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4DIB3J137)

作品数:5 被引量:207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庶林尹贤刚唐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矿山研究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声发射
  • 2篇岩石破坏
  • 2篇岩石声发射
  • 1篇地应力
  • 1篇岩爆
  • 1篇岩石
  • 1篇岩石材料
  • 1篇岩石力学
  • 1篇岩体声发射
  • 1篇震源
  • 1篇震源机制
  • 1篇平静
  • 1篇前兆
  • 1篇前兆特征
  • 1篇微震
  • 1篇微震监测
  • 1篇卸载
  • 1篇量测
  • 1篇凯塞效应
  • 1篇矿震

机构

  • 5篇长沙矿山研究...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尹贤刚
  • 5篇李庶林
  • 2篇唐海燕

传媒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采矿技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岩石破坏声发射强度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86
2005年
通过对岩石单轴受压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实验,建立了岩石破坏声发射强度分维模型,研究了岩石破坏全过程各个应力水平声发射分形特征以及分形维值随实验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初期岩石试件声发射强度分形维值变化不稳定,分形维值的大小变化有反复,但从分形维值总的变化趋势来看,这一阶段的分形维值还是处于较大水平;加载中后期声发射强度分形维值出现较强的规律性,其值逐渐由大变小,试件破坏前的分形维值最小。由于实际应用中最小分形维值点(临界值点)难以确定,故提出将岩石破坏前声发射强度分形维值的持续降维作为岩石破坏的前兆特征,从而对利用声发射参数进行岩体稳定性现场监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手段。
尹贤刚李庶林唐海燕
关键词:岩石力学岩石破坏
用岩石声发射凯塞效应量测地应力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凯塞效应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介绍利用岩石声发射技术进行地应力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指出该方法具有比一般应力解除法进行现场地应力量测所特有的经济、简便、有效的优点,并且还介绍了利用该方法对厂坝铅锌矿地应力进行测试的实例,最后指明对凯塞效应有影响的一些因素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尹贤刚李庶林
关键词:岩石声发射凯塞效应地应力
不同加载条件下岩石材料破裂过程的声发射特性研究被引量:101
2010年
在刚性压力机上对岩石进行单轴全过程加载和加卸载试验,测试岩石材料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受力变形过程的应力–应变、应力–时间–声发射事件累计值、应力–时间–声发射事件率关系曲线。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加载时岩石全过程声发射特性、加卸载时岩石在卸载和重复加载时的声发射特性。试验表明:在不同的应力水平进行人为卸载时在卸载过程中岩石都会产生明显的声发射;在应力水平低于峰值强度的50%时卸载后的重复加载过程中,在未达到前次加载应力水平之前时岩样的声发射事件数很少(事件率很小)或不产生声发射,即出现典型的Kaiser效应现象;而在超过60%峰值强度的应力水平卸载后的重复加载过程中则出现明显的声发射现象,即出现所谓的Felicity现象;在加载和加卸载试验中,岩石峰后破坏过程中都产生大量的声发射事件。试验还表明,对于具有中压突增型声发射特性的岩样,都有峰值前出现声发射相对平静期现象的特点。
李庶林唐海燕
关键词:岩石声发射加卸载KAISER效应
采场安全监测管理中岩体声发射技术应用研究
岩体声发射技术是矿山采场地压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声发射实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岩体声发射技术在厂坝铅锌矿的应用,即岩体分级指标结合声发射指标对采场安全等级的划分和采场稳定性声发射动态监测预报,说明岩体声发射技术在矿山地...
尹贤刚李庶林陈黎明王小鹏
文献传递
矿山微震震源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矿山微震震源机制是揭示和认识矿震发生机理,从事矿山微震监测预报、矿震灾害防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从事矿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根据完整岩石破裂机理,从刚度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岩石动力破坏的理论条件;在总结矿山常见的岩体破坏类型的基础上,对几种基本的矿震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李庶林尹贤刚
关键词:矿震岩爆震源机制微震监测
岩石受载破坏前兆特征--声发射平静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通过岩石加载室内试验方法,测试了不同岩石破裂全过程的力学特征及其声发射特性,得到了岩石破坏全过程力学特性——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声发射事件累积数、声发射事件率等相关曲线及参数,研究了声发射事件数、事件率与应力水平、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着重讨论了一次性加载过程中非脆性破坏的岩石在加载接近峰值强度时单位时间内的应力增长速度减小,也即这一阶段出现明显的耗时现象;并且在此阶段监测到的声发射事件率出现明显下降,出现声发射相对平静阶段。而对于脆性破坏岩石来说,这一阶段则基本不存在明显的"耗时"现象,声发射的监测也没有声发射相对平静期现象。结合室内试验,还对现场岩体失稳破坏声发射监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更好地应用声发射手段进行岩体稳定性现场监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和手段。
尹贤刚李庶林
关键词:岩石破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