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16105)

作品数:57 被引量:653H指数:17
相关作者:熊远著邓昌彦蒋思文郑嵘苏玉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基因
  • 13篇微卫星
  • 10篇多态
  • 9篇杂种
  • 8篇杂种优势
  • 7篇性状
  • 7篇位点
  • 6篇多态性
  • 6篇数量性状
  • 6篇染色
  • 6篇染色体
  • 6篇微卫星标记
  • 5篇遗传连锁图
  • 5篇遗传连锁图谱
  • 5篇肉质
  • 5篇连锁图
  • 4篇数量性状位点
  • 4篇胴体
  • 4篇QTL定位
  • 4篇产仔

机构

  • 51篇华中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3篇锦州医学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锦州医学院附...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瑞典农业大学

作者

  • 46篇熊远著
  • 30篇邓昌彦
  • 19篇蒋思文
  • 16篇郑嵘
  • 13篇苏玉虹
  • 10篇屈彦纯
  • 10篇雷明刚
  • 8篇姜勋平
  • 7篇刘桂琼
  • 5篇余雳
  • 5篇刘桂兰
  • 4篇蒋曹德
  • 4篇张勤
  • 4篇李凤娥
  • 3篇左波
  • 3篇徐德全
  • 3篇涂荣剑
  • 2篇彭健
  • 2篇张沅
  • 2篇毛永江

