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NY03051)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施圣云张雅媛钱小青鲍华英张兰芳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4^+T淋巴细胞表面CD40L的表达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面CD40L(CD154)表达,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川崎病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前后、16例其他发热性疾病患儿、15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细胞表面的CD40L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相应血清中可溶性CD40L。结果:川崎病患儿CD4+T细胞表面CD40L表达(66.26±6.71)%显著高于其他发热性疾病对照组(58.11±6.35)%及正常儿童对照组(46.96±4.27)%,川崎病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后明显下降(58.86±7.49)%。川崎病患儿血清中可溶性CD40L(17.36±5.72)ng/ml亦显著高于其他发热性疾病对照组(12.17±4.28)ng/ml及正常儿童对照组(7.48±3.59)ng/ml,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后无明显下降(16.46±5.12)ng/ml。CD4+T细胞表面CD40L表达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有关,而CD8+T细胞表面CD40L的表达及可溶性CD40L与冠状动脉损伤无关。川崎病患儿CD4+T细胞表面CD40L表达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正相关(r=0.553,P<0.05)。结论:CD40L异常表达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其起重要作用。静脉输注丙球能下调CD40L表达,且有利于治疗血管炎。
- 张雅媛鲍华英张兰芳施圣云邱卫娟钱小青王大为
- 关键词:川崎病CD40L可溶性CD40L
- 川崎病患儿CD4^+T淋巴细胞表面CD_(40)L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静脉输注入血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面CD40L(CD154)表达,探讨KD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KD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前后、16例其他发热性疾病患儿、15例正常儿童外局血T细胞表面的CD40L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相应血清中E-选择素。结果KD患儿CD4+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及血清E-选择素显著高于其他发热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KD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CD4+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及E-选择素与KD冠状动脉损伤有关,而CD8+T细胞表面CD40L的表达与冠状动脉损伤无关。KD患儿CD4+T细胞表面CD40L表达与E-选择素水平正相关(r=0.626P<0.05)。结论CD40L异常表达及血清E-选择素在K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静脉输注丙球能下调CD40L表达及血清E-选择索,有利于血管炎治疗。
- 张雅媛鲍华英张兰芳施圣云叶宁钱小青胡正
- 关键词:CD40LCD40L表达CD4^+T冠状动脉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
- 小儿川崎病CD4^+T细胞CD40L和E-选择素的表达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面CD40L(CD154)表达,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川崎病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前后、16例其他发热性疾病患儿、15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细胞表面的CD40L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相应血清中可溶性CD40L(sCD40L)及E-选择素。结果川崎病患儿CD4+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及血清中E-选择素显著高于其他发热性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川崎病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CD4+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及E-选择素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有关,而CD8+T细胞表面CD40L的表达及可溶性CD40L与冠状动脉损伤无明显相关性。川崎病患儿CD4+T细胞表面CD40L表达与E-选择素水平正相关(r=0.626,P<0.05)。结论CD40L异常表达及血清中E-选择素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静脉输注丙球能下调CD40L表达及血清中E-选择素,且有利于治疗血管炎。
- 张雅媛鲍华英施圣云钱小青李娟俞海国
- 关键词:川崎病CD40LE-选择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