷酸化酶(AGPase)、UDPG焦磷酸化酶(UGPase)、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强势粒上述酶活性均高于弱势粒。花后7-21d,弱势粒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强势粒,表明弱势粒淀粉积累量低,并不以其淀粉合成底物的供给为限制因子,而主要与淀粉合成能力低有关,同时与籽粒灌浆前期胚乳细胞的数量关系密切。
梁太波尹燕枰蔡瑞国闫素辉李文阳耿庆辉王平王振林
关键词:强势粒弱势粒淀粉合成大穗型
施硫对小麦子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与巯基、二硫键的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在土壤耕层有效硫含量为7.28 mg/kg的条件下,选用不同冬小麦品种济麦20、淄麦12、鲁麦21和山农139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硫肥对小麦不同穗位和不同粒位子粒蛋白质与巯基、二硫键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对上部穗位粒的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作用大于其他穗位粒;增加了高蛋白含量品种济麦20和淄麦12的弱势粒子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了上部小穗位子粒和中部穗位强势粒的巯基含量,提高了不同穗位子粒二硫键含量;而对不同粒位子粒二硫键含量的影响则因品种而异。施用硫肥使小麦面粉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评价值均有一定提高,但不同品质指标对施用硫肥的反应存在差异。与子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相反,巯基的含量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规律;二硫键的含量变化趋势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相似,但最小值出现时间略有延迟。
李府王振林李文阳王平王树刚王海伟尹燕枰
关键词:硫肥小麦蛋白质巯基二硫键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淀粉粒度的分布特征被引量:31
2008年
选用小麦强筋品种德丰3号、德99-3和弱筋品种滨育535和鲁麦21,研究了籽粒中淀粉粒度、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和表面积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熟期小麦籽粒含有A(>9.8μm)、B(<9.8μm)两种类型淀粉粒,其粒径为0.37~52.60μm。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均表现为双峰分布;淀粉粒的数目表现为单峰分布,其中B型淀粉粒数目占总数的99%以上。在强筋品种中,B型淀粉粒所占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相对较高,而弱筋品种中A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相对较高。籽粒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与2.0~9.8μm和<9.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与9.8~18.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2.0~9.8μm和<9.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9.8~18.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与其他粒径范围的淀粉粒体积无显著相关性。
戴忠民王振林张敏李文阳闫素辉蔡瑞国尹燕枰
关键词:小麦籽粒淀粉粒度粒度分布
鲁麦21和济南17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以2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小麦胚乳中淀粉粒的分布特征和变化特点。【方法】选用鲁麦21(弱筋)和济南17(强筋)两个小麦品种,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研究其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积累动态。【结果】花后不同时期小麦胚乳淀粉粒数目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0.5~1.1μm。花后7d,A-型淀粉粒已经出现,最大直径20μm;花后10d,淀粉粒直径范围扩大到30μm;至花后14d,B-型淀粉粒开始产生;花后21d又产生了一个新淀粉粒群体,即C-型淀粉粒;花后24~28d,籽粒中新淀粉粒的产生仍在继续;花后35d,主要是最小粒径淀粉粒直径的扩大。与强筋小麦济南17相比较,花后7~14d,弱筋品种鲁麦21胚乳中小于0.6μm的淀粉粒数目百分比较低,大于0.6μm的淀粉粒数目百分比较高,花后17~28d则相反。【结论】灌浆前期鲁麦21胚乳中淀粉粒的增长速率较快,而灌浆后期新淀粉粒合成能力较强。成熟期,济南17籽粒中的B-型淀粉粒所占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较高,而弱筋小麦鲁麦21的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较高。
戴忠民尹燕枰王振林
关键词:淀粉粒度粒度分布
优质小麦子粒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被引量:12
2010年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3个不同类型优质小麦品种:豫麦47(强筋品种)、山农8355(中筋品种)和豫麦50(弱筋品种),设置3个氮肥水平:施N 01、5和30 g/m2,研究了小麦子粒淀粉的粒度分布、直支链淀粉组成、糊化特性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优质小麦子粒中淀粉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14~5μm,其数目分布呈单峰或双峰曲线变化,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均呈双峰曲线变化,峰谷位于10μm处 据此可将淀粉粒分为两种类型:A型大淀粉粒(104~5μm)和B型小淀粉粒(11~0μm)。优质小麦子粒淀粉粒组成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强筋品种豫麦47子粒中B型淀粉粒的比例较高,弱筋品种豫麦50子粒中A型淀粉粒的比例较高,中筋品种山农8355居中。施氮水平对优质小麦子粒中淀粉的粒度分布存在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强筋品种豫麦47子粒中A型淀粉粒的比例提高,而B型淀粉粒的比例下降 增施氮肥后弱筋品种豫麦50和中筋品种山农8355子粒中B型淀粉粒的比例增大,而A型淀粉粒的比例降低,且前者变化的幅度较大。适量增施氮肥提高优质小麦子粒中的淀粉含量,氮肥用量进一步增大后,淀粉含量降低 增施氮肥后优质小麦子粒中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增施氮肥对优质小麦子粒淀粉的糊化特性存在较大影响,且此影响的趋势因基因型和施氮量而异。其中强筋品种豫麦47表现为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反弹值、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提高,而高峰粘度和稀懈值降低 当氮肥用量增大至30 g/m2时,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降低,而以粘度为单位的参数均提高。弱筋品种豫麦50表现为增施氮肥后,RVA参数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对应中筋品种山农8355的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B型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和表面积比例与高峰粘度和稀懈值存在显著正相关 与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反弹
顾锋蔡瑞国尹燕枰张敏李彦生王振林
关键词:优质小麦氮素水平淀粉糊化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