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37 被引量:242H指数:7
相关作者:高建华汪亚平杨翠云李双林倪志鑫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溢油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东海陆架
  • 2篇悬沙
  • 2篇悬沙浓度
  • 2篇藻毒素
  • 2篇声学
  • 2篇珠江口
  • 2篇微囊藻
  • 2篇微囊藻毒素
  • 2篇细菌
  • 2篇陆架
  • 2篇旅游
  • 2篇旅游业
  • 2篇互花米草
  • 2篇基因
  • 2篇降解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南京大学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 4篇青岛海洋地质...
  • 4篇国家海洋局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烟...
  • 3篇海洋沉积与环...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江南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烟台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高建华
  • 3篇杨翠云
  • 3篇汪亚平
  • 2篇朱庆光
  • 2篇李双林
  • 2篇倪志鑫
  • 2篇张久明
  • 2篇冯振兴
  • 2篇周世伟
  • 2篇孙冰
  • 2篇左军成
  • 2篇刘永定
  • 2篇刘苏静
  • 2篇朱小梅
  • 2篇阎贫
  • 2篇夏传海
  • 2篇田黎
  • 2篇刘海龄
  • 2篇陈莲
  • 2篇徐粲

传媒

  • 7篇海洋学报
  • 2篇河北大学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化学通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2
  • 1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害赤潮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业直接灾害经济损失评估被引量:4
2011年
以广东省珠海市2009年10—11月双胞旋沟藻赤潮期的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赤潮灾害发生期近岸捕捞及旅游观光业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并依据在该海域从事生产活动船只吨位的大小及经营的方式,分别构建了赤潮灾害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业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模式。评估结果显示,这次赤潮造成以近岸捕捞为主的小型船只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万元,以旅游观光兼捕捞的中型船只直接经济损失约101万元,以捕捞为主的大型船只直接经济损失约61万元,上述经济损失合计约216万元。本文建立的评估方法填补了我国在有害赤潮对近岸捕捞及观光旅游业直接灾害经济损失精确评估的空白,对近海其它海洋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也具有参考意义。
江天久李支薇江涛吴锋佟蒙蒙
关键词:有害赤潮
基于SAR的海上溢油监测最佳探测参数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基于SAR数据,在后向散射系数计算的基础上,从波段、极化方式、入射角等方面开展了海上溢油监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AR的海上溢油监测,从波段分析,X波段与C波段较L波段更适合监测海上溢油;从极化方式分析,VV极化较HH,HV极化更适合监测海上溢油;从入射角分析,在计算溢油与海水临界值时,经多次实验,位于远入射角的疑似溢油不易与海水分离,而相对近入射角的疑似溢油较容易与海水分离。ALOS PALSAR影像的入射角约为23°~43°,COS-MO-SlyMed入射角为32°~35°,易于将海水与溢油分离的入射角大致为23°~35°。
邹亚荣梁超陈江麟崔松雪郎姝燕
关键词:SAR海上溢油入射角波段后向散射
海洋声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被引量:5
2002年
从射线声学和简正波声学的角度 ,概述了海洋声层析的基本理论 ,包括射线走时反演、简正波走时反演、简正波相位反演和简正波水平折射层析。海洋声层析以反演海水温度和流速为基础。
朱芸吕连港
关键词:射线声学海水温度流速
高光谱测量曲线中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被引量:2
2002年
现场获得的高光谱数据是多种信号源信息的叠加 ,其中包括因仪器噪音和环境干扰形成对测量数据目标信息的污染。在对光谱数据分析之前 ,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 ,以消除非目标信息的干扰。结合部分现场高光谱数据介绍了几种滤波方法 。
朱芸魏广凯郑秋生
关键词:高光谱数据测量数据滤波遥感图像
东海陆架HY126EA1孔有孔虫壳体的氧、碳同位素记录被引量:12
2002年
东海陆架HY1 2 6EA1孔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通过与深海氧同位素组成曲线对比 ,可将氧同位素组成变化分为 5期 ,分别对应着冰消期、末次冰期极盛期、末次冰期间冰段、末次冰期初期和末次间冰期 .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与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基本一致 .δ18O和δ13 C的相关性在不同气候期存在明显差异 ,主要受陆源水和海水交换复杂程度的控制 .
