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3014)
- 作品数:24 被引量:212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李明忠吴徵宇卢神州孙东豪张世明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江苏大学东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应力对丝素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本文采用离心成膜法,研究了应力对丝素膜的结晶度、溶失率以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可以增加丝素膜的结晶度,减小丝素膜的溶失率,提高丝素膜的拉伸强度。
- 卢神州李明忠高鸭坤王建民吴徵宇
- 关键词:丝素膜应力结晶度溶失率
- 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被引量:16
- 2002年
- 将蚕丝丝素水溶液与水性聚氨酯充分混合后 ,可制得均匀的共混膜。共混膜内聚氨酯能阻止丝素蛋白质的结晶。随着聚氨酯所占比例的提高 ,丝素 /聚氨酯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显著改善。
- 李明忠缪俊娜柴玲华
- 关键词:丝朊聚氨酯共混膜膜结构丝素蚕丝
- 再生丝素膜对鼠胚真皮层成纤维细胞遗传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 :研究再生丝素膜 (WL组 ,HY组 ,SD组 )对大鼠鼠胚成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浸提液法在体外培养鼠胚成纤维细胞 ,计算细胞的微核率 (MNF)和染色体畸变率 (CAF) ,用单细胞电泳法 (SCGEassay)检测基因组DNA的损伤程度。结果 :WL组、SD组再生丝素膜和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微核率 (MNF)和染色体畸变率(CAF)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无明显彗星现象 ;而HY组再生丝素膜与阴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WL组和SD组再生丝素膜对种子细胞的遗传学特性无明显影响 ,优于HY组。
- 龚爱华李明忠盛伟华谢宇锋缪竞成姜海燕吴徽宇杨吉成
- 关键词:微核染色体畸变率彗星试验
- 再生丝素固体的微细结构被引量:9
- 2002年
- 研究了蚕丝丝素水溶液经不同方式干燥后 ,所得到的再生丝素固体的微细结构 ,以及存放过程中丝素的结构变化。指出经 3 0℃热风干燥或经高于 -2 0℃冷冻干燥后 ,所得到的丝素固体的结构是无定形和SilkⅠ共存 ,在室内温湿度环境中存放后 ,部分无定形结构转化为SilkⅠ ;蚕丝丝素水溶液经 -80~ -2 0℃冷冻干燥后 ,所得到的丝素膜的结构主要是无定形 ,含少量SilkⅡ ,存放过程中部分无定形结构转化为SilkⅠ ;室温放置所自然形成的丝素凝胶中 ,丝素的结构是无定形和SilkⅡ共存 ;丝素水溶液表面膜中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较高 ,表面膜的结构主要是SilkⅠ和SilkⅡ 。
- 李明忠吴徵宇箕浦宪彦严灏景
- 关键词:微细结构蚕丝丝素
- 丝素/明胶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被引量:15
- 2001年
- 采用热风干燥法制备丝素/明胶共混蛋白膜,探讨了共混比例、交联剂对共混膜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共混比例为50/50左右时,膜的断裂伸长率和伸长弹性率都较大。
- 李明忠卢神州张练
- 关键词:丝素明胶共混膜生物医学材料
- 硬脑膜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 2003年
- 众所周知,脑外伤、脑肿瘤及脑血管病甚至进行开颅手术时必须切开硬脑膜,切开后的脑膜出血需要电凝止血;有时肿瘤侵入硬脑膜,需要作脑膜切除;外伤性脑膜损伤等,常导致脑膜缺损,使脑、脑脊液得不到有效保护.
- 刘向阳李明忠张世明
- 丝素/丝胶共混膜的制备被引量:5
- 2003年
- 以环氧树脂作为交联剂制备的蚕丝丝素/丝胶蛋白共混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丝素/丝胶混合比例、交联剂种类对共混膜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 谢瑞娟李明忠卢神州徐明
- 关键词:丝素丝胶共混膜机械性能生物性能结晶度
- 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对丝素蛋白膜的改性被引量:39
- 2003年
- 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PEGO) ,用 1H- NMR、红外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将其用于改性丝素膜。用 X射线衍射法、氨基酸分析仪研究了 PEGO改性丝素膜的结构 ,并对改性丝素膜水中的溶出率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PEGO可以改变丝素膜的结构、降低丝素大分子的溶出率 ,改性后的丝素膜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较大的断裂伸长率 。
- 卢神州李明忠刘洋张可达
- 关键词:改性环氧树脂
- 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的研制被引量:3
- 2004年
- 用预聚体接枝-扩链法制备了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因素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力学性能明显优于脆性的纯丝素膜,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复合材料。
- 孙东豪王文宝吴徵宇李明忠程辉铭
- 关键词:力学性能复合膜
- 丝素改性聚氨酯膜及其表面性质被引量:5
- 2005年
- 以再生丝素蛋白和液状端异氰酸酯基预聚物为原料 ,使预聚物在丝素膜界面发生化学反应 ,再通过控制相对湿度和溶解条件 ,制备了丝素改性聚氨酯膜。用SEM、ATR FTIR和X 射线能谱分析了膜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 ,丝素蛋白已接枝在聚氨酯膜的表面 ;丝素改性后 ,聚氨酯膜不仅表面亲水性提高 ,而且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一定的透汽性。
- 孙东豪吴徵宇王文宝李明忠程辉铭
- 关键词:丝素聚氨酯改性接枝共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