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875H0902)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轩范郑丽杨艺张浪千吴广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机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篇姚娟
  • 1篇隋建峰
  • 1篇吴广延
  • 1篇张浪千
  • 1篇杨艺
  • 1篇范郑丽
  • 1篇李轩

传媒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损伤内侧前额叶抑制豚鼠听觉惊吓反射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分析内侧前额叶(mPFC)不同亚区在惊吓反射表达中的作用。方法24只健康雄性英国种白化豚鼠随机分成4组:前扣带回损伤(n=6)及似损伤(n=6)(实验1);缘前皮质损伤/缘前皮质+前扣带回联合损伤(n=6)及假损伤(n=6)(实验2)。分别注射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采用条件刺激(CS,声音)与非条件刺激(US,气流冲击角膜)配对训练,观察各组听觉惊吓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变化。结果实验1表明前扣带回损伤后SR率无显著变化(时间效应F=15.421,P=0.098;组间效应F=14.753,P=0.084)。实验2表明单独缘前皮质注射利多卡因后SR率无显著变化(时间效应F=14.975,P=0.178;组间效应F=18.643,P=0.089);但缘前皮质和前扣带回同时沣射利多卡冈后,SR发生率则有显著下降,并且没有随着训练而恢复(组间效应F=67.743,P=0.009)。结论mPFC中缘前皮质和前扣带回联合损伤导致ASR发生率显著下降,且没有随着训练而恢复,表明mPFC参与了对听觉惊吓反射的调控,但其调控机制有待探讨。
姚娟吴广延张浪千李轩范郑丽杨艺隋建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