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作品数:778 被引量:7,966H指数:36
相关作者:肖文发郭泉水程瑞梅姚小华任华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6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2篇农业科学
  • 115篇生物学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天文地球
  • 27篇经济管理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6篇水利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7篇土壤
  • 46篇植物
  • 33篇胁迫
  • 27篇植被
  • 27篇水分
  • 25篇人工林
  • 23篇树种
  • 22篇生态
  • 22篇群落
  • 21篇幼苗
  • 21篇库区
  • 20篇三峡库区
  • 20篇消落带
  • 19篇种子
  • 17篇油茶
  • 16篇盐碱
  • 15篇种源
  • 15篇木麻黄
  • 14篇造林
  • 14篇土壤水

机构

  • 218篇中国林业科学...
  • 111篇北京林业大学
  • 72篇东北林业大学
  • 38篇西北农林科技...
  • 37篇南京林业大学
  • 30篇中南林业科技...
  • 28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中国科学院研...
  • 22篇国家林业局
  • 21篇学研究院
  • 16篇西南大学
  • 15篇内蒙古农业大...
  • 15篇西南林业大学
  • 14篇中国热带农业...
  • 14篇徐州师范大学
  • 13篇江西农业大学
  • 12篇湖北省林业科...
  • 1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32篇肖文发
  • 20篇郭泉水
  • 18篇程瑞梅
  • 17篇仲崇禄
  • 16篇任华东
  • 16篇姚小华
  • 16篇张勇
  • 14篇朱清科
  • 13篇詹亚光
  • 12篇姜清彬
  • 12篇李生
  • 11篇赵广东
  • 11篇周广芳
  • 11篇陈羽
  • 11篇王晓荣
  • 10篇胡海清
  • 10篇杨俊明
  • 9篇王进欣
  • 9篇廖宝文
  • 9篇孙龙

传媒

  • 40篇林业科学
  • 3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9篇林业科学研究
  • 28篇安徽农业科学
  • 25篇生态学报
  • 19篇西北林学院学...
  • 17篇中国农学通报
  • 16篇中南林业科技...
  • 14篇水土保持研究
  • 14篇园艺学报
  • 14篇应用生态学报
  • 13篇西北植物学报
  • 1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0篇水土保持通报
  • 10篇中国森林病虫
  • 10篇经济林研究
  • 9篇江西农业大学...
  • 9篇世界林业研究
  • 9篇林业科技开发
  • 9篇果树学报