李双林李绍全杨文达陈裕迅龙江平
关键词:东海陆架碳同位素氧同位素冰消期末次冰期
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对微拟球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研究新型杂环类溴代阻燃剂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TBC)对微拟球藻的毒理效应,探索TBC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实验选用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为供试藻种,以微藻急性毒性、生长率、抑制率、叶绿素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为参数,研究微拟球藻对不同浓度的TBC产生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藻细胞密度随TBC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且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微拟球藻叶绿素浓度与TBC浓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微拟球藻叶绿素浓度随TBC浓度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TBC微拟球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TBC对海洋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科学依据.
王玲郑明刚赵燕燕王春李妍楼迎华石磊
关键词:叶绿素浓度光合活性
基于复contourlet域隐马尔科夫树模型的海面溢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相干斑抑制被引量:1
2013年
海面溢油SAR图像中的相干斑噪声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为了更有效地抑制海面溢油SAR图像相干斑,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复contourlet域隐马尔科夫树模型的海面溢油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方法。首先对观测图像取对数并进行复contourlet变换;然后在复contour-let域中用隐马尔科夫树模型对相邻尺度间的带通方向子带系数进行建模,并依据贝叶斯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估计无噪系数;最后进行逆复contourlet变换和指数变换,得到相干斑抑制后的图像。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Lee、Kuan、Frost及Gamma Map等4种经典滤波方法以及小波域和contourlet域隐马尔科夫树模型方法相比,文中方法从主观视觉和客观定量评价两方面来看综合性能更为优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SAR遥感图像海面溢油检测的预处理方法。
吴一全宋昱吴诗婳张宇飞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相干斑抑制贝叶斯估计
南海海盆地形与NW向断裂
<正>1.引言陆坡深水区是近年海洋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的主要区域。在南海陆坡形成了多个大型含油气沉积凹陷,了解基底构造特征和活动是认识这些深水盆地的演化机制和油气潜力的重要途径及内容。陆坡深水区由于沉积空间大,受外动力地...
阎贫王彦林刘海龄
文献传递
潮滩微地貌的声学观测与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于2013年6月8日至6月9日在江苏如东潮滩进行海底地貌与沉积动力学观测.采用"差值法"从声呐数据中提取底形信息,并分析底形演化与水动力、悬沙浓度的关系.底形数据结果表明,潮周期内底床形态变化明显;分析同步的沉积动力学观测数据发现,底床形态的起伏程度与流速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流速增加,近底部水体悬沙浓度增加,底床形态起伏程度增加;流速减小,近底部水体悬沙浓度回落,底床形态的起伏程度降低.分别分析东西向与南北向底床起伏程度与流速的关系表明,流向对沙纹的起伏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垂直沙纹走向的水流会增大底床形态的起伏程度,平行沙纹走向的水流会减小底床形态起伏程度.
陈景东汪亚平朱庆光黄蓓吴自银高建华
关键词:声呐水动力悬沙浓度
东中国海环流对2008年浒苔事件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以2008年浒苔暴发期间每隔5天的海表温度和风场做强迫场,利用POM模型模拟得到2008年黄海浒苔事件期间的环流场.模拟的夏季黄海近岸表层流向北流动,流速较大;山东半岛南岸表层流向东北流动,流速较小.模拟结果显示,表层流场主要受到风向的影响.在夏季,黄海近岸表层流为向北然后转为向东北流动,形成顺时针旋转的环流.而环流产生的流隔和青岛外海的涡旋利于浒苔向环流中心的辐聚,以及浒苔从黄海中部海区向青岛沿岸海区的漂移和聚集.
左军成徐珊珊石少华陈美香徐青
关键词:浒苔环流东中国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