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257)

作品数:8 被引量:6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宏伟程飚徐媛邵建立肖丽玲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紧张
  • 4篇血管紧张素
  • 4篇愈合
  • 4篇紧张素
  • 4篇创面
  • 3篇增殖
  • 3篇细胞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愈合过程
  • 2篇受体
  • 2篇细胞增殖
  • 2篇溃疡
  • 2篇干细胞
  • 2篇表皮干细胞
  • 2篇创面愈合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抑制剂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附属...
  • 6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8篇刘宏伟
  • 6篇程飚
  • 3篇李升红
  • 3篇肖丽玲
  • 3篇徐媛
  • 3篇邵建立
  • 2篇肖静
  • 1篇曹荣
  • 1篇吕雅赐
  • 1篇吴姮君
  • 1篇顾永锋
  • 1篇刘文忠
  • 1篇吴妲君
  • 1篇廖选
  • 1篇谢波
  • 1篇邱建勇
  • 1篇钟兴
  • 1篇黄君
  • 1篇张瑕
  • 1篇谢光辉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糖尿病足溃疡超声造影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超声造影灌注动态变化。方法研究16例糖尿病足溃疡的常规及超声造影图像,分析其造影增强的图像特点,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注射SonoVue后,16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清晰显示随时间推移呈缓慢增强,平均开始增强时间为(30.02±2.35)s,达峰时间为(37.54±4.13)s。5例呈均匀增强区域,11例呈周边较均匀增强,内部可见片状无增强区域,即液化坏死区。造影提示病灶范围较常规超声范围大。结论超声造影能有效地对糖尿病足溃疡进行范围评估和治疗随访。
张瑕刘宏伟吕雅赐黄君钟兴邵建立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超声造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和2型(AT2)受体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以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探讨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角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ACE、AT1和AT2受体在12例银屑病患者典型皮损和非皮损以及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ACE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AT1和AT2受体在整个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但荧光信号较弱。在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处,ACE、AT1和AT2受体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似。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ACE表达明显增加,整个表皮层均可见较强绿荧光颗粒,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亦可见绿色荧光颗粒。和ACE的表达变化类似,在银屑病皮损中AT1和AT2受体表达也明显增加,表皮全层可见分布密集的荧光颗粒,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也可见荧光颗粒。结论: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AngⅡ产生和其受体表达增加,AngⅡ可能通过其受体参与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角化不全的组织学改变。
刘文忠刘宏伟程飚吴姮君顾永锋
关键词:银屑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卡托普利对表皮干细胞(ESCs)增殖、迁移、分化的影响,探讨ACE在维持ESCs生物学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差速贴壁法获得10例儿童的ESCs,进行离体培养,检测ACE在ESCs的表达。用XTT法检测不同浓度(1×10^-5、1×10^-6、1×10^-7、1×10^-8mol/L)ACEI卡托普利对ESCs增殖的影响;体外创伤模型观察1×10^-6 mol/L的卡托普利对ESCs6、12、18、24h各时间段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K10的表达观察1×10^-6 moL/L的卡托普利对ESCs分化的影响。结果培养的细胞经β1-整合素和K19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83.55%细胞为双标记阳性细胞,即ESCs。免疫荧光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Ft)结果显示ESCs表达ACE。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培养的细胞ACE阳性率为74.2%。1×10^-6 mol/L的卡托普利可明显抑制ESCs的增殖(P〈0.05),且在第5天达到峰值。1×10^-6 mol/L的卡托普利可明显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和克隆能力(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1×10^-6 moL/L的卡托普利并不影响K10的表达(P〉0.05)。结论ACE通过影响ESCs的增殖,迁移从而影响皮肤的损伤修复和自我更新。
肖静刘宏伟程飚肖丽玲徐媛李升红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增殖迁移分化
阻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对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l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以及创伤局部生长因子产生的影响,探讨AngⅡ及ATlR影响创伤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径6mm,在创面模型建立同时腹腔给予ATlR阻断剂Losartan(每天20mg/kg),在创面形成后第3、5、7、9、11、13、15天切取创面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ATlR阻断剂Losartan对创面愈合过程中上皮爬行和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ATIR阻断剂Losartan对与创面愈合密切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产生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在伤后第5、7天分别为(63.55±2.57)%、(80.78±4.65)%。