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d130)

作品数:6 被引量:85H指数:5
相关作者:陈银蓉梅昀王志成易军吴佳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集约利用
  • 2篇土地集约利用
  • 2篇耕地
  • 1篇地经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土地经济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驱动力
  • 1篇组织绩效
  • 1篇外部性
  • 1篇外部性分析
  • 1篇经营权

机构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4篇陈银蓉
  • 2篇梅昀
  • 2篇王志成
  • 1篇吴佳莉
  • 1篇陈昱
  • 1篇洪涛
  • 1篇蔡荣
  • 1篇马文博
  • 1篇易军

传媒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乡镇经济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方法初探被引量:12
2008年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研究是充分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的基础。概述了现有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方法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有测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正多边形法,运用改进的正多边形法能动态地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各指标的均衡性与协调性,以及挖潜潜力的方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研究能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成果更好运用于实践。
王志成陈银蓉
关键词:集约利用
从土地利用成本角度解读我国“空心村”现象被引量:11
2008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近20年来,农村住房建设规模逐年增大,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外华内虚"的村庄结构,即"空心村"。文章阐述了"空心村"的特点,着重从土地利用角度,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空心村"的建议。
吴佳莉陈银蓉
关键词:空心村土地经济
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37
2010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非农化已成必然,开展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对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西省为例,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极差标准化方法及综合指数法,计算出1998~2007年江西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得出在这期间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PSR各子系统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并通过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概括为社会经济因素、耕作资源及政策制度因素、自然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今后耕地集约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易军梅昀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驱动力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定量分析模型的改进被引量:15
2008年
在土地集约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是开展评价的基础。通过综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所运用的定量分析模型,针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引入相对集约度和协调度,注重系统协调性和指标均衡性;"同质异量"确定指标合理值;运用GIS技术体现评价的动态性和空间性;借鉴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使评价模型规范化。
王志成陈银蓉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基于组织工具与组织绩效特性的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多种方式,依据Williamson组织理论,交易依其组织工具与绩效特性可以分为市场型、混合型与等级制三大类。通过比较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威廉姆森关于组织特性与组织绩效的模型来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图找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最有效方式,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几种土地流转方式的效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效率的提高依赖于使用权强度的提高。
洪涛蔡荣梅昀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组织绩效
基于耕地保护外部性分析的区域补偿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耕地保护外部性的分析,提出由于对耕地保护外部性的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机制,致使耕地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导致耕地比较效益低下,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提出为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应该建立合理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的价值标准、面积标准和配套机制进行了分析。
陈昱陈银蓉马文博
关键词:耕地保护外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