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14-02)
-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彻楚惠媛金建文李海龙李沛清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产地大黄ITS序列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大黄的分子系统学基础,为大黄的基源鉴定和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获得ITS基因,进行测序,经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并建立系统树。结果:大黄ITS序列G+C含量较高,达66.55%~68.49%,8个样品ITS(包括5.8s)序列的长度范围为562~568。所有样品5.8srDNA高度一致,除DH5样品有两个位点的碱基转换外,其余无碱基差异。结论:ITS序列特征可以作为大黄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药用大黄在属内与其它种关系较远。
- 李沛清张帆金建文陈彻楚惠媛李海龙
- 关键词:ITS道地性
- 甘肃不同产地当归ITS序列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建立甘肃产当归功效的分子系统学基础,为甘肃产当归"道地性"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获得ITS基因,进行测序,经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样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甘肃岷、漳两县当归ITS序列差异极小,在0.0000~0.0083之间,岷县5个样品与漳县DG9号样品在586位都为C,589位都为T,而漳县其他3个样品在这2个位点分别为T和G。结论ITS序列特征可以作为当归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当归ITS序列第586位和589位2个位点碱基可能成为"岷当归"的碱基鉴别位点。
- 楚惠媛金建文李海龙李沛清陈彻安方玉
- 关键词:当归ITS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