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2012CA024)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6
相关作者:丁文荣杨昆袁磊罗毅袁凌云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上山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信息化
  • 1篇智慧校园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保障
  • 1篇水资源支撑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气温
  • 1篇驱动力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10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西部资源环境...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5篇丁文荣
  • 3篇杨昆
  • 2篇袁磊
  • 1篇王嘉学
  • 1篇赵俊三
  • 1篇袁凌云
  • 1篇朱彦辉
  • 1篇巴特
  • 1篇吕喜玺
  • 1篇何毅
  • 1篇罗毅
  • 1篇李澜
  • 1篇汤怡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地理科学研究

年份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被引量:33
2016年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该校目前校园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从需求分析、关键技术、系统功能分析、网络设计与规划、设备选型、协议设计和存在的问题方面对智慧校园的建设进行了论述.
徐玉妃杨昆袁凌云罗毅
关键词:智慧校园物联网信息化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大气水资源变化特征与演变趋势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内2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气温等观测资料,依托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公式,计算了干旱河谷区陆面蒸发、可利用降水等水资源分量,并分析了各分量的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干旱河谷区年均降水量723.7mm,而年均蒸发量高达479.5mm,降水量中有超过84.89%因蒸发而损耗;大气水资源分量P、E及PE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夏季各分量最大,多年平均值达404.9mm、239.9mm和164.8mm,各占全年的55.94%、50.04%和67.51%,而冬季各分量最小,占全年的比例也相应最小,仅为2.96%、4.06%和0.79%;大气水资源各分量年代际差异很大,20世纪60年代可利用水资源丰富,70年代相对偏少,80和90年代逐渐增加,进入21世纪后又呈现为偏少特征;未来干旱河谷区的降水量维持减少的概率较转向增加的概率要小,蒸发量将依然维持增加的趋势,而可利用水资源量会继续维持减少的倾向。
丁文荣吕喜玺
关键词:气候变化
云南省城镇上山进程中“度”的解析与运用
2015年
自2011年云南省委结合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而提出“城镇上山”的概念以来,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还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而究其成败关键就在于对“度”的把握和应用上。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城镇上山”的历史背景基础上,探讨了度理念的运用,对推进云南省“城镇上山”及科学决策具有积极的意义。
尹娟娟丁文荣
云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为促进云南省未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全域宏观尺度视角,以1999—2008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多种LUCC分析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10年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是云南省土地利用快速变化期,园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年均增长速率最快,分别达2.92%、2.78%和1.36%;其次是耕地和未利用地快速减少,年均减少速率分别为0.55%和0.47%,其中耕地大量转为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194 257.27 hm2、118 028.67 hm2和58 355.38 hm2;从土地开发利用率看,均值维持在84.73%,总体相对稳定,但又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利用率、林地覆盖率稳中略升,建设利用率逐年增加,土地垦殖率逐年放缓;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在211以上,属中等稍上水平,略呈增长之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也不断提高,说明研究期内土地利用还处于快速发展期。此外,将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对耕地变化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耕地变化是人口因素、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4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民人均收入和产业产值等是驱动全省耕地变化的核心因子。
袁磊杨昆赵俊三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滇东高原地理环境分异与城镇上山空间资源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城镇上山"是云南近年来为保护为数不多的坝区优质耕地而实施的重大战略,空间资源的规模、位置等是城镇上山的基础。本研究在认识滇东高原不同地貌小区地理环境特征和识别城镇上山地理环境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利用RS和GIS技术,获取相关地理环境信息并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滇东高原城镇上山的空间资源总量为217.23km2,且与城镇化发展趋势及要求在空间上大致吻合,即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上山需求量大的原上缓丘盆地小区和斜坡台地丘陵小区空间资源量较大。但城镇上山空间资源相对较为分散,连片分布斑块不多且面积不大。这意味着滇东高原城镇上山战略的推进,可节约的优质耕地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但上山过程中的山地整理任务仍十分繁重。
王嘉学王教元肖梦景余洁芳
关键词:地理环境空间资源
“多规合一”技术整合模式探讨被引量:13
2015年
从"多规合一"技术整合的视角,分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等各类规划之间产生矛盾的技术根源,探讨了"多规合一"的内涵、技术整合的关键与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技术为支撑的空间分析整合模式、以弹性规划为引导的空间弹性整合模式和以反规划理念为控制的空间管治整合模式三种技术整合模式,以期丰富当前"多规合一"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多规合一"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袁磊汤怡
云南省城镇上山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评估与保障措施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分析云南省水资源的总体状况及存在问题,基于30m分辨率的DEM提取坝区和集水区范围,叠加地表径流深度、地下水径流模数等数据,计算云南省6大地貌区内不同坝区的水资源供给量,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区域间和部门间的水资源协调、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云南省城镇上山进程中的水资源支撑保障措施。
丁文荣
关键词:水资源保障DEM
基于开源GIS的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点源污染不断得到控制,非点源污染在城市水污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通过建立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系统,可以从空间上了解城市非点源污染产生和扩散过程,为治理非点源污染提供数据依据。该研究在借鉴目前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与GIS集成应用的基础上,针对商业GIS组件开发成本较高、开放性较差、开发灵活性较弱以及SWMM模型本身空间分析能力弱和空间可视化表达效果差等问题,借助开源GIS组件DotSpatial和MongoDB数据库,实现GIS与SWMM模型的紧密集成,并以MongoDB数据库为数据交互中心管理模型数据,开发出具有开发出低成本、扩展性强、高开放、灵活度高等特点的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系统。该研究选择昆明市东风东路片区作为研究区域,并用实测降雨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巴特杨昆朱彦辉何毅
关键词:DOTSPATIAL城市非点源污染SWMMDB
环洱海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环洱海地区是云南省具有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区、民族文化多元融合区和乡村经济发展活跃区等多重叠合特征的典型区域,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以环洱海地区1951~2014年6个基本站点的逐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和日降水量≥0.1 mm日数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环洱海地区气候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自1951年以来,环洱海地区年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而极端最高气温则呈现降低的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07℃/10 a、0.03℃/10 a和–0.14℃/10 a,对于年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和降水日数而言,三者均为减少趋势,速率分别为–12.85 mm/10 a、–1.09mm/10 a和–1.73 d/10 a;环洱海地区年均气温、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气温均没有发生突变,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在2010年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而最大日降水量则没有检测到突变的年份;环洱海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在长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变化最为显著,分别存在30 a和33 a左右的周期变化,并贯穿整个研究时段,而短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变化局域性特征突出;从未来演变趋势来看,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将维持升温趋势,而极端最高气温则将持续降低趋势,年降水量继续减少的趋势未来将会逆转,但最大日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两者将持续减少的概率更大。
丁文荣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
龙川江上游径流量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1970—2012年龙川江上游小河口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和楚雄的气象资料,运用M-K法、相关系数法、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分析了龙川江上游径流量、降水量和气温的年内、年际和年代际的变化以及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龙川江上游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在1994年后渐趋均匀,年径流量呈不显著的波动下降趋势,而且径流量在70,80年代和2010—2012年偏枯,90和00年代偏丰;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都呈上升趋势,但后者的趋势不明显;年降水量对年径流量的影响很明显,而年平均气温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四个季节中春季和秋季的径流量受降雨量变化的影响较大,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对夏季径流的影响都较为明显,而冬季相反。总之,不同季节的径流量对不同气候因素的响应是不同的。
李澜丁文荣
关键词:径流量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