Losartan处理组创面愈合率在伤后第5、7天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7.82±4.08)%、(65.05±9.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7天对照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1.22±0.15)mm、(1.93±0.17)mm,Losartan处理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0.75±0.16)mm、(1.49±0.14)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7天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的面积分别为(9.37±0.53)mm2、(7.15±0.42)mm2,Losartan处理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分别为(6.92±0.49)mm2、(4.91±0.35)m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7天Losartan处理组创面局部EC.F、VEGF、bFG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1R阻断剂抑制了创面的上皮化、肉芽组织的形成和创面局部生长因子的产生,因而延缓了创面愈合的速度。
李升红刘宏伟程飚徐媛肖静肖丽玲邵建立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创面愈合
创面修复“TIME”原则及其意义被引量:52
2012年
背景:随着人们对创面愈合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创面处理经验的积累,创床的准备对于创面修复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的:全面了解创面愈合的机制,明确影响创面愈合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1)和PubMed数据库(1994/2011),检索词分别为"TIME原则,创面准备,创面愈合"和"TIME principles,wound bed preparation,wound healing",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分析创面愈合临床应用原则及效果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文献498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按纳入标准,共纳入22篇。TIME为创面处理过程中创床准备4项原则性的方法的首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即:T指清除创面坏死组织(tissue);I指控制炎症、减轻感染(infection/inflammation);M指保持创面正常的湿度为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上皮化创造条件(moisture);E指去除创缘迁移受损的表皮(edge of wound,non migrating)。目前TIME原则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创面处理指导工具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徐媛刘宏伟
关键词:创伤愈合溃疡清创慢性创面
神经-体液内分泌因素对表皮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意义
2012年
皮肤是再生能力较强的组织,皮肤外层的表皮终身不断自我更新,其基底部的干细胞持续增殖分化以取代外层终末分化细胞,从而进行组织结构的更新,外层细胞的死亡脱落与基底干细胞的分裂维持一定的平衡,这是维持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基本要求。
廖选刘宏伟程飚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行为内分泌因素细胞内环境自我更新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深Ⅱ度烧伤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Ang)Ⅱ 1型(AT1)和2型(AT2)受体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在大鼠深Ⅱ度烧伤后即刻、3、7、14和21d取创面皮肤标本,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T1和AT2的表达;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在正常皮肤,AT1和AT2表达强度较弱。但伤后第7天表达达高峰,14d降低,AT1的表达下调更明显。烧伤后7dPCNA阳性细胞数最多,14d后降低。烧伤后7~14dTUNEL阳性细胞数维持在较高水平,随后下降。结论烧伤愈合过程中AT1和AT2的表达具时空特性,这种变化与创面修复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
谢光辉刘宏伟程飚李升红邱建勇曹荣
关键词:创面愈合增殖脱噬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表达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活动之间的关系,探讨AngⅡ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于创面形成后第0、1、3、5、7、9、11、13、15天切取创面组织标本,用ELISA法检测创面局部组织AngⅡ产生的变化;采用BrdU及TUNEL染色检测创面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创面局部组织AngⅡ受体AT1和AT2表达的组织细胞定位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局部组织AngⅡ、BrdU标记指数均在伤后逐渐增加,并于第7天达到峰值后即逐渐下降.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在伤后即开始缓慢增加,并于创面完成上皮化后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正常小鼠皮肤AT1和AT2受体在整个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但在真皮层,AT1和AT2受体仅在微血管内皮细胞有阳性表达.AT1受体在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均有表达,阳性染色信号在伤后逐渐增加,在第7天最强,以后逐渐下降.AT2受体阳性染色信号也在伤后逐渐增加,7 d以后则逐渐下降.但当创面上皮化完成后,AT2受体阳性染色信号再次增加.RT-PCR结果 显示:AT1和AT2受体mRNA均有表达,AT1、AT2受体mRNA表达在伤后第7天均达到峰值,此后则逐渐下降,且AT2受体mRNA表达在创面上皮化完成后表达再次增加.结论 在创面愈合过程中,AngⅡ可能通过其产生及受体表达的变化调控创面的愈合及后期的塑形改建.AT1受体可能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AT2受体可能与细胞凋亡及愈合过程中组织重建有关.
吴妲君刘宏伟程飚顾永峰谢波肖丽玲邵建立卢金强
关键词:受体血管紧张素伤口愈合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