传媒

  • 12篇Journa...
  • 8篇遗传
  • 8篇畜牧兽医学报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Agricu...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国外畜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养猪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锦州医学院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黄冈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第一届中国养...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2篇2004
  • 12篇2003
  • 13篇2002
  • 8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白×梅山猪资源家系重要经济性状的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为了寻找控制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座位 ,我们在国内较早开始组建资源家系。利用 3头大白猪和 7头梅山猪作父母本 ,产生F1 。F1 随机交配产生F2 ,147头F2 个体记录了生长、胴体及肉质性状。对各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各性状变异程度大、变异范围广 ,性状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从一个侧面预示着QTL的存在 ;同时 ,这些性状的统计分析 ,为定位QTL时协变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价值。
苏玉虹熊远著蒋思文余雳雷明刚
关键词:数量性状统计分析资源家系
新生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获取新生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并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各个阶段的形态,通过生长曲线等手段研究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能力,利用RT-PCR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两步消化法适用于骨骼肌卫星细胞的获取。在生长培养基作用下,细胞增殖旺盛;在分化培养基下,细胞分化良好,可融合成肌管。本研究探讨了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鉴定的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为建立猪骨骼肌卫星细胞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何波郑嵘熊远著胡春艳
关键词:骨骼肌卫星细胞
猪个体基因杂合度对生长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4
2003年
逐个测定 139头F2 代杂交猪 (Susscrofa) (英系大白猪×梅山猪 )的初生重、180日龄活重 (LWT180 )、日增重(ADG)、相对生长率 (RGR)和KR值等 5个生长性状 ,对每一个体分别进行 2 4个微卫星座位的基因分型。对性别、家系和标记与生长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它们与这些生长性状没有显著关联 (P >0 0 5 )。以 2 4个中性微卫星座位的杂合度来表示个体基因杂合度 ,比较猪生长性状在各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间的差异 ,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初生重从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为 1( 1 5 185kg)时至杂合度水平为 2 ( 1 30 6 3kg)时达性状最低值 ,之后随基因杂合度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180日龄活重、日增重、相对生长率和KR值等 4个重要经济性状随个体基因杂合度的增加呈近似于正弦函数曲线变化 ,在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 2 (杂合度为 0 5 796 )时的性状值最高 ,之后随着个体基因杂合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性状在不同的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表型值不同 ,在某一特定的杂合度水平时达最高 ,提示在猪选配时将个体基因杂合度控制在恰当的水平 ,可以使目的性状的表型值最高。
姜勋平熊远著刘桂琼邓昌彦屈彦纯
关键词:日增重活重杂种优势
黑素皮质素受体对动物采食量和能量稳态的调控被引量:31
2002年
黑素皮质素受体是G 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成员。 5个黑素皮质素受体基因已经被克隆和鉴定 ,并有不同的组织分布和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黑素皮质素受体 3和受体
蒋思文彭健熊远著
关键词:采食量动物
猪个体基因杂合度对肉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用分布在 1,2和 6号染色体上的 2 4个微卫星座位估计 14 0头F2 杂种猪的个体基因杂合度 ,并测定了这些个体的系水力 (WHC)、失水率 (WLR)、肌苷含量 (HR)、肌内脂肪 (IMF)、蛋白质含量、股二头肌 pH (pH (B) )、背最长肌 pH (pH (L) )、复合肌 pH (pH (C) ) 8个肉质性状 ,并分析这些性状随个体基因杂合度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WHC和HR在个体基因杂合度超过 0 5时随杂合度增加而降低 ;WLR在个体基因杂合度小于 0 6 5时随杂合度增加而增加 ,之后随杂合度增加而降低 ;随个体基因杂合度的增加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不显著 ;IMF在个体基因杂合度小于 0 6 5时呈不规则变化 ,之后随个体基因杂合度增加而增加 ;pH (B)、pH (L)和 pH (C)随个体基因杂合度的增加变化趋势和幅度不明显。
刘桂琼姜勋平熊远著邓昌彦屈彦纯
关键词:杂合度杂种优势肉质性状微卫星座位
牦牛乳蛋白基因杂合度与泌乳性能的关系被引量:7
2003年
测定了 2 0 9头牦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乳糖和乳蛋白组分的相对含量等泌乳性状 ,并对每一个体分别进行 6个乳蛋白基因座的基因分型。结果表明 ,该牦牛群体平均基因杂合度为 0 1794 ,牦牛乳蛋白个体基因杂合度在0~ 0 5内 ,多数个体的基因杂合度比较低。在该群体中 ,随着个体基因杂合度的增加 ,产奶量、乳脂和α乳清蛋白 3个泌乳性状值显著增加 (P <0 0 5 )。当个体基因杂合度为 0 3333时 ,产奶量最高 ( 2 79 4 5 83kg) ,约比全群均值高出 13%( 2 4 7 12 90kg)。当个体基因杂合度为 0 5 0 0 0时 ,乳脂率最高 ( 6 5 4 83% ) ,约比全群均值 ( 5 7785 % )高出 13%。当个体基因杂合度为 0 5 0 0 0时 ,α 乳清蛋白含量最高 ( 18 10 80 % ) ,约比全群均值高出 12 %。
姜勋平毛永江熊远著刘桂琼
关键词:牦牛乳蛋白基因杂合度泌乳性能
猪微卫星多态与肌肉蛋白质含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3头大白猪和7头梅山猪为父母本建立了F2参考家系。F1公猪5头,母猪23头,随机交配产生287头F2个体。根据美国肉畜研究中心(USDA-MARC)公布的猪遗传连锁图谱,在2号染色体上隔一定距离选取7个微卫星标记,对F2代135个个体进行扩增,获得各标记位点基因型,并测定了F2代各个体背最长肌蛋白质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座位的杂合度为0.4393~0.6588,多态信息含量为0.4018~0.5848;除S0170外,其余6个微卫星座位各基因型之间肌肉中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S0170BC型肌肉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几种基因型。
毛永江姜勋平熊远著刘桂琼孙雪萍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肌肉蛋白质遗传连锁图谱染色体
DNA甲基化差异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3
2005年
测定和计算了大白×梅山F1 个体180日龄活重、料肉比、日增重、90 kg日龄、相对生长率和(KR)Kleiber5个性状,应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技术(MSAP)分析了DNA甲基化与以上生长性状的关系。共扩增出 1 274 个位点,其中在252个多态性位点中,有81个甲基化位点对生产性状产生显著的影响。整体上,亲子代间甲基化差异不显著。但是,经配对数据t检验分析,每对引物在亲子代间扩增的带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梅山猪与F1 代的差异接近显著性标准,大白猪与F1 代的差异达到极显著(P<0 .05)。个体一般甲基化百分差异和个体中性甲基化百分差异对所研究的6个生长性状均无显著的效应(P>0. 05)。除180日龄活重外,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对其余5个性状均产生显著的效应(P<0 .05)。从有利于养猪生产力这一角度讲,5 个生长性状表现都随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的增加而下降。回归分析表明,个体特殊甲基化百分差异与 5 个性状回归关系显著(P<0. 05)。结果显示,DNA甲基化是影响杂种表现或杂种优势的因素之一,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杂种优势的预测和相关的研究;对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的甲基化位点在预测杂种表现中要优于其它甲基化位点。
蒋曹德邓昌彦熊远著
关键词:生长性状日龄杂种表现杂种优势活重大白
猪杂种一代与亲本肌肉组织间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被引量:8
2005年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杂种一代梅大猪、亲代大白猪的背最长肌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以βactin为指标检测2个文库的消减效率分别为215和210倍。从相应的质粒文库中分别获取了700个和623个有效阳性克隆,PCR检测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150~600 bp之间。亲本与子代肌肉组织间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分离、鉴定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毕延震熊远著徐德全谢红涛
关键词:杂种一代亲本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背最长肌质粒文库
Sequencing, Polymorphism and Expression Profile Analysis of Porcine HexokinaseⅡ(HK2) Gene被引量:3
2006年
Hexokinase Ⅱ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play the role of a key enzyme member in the glycolysis reaction. It catalyzes the conversion of glucose to glucose-6-phosphate, thus committing glucose to the glycolytic pathway. In this paper, the partial exons and introns 10, 11, 13 and 14 of the porcine HK2 gene were cloned and sequenced by comparative genomics. Comparative sequencing of three pig breeds revealed ten putative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one of which in intron 10 with differing bases (G981A) is within the restriction site for enzyme Msp I. Distribution of Msp I -RFLP genotype and allele frequencies among different pig breeds were studied. By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Msp I PCR- RFLP polymorphism (AA, AB, BB genotypes of HK2 gene intron 10) and some meat quality and carcass traits in F2 group, which was constructed by our laboratory,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ig average backfat at rump was found between AB and BB genotypes (P〈0 05) in F2 group. In addition, the pattern of expression of ilK2 in a variety of tissues in pig was also determined using semi-quantitative RT-PCR. The expression of HK2 mRNA was detected only in pig skeletal muscle.
WANG Jun DENG Chang-yan XIONG Yuan-zhu ZUO Bo CHENG Huan-chen LI Feng-e LEI Ming-gang ZHENG Rong JIANG Si-wen
关键词:PIGSNPS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