年份

  • 8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8篇2017
  • 16篇2016
  • 25篇2015
  • 27篇2014
  • 29篇2013
  • 55篇2012
  • 119篇2011
  • 153篇2010
  • 170篇2009
  • 122篇2008
  • 17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7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治理对策与探讨
2004年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治理现状的分析,结合我省西部地区实际提出了沙化、盐碱化治理综合配套技术及相关对策。
邵凤双张忠辉吕超杰孙振生刘比斯陈月德赵日强徐加顺宋海
关键词:荒漠化治理
小兴安岭主要森林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燃烧烟气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通过烟气分析系统测定小兴安岭地区15种森林可燃物类型地被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燃烧过程中CO2,CO,CxHy,NO和SO2的排放因子和释放量,并分析不同可燃物类型的排放差异性和5种气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5种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燃烧5种气体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16,0.31,0.0070,0.0054和0.019;5种气体总量、含碳气体总量和CO2的释放总量分别为:1330.56,1321.25和1200.56mg.g-1,且均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而CO,CxHy,NO和SO2的释放总量分别为:118.02,2.66,2.06和8.21mg.g-1,半分解层均小于未分解层;CO2,CO,CxHy和SO2的释放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NO与这4种气体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将为评价森林火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森林地被物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胡海清王广宇孙龙
关键词:森林可燃物地被物排放因子烟气分析
中华甲虫蒲螨防治双条杉天牛的试验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利用生物天敌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 and Zhang防治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的技术。试验将有虫侧柏木段(长1m,直径10cm)绑置在柏树林中以模拟田间状况,并在4月上中旬到5月下旬,每隔10天左右释放一次天敌蒲螨。每次设置2个蒲螨释放量及1个空白量。试验结果表明2个试验量即1管螨/木段和2管螨/木段对天牛幼虫的致死率差异不显著;并就天敌蒲螨释放时间对天牛致死率的影响分析得出,北京地区利用天敌蒲螨防治双条杉天牛幼虫的最佳时间为5月上中旬,即日均气温到达20℃以上。因此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应在温度条件适合蒲螨寻找寄主时,利用较少的天敌投放量,尽早开展防治工作。
郭鑫许志春熊德平
关键词:双条杉天牛蒲螨生物防治
火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被引量:3
2011年
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新林、塔河和漠河等地共选取了17块样地,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研究了所选样地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1年生林分的生物量最大,为60.93 t/hm2,其年平均生产力为2.90 t/hm-2.a-1;乔木生物量和地被物载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灌草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少。同龄人工林比较,非火烧迹地的人工林乔木和林分生物量的平均值分别是火烧迹地人工林乔木和林分生物量平均值的2.76倍、2.05倍。
黄德权胡海清王仲巍孙龙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降雨及隔盐层对滨海盐碱地水盐运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为探索不同材料隔盐层对滨海盐碱地水盐运动的影响,在白蜡林地树穴底部布设炉渣和沙子作为隔盐层,比较研究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和总盐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和不同深度处土壤含水量及含盐量变化规律不同,表层主要受降雨和蒸发影响,底层则同时还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1个雨季中,土壤表层强降雨的淋洗作用极为明显,表层不同隔盐层的差异性不太明显,但离表层30 cm处各隔盐层隔盐和抑制返盐的效果非常明显,设置炉渣隔盐层处理的电导率从5月份的591 m s/m下降到了10月份的493 m s/m,沙子隔盐层处理的电导率从558 m s/m下降到501 m s/m;离表层60 cm处炉渣隔盐层从810 m s/m下降到582 m s/m,沙子隔盐层从607 m s/m下降到560 m s/m。从减小电导率的幅度上来看,炉渣的隔盐效果好于沙子。
殷小琳丁国栋张维城
关键词:土壤水分水盐运动滨海盐碱地
不同温度层积处理对蓝莓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提高蓝莓种子萌发率,探究了蓝莓种子催芽方法。以蓝莓种子为材料,采用室温、低温和变温等3种不同温度层积处理,进行发芽试验,比较了蓝莓种子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蓝莓种子在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各项指标上差异显著(P<0.01),变温层积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达到最优,萌发时滞11 d、萌发历期30 d、发芽率57%、发芽势48.75%、发芽指数3.49。变温层积处理能使蓝莓种子萌发时期提前,能显著增加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可以显著提高蓝莓种子的发芽指数,采取变温层积催芽方法对蓝莓种子催芽,可有效解除蓝莓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效率。
李雅琦钦松章璐佘远国张莹钦捷
关键词:蓝莓种子发芽层积
地形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粗木质残体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0
2009年
以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hm2)为对象,分析不同地形下粗木质残体(CWD)的数量、存在形式、腐烂程度,探讨其与主要地形因子的相互关系。随着坡位的上升,CWD的密度和胸高断面积逐渐增加;从阴坡、半阴、半阳到阳坡,CWD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和体积都呈现递减的趋势;CWD的数量分布随着样方坡度的增加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对不同地形下CWD的分布进行x2检验,各地形因子对CWD密度分布均差异显著,山脊、阴坡和坡度16~25°分别是CWD易发生的地形。在不同的地形中,CWD主要以干基折断、干中折断和枯立木3种形式存在。从谷地到山脊以拔根倒存在的CWD密度、胸高断面积和体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干中折断、根桩、枯立木和干基折断的密度大体上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拔根倒的密度随坡度的上升逐渐减少,而枯立木则增加;由阳坡到阴坡枯立木的密度逐渐减少。不同存在形式的倒木,其树倒方向与坡向和风向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不同地形下的各腐烂等级的CWD大致呈正态分布,且主要分布在2、3腐烂等级上,说明阔叶红松林不同地形的CWD输入和输出相对稳定。
刘妍妍金光泽
关键词:粗木质残体地形阔叶红松林
中晚熟苹果新品种‘苹艳’被引量:5
2010年
‘苹艳’苹果是以‘岩富10’ב红津轻’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大小整齐,平均单果质量172.1g,果形指数0.84,果实全面着鲜红色,有条纹;果肉浅黄,肉质细,松脆,果汁多,有香气,酸甜适口;采后硬度(去皮)8.5kg·cm-2,可溶性固形物15.8%,品质佳。具有外观美,风味浓,品质优,早果,丰产,抗病性强,耐瘠薄等特点。
杨凤秋陈东玫赵同生李春敏张新生赵永波付友
关键词:苹果
经营措施对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改造模式和经营措施对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等林分结构参数,对甘肃小陇山全面清理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1)、油松(模式2)和日本落叶松(模式3)以及带状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4)、油松(模式5)5种灌木林地改造模式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模式1~5林分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O.459,0.431,0.388,0.514和0.472,抚育间伐对降低全面割灌造林林分林木个体分布的均匀性有一定作用,带状割灌造林能够减少均匀性而增加随机性,使林分更接近自然;模式1~5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347,0.291,0.291,0.323和0.324,属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的过渡类型。带状割灌造林和抚育间伐不仅均有利于提高林分的混交程度,而且还均能影响林分的直径分布结构,灌木林地改造后,其林分直径结构并未表现出纯林的直径结构特征;抚育间伐能对林木个体的大小分化程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带状割灌造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分的大小分化程度。【结论】带状割灌造林模式较全面清理割灌造林模式更有利于林分结构趋于合理。
赵中华袁士云惠刚盈王润喜
关键词:林分空间结构角尺度混交度
特早熟甜油桃新品种‘秦光4号’被引量:3
2011年
‘秦光4号’油桃是以‘82-4-33’为母本,‘华光’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的特早熟油桃新品种。果实生育期64d;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33g,最大215g;果面着玫瑰色晕,近全红;果肉白色,风味甜浓,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3.8%,粘核,丰产。
韩明玉田玉命张满让王安柱赵彩平王淑莉刘航空
关键词:油桃早熟
共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